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开心时刻>>《开心记忆》>>我掉进了书的迷宫!(非私人文件,共享!)

主题:我掉进了书的迷宫!(非私人文件,共享!)
发信人: mashimaro2000(木头)
整理人: shgbx(2002-01-27 12:35:41), 站内信件
我掉进了书的迷宫!

作者:玩着没够 

   当你捧起一本书时,你和一只在落叶金黄的林中空地上搜寻坚果的长着毛茸茸大尾巴的松鼠没什么区别,也和一只大树洞里睡得迷迷糊糊的享受着一顿‘梦里蜜蜂’的流着口水的大狗熊没什么不同。


被访者:林子 (北京人 某企业内部报社编辑)  

  我一直在想,读书可能是所有蜗居生活中最孤独的一种了。因为,上网可以与别人交流,电脑游戏可以在虚构世界中穿行,看碟也至少可以被好莱坞哄骗上两个小时。当我问到林子这个问题时,他却这样说:

  “自己读书的时候也不是很孤独,因为你多少是在和这本书的作者聊天,也许他已经作古,也许他仍是个新闻人物,但深入一本书的内容中去,你会发现吸引你的正是作者的主观色彩。其实,和朋友们聊书也是一件乐事:起初聊书的‘瓤’,后来聊书的‘皮’,再按‘皮’索骥,张张书皮会组装出什么非驴非马的怪物,则是上帝安排。书是我们生活的元素,是我们物以类聚的遗传基因。

  在‘口头文学’盛行的年代,读书人可以去做游吟诗人,竖琴是他们跨疆越土的通行证,我怀疑他们是现代乞丐的一支祖先。后来,我们走进了‘口说无凭’的年代,于是有秦始皇者,在藏书人脑门上烙上戳儿,再拖着修长城,不爱羊皮爱砖头的事儿自此长演不衰。

  到了‘数字化生存’的年代,当朋友们趴在电脑前作网络阅读时,我想是柏拉图把诗人赶出‘理想国’的时候,忘了把他的一堆草纸一并扔出去。”

  我问到他为什么不出去旅游,去了解一下外部变幻的世界,而偏偏选择蜗居在家看书时,他给我讲了个禅宗的故事:

  “一个夏天,一间寺院里的师傅离开自己的徒弟,去很远的地方云游。秋天,师傅回到了寺院,于是徒弟问师傅那里有什么?师傅说什么也没有。徒弟有点疑惑:如果什么也没有,你为什么要去呢?师傅说:如果我不真正的去一次那里,我怎么知那里什么也没有呢?这个故事其实是告诉人们向外寻找和向内寻找的最后目的都是自己的内心,不是什么更远的地方。读书往往最接近这种状态。”

  我问林子,如果读书的目的不是一种工具或交换,那么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他这样说:

  “为读书辩护的文章读得多了,觉得和‘物欲横流’一样无聊。还有1.柏林都说得好,人家问他哲学家的任务是什么,哲学家的任务就是研究哲学……提出这一问题本身就是对哲学目的的一种误解……就如同你问我当今艺术的任务是什么,爱的作用是什么一样。艺术的目的就是艺术本身,同样,爱的目的就是爱,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哲学的目的就是哲学。’读书的目的就是读书”。

  最后,我想让他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读书生活,他却说出了一段可爱的文字:

  “当你捧起一本书时,你和一只在落叶金黄的林中空地上搜寻坚果的长着毛茸茸大尾巴的松鼠没什么区别,也和一只大树洞里睡得迷迷糊糊的享受着一顿‘梦里蜜蜂’的流着口水的大狗熊没什么不同。”


   


----
还记得陪你渡过的那天吗,你就这样称呼我“木头”,而我也真的成了木头...
   如果有爱伴我,我宁愿变成白痴,让我的灵魂里只有爱存在 !
如果木头有爱,我宁愿是它,为爱燃烧、为爱而痴...
   如果石头能够永恒...但永恒又能怎样?我宁愿做有爱的木头!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