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南粤大地>>★★★广东论坛★★★>>【百。姓。话。题】>> 【砌文字话人生】>>半夜二点钟没事做又没法睡只好打电脑砌文字---交通

主题:半夜二点钟没事做又没法睡只好打电脑砌文字---交通
发信人: wfss2002(wfss)
整理人: ashleyliu(2002-04-24 14:49:18), 站内信件
上个星期的某一晚,一个朋友的小孩在幼儿园做钢琴表演,我去帮她摄像,活动结束又去东风路吃宵夜,十一点才走出马路,我估计还有夜班车,但又想打摩托,一边向车站走一边回头望。一辆摩托车开了过来,我正想开口问价,他倒先冲我叫了起来,哈哈,原来是以前的同事,真巧,我正好坐他的免费车回家。
他是我们单位的临时合同工,也做了好多年了,去年单位裁员,临工当然首当其冲。我以为他回家了,这次不碰到他还不知道他在做搭客仔。问他被交警抓住过没有,他说抓住过两次,一次六百,一次七百。
也是上个星期,一天早上我到赤岗一七七医院住院部看我父亲,公交车一靠站,搭客仔蜂拥过来。接着一辆巡警的摩托车也从后面开了过来,一个警察很自然的用手揽住一个搭客仔的脖子,然后很亲热地说:“八百元。”说完迅速拔掉车锁匙和火嘴。搭客仔回头望见是警察,也无可奈何的笑了,乖乖的把车推到一边。
禁摩的一向是交警的一项重要任务(私下里,我想这也是交警的一大收入来源,也许有人说罚款都交到银行啦,可是你想啊,帐户是交警的,就算真的都交到上面去了,但上面收那么多钱,能不按比例拿一部分出来奖励下面吗?交警是什么?公务员,广州的交警可真是创收有道,弄钱弄得非常名正言顺)。
摩的却是禁则不绝,为什么?有市场啊。不用说别人,就我自己来说,一个月也要打好几次摩的。广州三分钱的公交车我都坐过,可以说广州的交通状况我是亲身经历过来的。十几年前,我从赤岗回中大附近,见塞车,便走路,当我乐呵呵的走到家,和我一同出发的十四路车还在我后面。六七年前,试过一个站塞车一个小时,塞得连人都走不过去,要绕道横街窄巷。现在广州交通状况好多了,路宽公交车多。几年前上白云山,见广州市笼罩在一片黄雾之中,现在空气质量也应当好多了。
小时候没有去过番禺,后来听说洛溪桥建好了,便骑着个单车想过去看看,结果到了才知道单车不准过,当时也不知道旁边就有渡轮。鹤洞大桥在建的时候,芳村区的市民都很高兴,可是建好后有市民很愤怒的投书报社,责问为什么行人不能过桥。
我曾经有一辆番禺牌摩托车,我也很高兴的知道广州有很好的交道规划,可是当华南快速干线和外环路相继建好后,我也被迫要卖掉我的车了。
我终于懂得:方便也是伴随着一定的代价的,或者说伴随着一定的规则。当你享受一些东西时,必然要放弃另一些既有的东西。
广州的空气是有好转,有一天我看报纸上为此歌功颂德,说广州出现了少有的连续几天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只是歌完之后的几天,又阴雨绵绵,雾气蒙蒙。
广州的交通也确实好多了,我爸对此就津津乐道,尤其是他坐车也不用花钱了,爱去哪去哪,转多两趟车也不心疼。
很多人还是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说是朝九晚五。其实更多时候是早上七点出门,晚上七点才到家。我以前很长一段日子就是这样上下班,是骑自行车,后来又开过一阵子摩托。可是公交车也是经常坐的,坐一次就后悔一次,误事啊,时间太不好掌握了,又挤。现在我几乎都是坐公交车上班,可是我的时间和别人不同,我是晚六朝八,可以在时间很充裕、很悠闲的情况下挑人少的公交车上班。当然,偶而也会遇到等哪部车,哪部车就是不来的情况。不得已,只好搭摩托了。计程车太贵,在三十元和十元之间,我自然是挑十元。有几次早上出行,走到汽车总站一看,排的队那叫长啊,吓得我赶紧去附近的车站等过路车,车来了,车上人满满的,车下的人疯狂往上挤。我个头大,不是吹,如果我要挤,什么车我挤不上去?可是我斯文啊。不和他们挤,挑个人少的车上去,不能直达,中途再换车就是了,换车时我才知道犯个了大大的错误。要换的那趟车不仅人更多,而且只有一条线。我怎么那么笨呢?无可奈何挤了上去,痛苦啊。  
挤车的痛苦经历过无数次。我不禁同情起那些每天早晨不得不挤车上班的人群了。 
打摩的很多时候也是不得已,有时是车太挤了,有时是赶时间。有时是去公交车根本不到的地方,有时是半夜回家。有时在路上,我心里很为摩的鸣不平,政府为了打击摩的,写文章例举了很多摩托车的坏处,摩的的事故。话是任人说的,假若政府要发展摩托车,你看那些写文章的人为了配合政府意图,会不会又写出摩托车的诸多好处?(有人居然说四辆摩托车占了一辆客车的位置,真是废话,他怎么不写两辆小轿车占了一辆客车的位置,从而得出要废除小轿车的结论?很多单位的领导上下班是小轿车接送,座位的有效利用率高吗?)。交通再怎么发达,没有搭客仔的存在,有时也会感到极大的不方便。当然,说这句话有点心虚,因为还有计程车啊,可是计程车还是太贵,有些地方也到不了或要绕大弯。
最方便还是要自己有车,自行车太累了,摩托车终究要取消。在外省,我看到有卖电动自行车的,市内用起来极好。对环境又没有影响,我很奇怪广州为什么不让上牌。报纸上说广州要发展大交通、公共交通。电动自行车如果在广州流行起来,将来不好管,干脆就扼杀在摇篮中。那么将来普通市民除了公交系统,就是走路了,自行车不知什么时候也会取消。当然还有小汽车,只是我考了个车牌,还没机会开,将来我有信心自己买辆小车,但是,现在车价跌了这么多,你们谁买了?大部分人都在寄望于将来吧,遥遥无期的将来总是美好的。
曾经想过去做一做搭客仔,我做搭客仔还是有条件的,有车,有空闲的时间,还有警证(和交警是半个同行,查到了不至于不给面子吧)。不过最终还是一次也没做,试过几次夜里开车被人招手,我犹豫一下,就过去了。还有一次在中信广场旁坐车上等人。有人过来问我去芳村多少钱,我一楞,告诉人家我不是搭客的。朋友出来后我说你再不出来我干脆开车去赚钱了,哈哈。其实我最没信心的是觉得坐在路边干等,到底会有多少生意?一趟赚人家几块,好象很浪费时间。
坐公交车,如果站十几个站,会觉得很累,可是如果身边真的来了个老人或妇幼,又不好意思不让座,所以一般我上车后都会往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跑,然后心安理得的一直坐到下车。上车后闭上眼睛睡觉也成了我的习惯,试过几次醒来才发觉坐过了站。坐车犯困,车慢,时间长。总不如自己开车潇洒。
广州人多车多,怎么解决交通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还有车票的价格,听说又想向上浮。当初看到地铁举行价格听证会的情况我就想骂,三个方案,价格高、中、低三档,傻瓜也会选较低的那一个价格,还搞得一本正经。前几天看中央台,还把它作为成功的经验。这就象我卖苹果,价格可以定三元五元七元,问你喜欢哪一种?你是买家你说你希望我卖哪一个价格?(希望不是我理解错误)
我觉得地铁、公交、私人轿车、计程车、电动自行车、普通自行车是一个比较好的组合。地铁、公交可以有计划的发展。私人轿车不可以大力发展,不然将来会引发很多问题。计程车可以靠市场调节。电动自行车和普通自行车是市内的代步工具。只要交通发达了,这两种车应该不会出现以前万车齐发的壮观场面。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两种车在路面上速度慢。和别的车同道驶很危险。那交通部门可以划出专门的通道和路线。自行车可以有效的分流部分公交人流,令一部分人的上班路线更加合理。现在部分的道路设计似乎明显的把自行车排除在外,看来只要条件成熟。禁自行车也指日可待了。
如果在上班路上很累,工作状态决不会好,效率决不会高。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舒适的交通环境,非常重要。
今天又看到报纸说洛溪桥收费时间太长了,如果比原计划收多了很多钱,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事情?是不是当地政府收多了钱改正就算了(何况现在还不改正)?是不是还会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来处理?该不该介入司法程序?主管领导该负什么责任?该接受怎么样的处理?那笔钱用到哪里去了?如果是用来修路了,那原来用来修路的钱哪里去了?是不是没有洛溪桥收费站,新路就修不起来?霍英东捐的钱如果霍英东不出声,当地政府谁会说?当地政府为什么要钻空子?广州乃至广东省还有多少这样的事情?都怎样处理相关责任人?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