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osand(星之伙)
整理人: z9z(2002-01-21 17:46:41), 站内信件
|
总之要动,不能原地止步,要不断地跳舞,并跳得使大家心悦诚服。--村上春树
进行连接
在这个讲究IQ、EQ,只能使人去适应社会而社会绝不会适应人的时代,究竟人与社会的关系该如何处理呢?或者,以上村上春树的话就是答案。对,跳舞。扭紧发条,不断地跳舞,只有踏着社会的节奏,才能舞步正确,才会一切运作正常,才能与社会连接得上。
来到二千年的今天,继续是Drum’N Bass、Techno、Hip Hop、Bigbeat等电子舞曲的天下,你能连接得上吗?
进行DJ
电子舞曲的大行其道,同时也令到DJ的地位提升了一个层面,他们不再只是穿梭于夜店,凭自身的音乐触觉去打碟或卖弄刮碟技巧的工作者,他们可以晋升为音乐人,能有自己的音乐专辑,在歌曲中浸透出自己的个性,创造出惊为天人的节奏。也有越来越多的乐队和歌手在自己的专辑或单曲里,请来著名的DJ为其歌曲作混音,丰富其音乐元素。相信Bjork,Madonna、Blur、U2等大牌明星都深知DJ为其带来的好处。
进行Jungle
九十年代最令世人瞩目的DJ莫过于Goldie了。这位来自于街头,出身于品流复杂的贫民区,曾是霹雳舞蹈员,热衷于涂鸦艺术的B-Boy,自从95年,首张个人专辑《Timeless》后,立即成为Jungle界的超级巨星。连Bjork、David Bowie等巨星对他也趋之若骛,即使他的师傅Grooverider,又或者Fabio、4 Hero等Jungle界教父级人物,对他也望尘莫及。
其实Goldie与Jungle结缘要多谢他的前几任女友Kamistry。因为有她,Goldie才开始流连于Fabio和Grooverider在夜店Heaven举行的Kaye club。而他们所打的Hardcore和Breakbeat给予了Goldie莫大的创作理念,一位Drum’N Bass巨星就这样产生了。而Goldie自己形容自己的Drum’N Bass是受到Jazz and Blues、底特律Techno、Hip Hop和Reggae这几方面的影响而成的。
同时,Drum’N Bass在Goldie的带动下,也不断地涌现出一些出色的Drum’N Bass乐手,像Adam F、Photek、Prodigy、Orbital、Lamb等都有不俗的表现。
不过,相信时下大多数国内青年对于Drum’N Bass的认识还很肤浅甚至为零,更谈不上怎样跟着它那天马行空、仿佛杂乱无章的节奏而舞摆身体了。所以,我们去本地Disco都难以听到这类型的作品。不单如此,在下还发现,很多去Disco的朋友对音乐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个Beat不停地Loop就可以跳个痛快,真是令人羡慕。而所谓请一些外国著名DJ来打碟,都比打歌还闷。看来本地的什么Rave文化可真是文化得可以。最有趣的一次,是在某唱片市场,看见店内一发色染黄、衣着入时的朋友,正闭目摇头,十分Enjoy地用手不断地刮他那张旧式密纹碟,俨然一个专业DJ一样,不禁可惜和偷笑,这张碟再刮下去就会完蛋了。难道我们对电子音乐的认识就到这里吗?
进行Techno
在本地的Night Club Disco听得最多的是House、Techno,很难得有一次在开场的时候听到一首Big Beat的作品。而事实上Techno连我们都不懂,因为几乎每个Techno乐手都会必备来自日本的Roland系列乐器,而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之一,日本的Sony Music早在几年前已开设了其Techno部门G’S Factory。日本的Electronica也已成功地冲出了本土,小室哲哉及其家庭成员的电子流行舞曲。相信是国内乐迷最熟悉的了。而为西方乐迷熟悉的日本Techno界人士莫过于Ken Ishi了。早在94年,他已签约Sublime,出版了处男作《switch of love》,随后更加入了比利时公司R&S,使得他的音乐走出了日本。而日本杰出的电子舞曲乐手/乐队就有电气Groove、砂原良德、Pizzicato Five,有日本Chemical Brothers之称的Boom Boom Satellites等等,独立舞曲厂牌有Sublime、Transonic、Sorogmam等等。
Techno的原产地是美国底特律,在德国和日本发扬光大。在九十年代可以称得上是主流的电子舞曲,甚至时下方兴未艾的Rave party,DJ很多时候都是打Techno。而Big Beat的开创者Chemical Brothers在新唱片中都有回归Techno 的迹象。
来自美国本土纽约的Moby是九十年代初最瞩目的Techno/House制作人之一。当年的Go成为经典。但到九十年代中期Moby这个名字已开始远离Techno的范畴。当时Techno界最闪亮的名字是Leftfield(左倾)。95年,其首张专辑《Lestism》一推出,旋即获得英国95Mercury Award八张唱片提名之一,与Oasis、Potishead等英国猛将齐名。Mercury对他们的评价是:“丰富的构成,充满兴奋与色彩的独立跳舞音乐。”而难得的是,大家都被这种充满独立色彩的音乐所迷住,而Leftfield则成为Techno革命的主角。能与Leftfield齐名的莫过于来自英国Essex的Underworld了。自从其成名单曲《Born Slippy》的Nuxx混音版电影《Transpotting》选用插曲后,他们就成为了Tenchno界无人不知的名字,并且晋升到巨星行列。
看看英国方面,Mo Wax是近年来最受瞩目和最具革命性的独立跳舞厂牌,它是一位曾在Club打碟、某爵士杂志的专栏作者James Lavelle在十八岁时创办的一间HipHop Based公司,但James并没有只停留在Hip Hop的层面上,除Hip Ho以外,还有Techno、Breakbeat、Acid Jazz等。
虽然Mo Wax是建于伦敦,但旗下的成员却来自不同的国家,像DJ Shadow、Money Mark、Dr Octagon都来自美国,而DJ Krush、Major Force则来自日本。所以Mo’Wax的音乐给人的感觉十分国际化。
身为老板的James Lavelle至今才二十七、八岁,依然浸淫于年青文化底下,心态依然年青,依然极具实验性。由他带领下的组合U.N.K.L.E也有极其杰出的表现。旗下的乐手也各具特点,具有称雄一方的能力,像今时今日被喻为U2第五位成员的Howie B,当年Mo Wax成员,并出版过专辑《Many ways》,现在他已成立了自己的唱片品牌Passyfoot。作为Mo Wax的元老DJ Shadow,还有DJ Krush都是现时乐坛炙手可热DJ。
进行Hip Hop
其实有留意英美流行乐坛发展的朋友都会察觉,一种新的音乐形态都是在美国起源,而把它发扬光大的则在英国,像摇滚乐起源于美国,而真正把它延伸和多元化发展的则是英国的乐手。
Hip Hop是八十年代初产生于纽约市的黑人街头文化,在两千年的今天,它还是美国乐坛的主流,但它依然是沉滞简单的节奏加上孜孜不倦的Rapping,还有性感的黑人女歌手厚实的声线,音乐形式一成不变,真不明白一向标榜个性自由的美国人,音乐的表现却如此保守。而在一直给人感觉保守和绅士风度的英国,早已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Hip Hop革命。
Trip Hop这种散发着黑暗、诡异的音乐就是在Hip Hop的体系中诞生出来的异种。那是在英国小镇Bristol,在Massive Attack的带领下,Portishead、Tricky随后跟进而掀起的一场Bristol Trip Hop革命。不过,严格的说这种音乐只适合在午夜时分一室暗灯下的聆听,并不能放于舞池中。
进行Big Beat
Big Beat是一种百分百孕育于英国本土的跳舞音乐文化,这种糅合了Techno、Hip Hop、Funk、Rock、Acid 、Breaks的混种音乐,已经在跳舞音乐中形成了一道夺目耀眼的风景线。在这场Big Beat革命中,以Chemical Brothers、Fatboy Slim为主要弄潮儿。而以Bristol为基地的唱片厂牌Skint担当重要角色,其他厂牌还有Will Of Sound、Concrete等。
Skint是DJ兼记者Damian Harris于1995年所成立的,且是Loaded的姊妹公司,旗下有Fatboy Slim、Barsbim Twins、Bentley Rhythm Ace、Lo-fidelity All Stars等Big Beat高手,像Mo Wax老板James Lavelle一样,Damian Harris也会化身成为Midfield General发表属于自己的作品。
与Chemical Brothers齐名的Fatboy Slim是Norman Cook的化名,当年一首X-Game单曲《Going Out Of My Head》奠定了他在Big Beat界的地位。而1998年,专辑《You've Got A Long Way,Baby》进一步开拓了Big Beat的疆界。其中单曲《The Rockafeller Skank》进一步扩大了Big Beat的受众范围,并成为Big Beat界的国歌。
纵观众多Big Beat乐手,我们会发现他们不单受Hip Hop、Funk等音乐元素的影响,而且还有很多摇滚音乐的背景。像Fatboy Slim(Norman Cook),他是出身于乐队House Martins,并在队内担任贝司手,而在现场演出时也经常手持吉他。Skint的老板Damian是个忠实的Punk、Blues乐迷,Lo-fidelity All Stars原本是一支Indie乐队……所以Big Beat给人的感觉总是有浓厚的摇滚情怀,而且比起摇滚来得更强悍有力。
Big Beat的影响力不单是在英国本土,远在美国、日本也不乏追随者。来自拉斯维加斯的The Crystal Method和来自日本的Boom Boom Satellites都是不错的选择。
进行未来时
展望二千年,科技继续不断地发展,且日新月异,电子音乐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思议的力量,未来的音乐世界中,电子音乐依然具有雄霸天下的力量,直至“将跳舞进行到底”。
----
梦想终有一天会实现……163网易=广州社区=白领一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