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eelzebub.cx(泡泡龍)
整理人: beelzebub.cx(2002-01-14 11:52:31), 站内信件
|
二、各种刻录相关技术:
谈及刻录技术,主要有刻录保护技术和刻录控制技术。
刻录保护技术:
刻录机在没有刻录保护技术之前,刻碟经常会出现缓存欠载的现象(Buffer Under Run),导致刻录失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飞碟”。随着刻录机写人速度的不断提升,单靠旧有技术简单地增加内建缓存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刻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Buffer Under Run问题,而且缓存也不能无限地增加下去,于是刻录进入了高倍速时代以后,各大厂家竟相研发新技术,众多新刻录保护技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其中以Burn-Proof、JustLink和SeamlessLink为知名,前两者分别属于三洋和理光的专利技术,它们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刻录机实时监测着硬件缓存,当因为某种数据供给原因使缓存中数据量减少,低于警戒水平时,暂时中断刻录进程,使系统等待缓存中积累起足够多的数据后再继续进行刻录工作,而继续刻录已不可能完全连接上以前的部分,这也就要提出了"Link"区(两次续刻间隔区)的长度问题,这也是这两种技术的核心点。理论上说,Link区只要在100微米以内都是可行的,读盘时就都不会存在差异。JustLink技术的Link区只有2微米,而第一代Burn-Proof的Link区有40微米之大,后来第二代的Burn-Proof技术很快就提出了,此时的Link区已被缩短到了2-5个微米。两种技术此时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都可以有效的方式Buffer Under run的欠载问题。现在我们所见的具有Burn-Proof技术的刻录机都是基于第二代技术的产品。
SeamlessLink技术也是为了防止Buffer Underrun问题,由Acer和飞利浦开发提出的一项技术,它可以通过自动在错误发生前预报而防止缓存欠载的问题,它的工作步骤是:检测缓存中有效数据量,当其低于标准时,暂停刻录过程并储存终点,在此状态等待缓冲区的充盈后,检测上一次的结束终点,继续新的刻录过程。
在后半年市场上还出现了Power-Burn、Exact-Link、和SafeBurn等刻录保护技术.
「Power-Burn」
Power-Burn为SONY今年才出推的刻录保护技术,主要应用在自家生产的一系列刻录上,在具备了Burn-Proof、JustLink的断点续刻功能外同时还可以自动降速,Link区和第二代Burn-Proof技术相当。
「Exact-Link」
Exact-Link技术为OAK公司的精确连接技术,Link区小于1微米,目前可以在在OAK和CyberStore等牌子的刻录机上见到。在CyberStore公司最新的36倍速刻录机上就应用了这种保护技术。
「Safe-Burn」
SafeBurn为YAMAHA雕马哈首创,它采用下面三种方法解决Buffe,Under Run错误:
(1)8MB超大容量缓存。同类产品中最大的便为8MB缓存,可将Buffer Under Run发生几率减到最低。
(2)Buffer Under Run 错误保护。如果Buffer中数据低于临界值就暂停写入直至缓存中的数据再次被充满又重新开始写人。其衔接部
分之间的数据间隙声称小于 1微米(12×刻录时)。
(3)最佳写人速度调整。 写人前检查 CD-RW盘片,自动设定最佳写人速度以达到稳定和速度的最佳协调。
刻录控制技术:
正确刻录数据所需的理想激光功率取决于每张 CD-R光盘的染料特性和每台刻录机的性能。为了对各种不同CD-R光盘进行正确的刻录,必须要根据CD-R光盘的染料记录特性确定出刻录机的最佳激光烧录功率和脉冲激光束参数,这样才能在CD-R光盘上写出标准长度的“信息凹坑”。 ITBW(Intelligent Thermo-Balanced Writing)智能热平衡刻写技术是在刻录机中内嵌了“CD—R光盘参数测量仪”使用的测量微码。在刻录CD-R盘片时,刻录机首先读出记录在CD-R光盘中的生产厂家和染料类型数据,然后启动“CD—R光盘参数测量程序”,测量出有机染料的记录灵敏度(吸收系数和光响应特性)、记录阈值(形成规整信息四坑所需要的最小激光功率)和反射率等信息。为了保证刻录信息四坑尺寸的精确和信息凹坑边缘的规则,刻录机还要对刻录机激光器的写人功率进行校准。最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确定出针对该CD-R光盘的最佳激光写人功率和脉冲激光束参数。
「Just speed」
为了防止在写人时出现差错,RICOH研发出了最佳写入速度控制功能Just speed。Just speed能够智能地调整写人速度以达至最佳化,有效地降低因激光功率不足或因伺服机构所产生的错误。
Just Speed的工作原理是: (1)读取光碟制造商资料、光碟型号等资料; (2)在光碟内圈的OPC测试区进行写入测试; (3)刻录机伺服机构检测所获得的资讯; (4)综合上述三种资料,刻录机自动选择更精确更适合的写入速度。
「Smart-BURN」
建兴自行研发的「Smart-BURN」写入技术,此技术的特色是当烧录时,会先以读取光盘条形码的方式,判别出染料的好坏。藉由功率输出的调整,自动降低烧录的速度,达到不烧坏片的目地。如果空白片的品质不是很好,烧录的速度及稳定度也就会因此而受到影响,片子烧坏的机率也相对提高。透过Smart-BURN写入方式,可减少读写头损毁的机率,加长读写头的寿命。
「FlexSS、BP」
FlexSS—BP是Flexible Speed and Strategy的缩写,字面理解是“弹性的速度与策略”,采用此项技术的刻录机,将会在刻录前判断CD-R碟片的状况,并根据反馈的参数来调整刻录速度与激光烧录功率。当刻录机判断CD-R碟片不能承受高功率激光与高倍速刻录,或是因为碟片上的轨道弯曲或偏心导致刻录机难以追踪轨迹时,刻录机会自行调整适当的刻录参数,以弹性的速度和功率维持最理想的刻录状况。Fle×SS-BP技术在切换刻录区域或速度时,会自动检查中断点的刻痕(Pit)状况,并以此来重新调整最佳参数,继续完成未完成的刻录工作。
「Zone CLV」
大部分的低速刻录机都是以CLV(恒定线速度)方式执行烧录工作,主要是因为CLV方式到录速度稳定,激光头可以固定的功率来刻录碟片,能够确保刻录品质良好。但是现在的刻录机速度提高到了16×以上,主轴电机转速达到了8000rpm,为了避免提高转速所造成的机械震动,Sanyo研发了Zone CLV刻录技术。此技术被应用于CDRPro-BPS与CDRPro-BP1500刻录机上。 Zone CLV模式将 CD-R盘片从内圈到外圈分成几个区域, 在每一个区域用稳定的CLV速度进行刻录。
「P-CAV」
16倍速以上刻录机常用的另一个高速刻录技术是 PCAV(Partial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部分角速度恒定)。采用P-CAV技术的刻录机在读写过程中先保持碟片转动的角速度不变,因此读取速度会随着往碟片外圈的移动而逐渐加快,到达某一速度后(稳定工作的极限速度),则切换到以线速度恒定的方式读写(CLV)。由于刻录机在内圈是以 CAV方式读写,读写速度持续在增加,因此P—CAV技术能发挥刻录机的速度优势。不过P-CAV缺点是激光头功率随速度的增加持续增大,变化的激光功率比较难以达成稳定的刻录效果。
技术展望:
刻录机发展到今天,从刻录速度到保护刻录技术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从最近的科技动态报道刻录机已经达到了32倍速的刻录速度,而防刻死技术更是以BURN-Proof、JustLink、Seamless Link三国鼎立,其他如SuperLink、Smart-BURN等技术百家争鸣的时代,但是随着这种发展方向继续下去,刻录机势必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运用越高速的刻录速度进行刻录后,许多我们平常所使用的CD-ROM就不能正确的读取出CD-R中的数据,因为希望刻录机高速刻录工作,就必须提高碟片的转动速度,而激光束写入CD-R数据坑道的时间相对就会减少,从而使得刻录深度不够,这样对一些杂牌的CD-R碟片十分不利,它们在CD-ROM中的激光反射率将会变得十分微弱而不能辨认,所以我们辛苦劳动所得出结果都不记录到CD-R中保存,这样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并且在如此高速的刻录环境下工作,刻录机的寿命也是值得关注方面。这就好象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一样,发展的某个高度,就要暂停一段时间,作出调整和一定横项发展后再向新的高峰攀升,真是如此每项技术才可以更完善、更优秀,所以我们大胆的推论生产制造刻录机的厂商将会在未来几年努力寻找更好CD-R碟片介质和发展更多有利刻录质量的先进技术以提供更好、更方便的功能给用户,因为广大的用户和消费者才是当中的上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