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星光灿烂>>幕后英雄>>从徐克到吴宇森到王家卫

主题:从徐克到吴宇森到王家卫
发信人: lmapple()
整理人: fallingstar(2000-06-28 08:33:23), 站内信件
从徐克到吴宇森到王家卫



1999年9月  残柳影作于武测  


----------------------------------------------------------------------
----------


  徐克代表了香港电影的一个时代。
   九十年代初期到中期,香港电影进入了武侠片时代。确切的说,这个时期应
称之为徐克时代。
  这个阶段所涌现的大量电影明星,无不直接间接的与徐克有关。这个名字代
表了电影的潮流和票房。只要看看当年的电影海报就可以知道:大牌明星的名字
规规矩矩的印在海报边上的主演名单上,而海报中心却是两个巨大的红字“徐克
”。
  甚至连大陆各地火爆的录象厅门口的录象广告版上也写着“徐克作品”,连
片名都可以省掉了。

   徐克的成功在于他在自己的电影中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运用了多种只有
在纯艺术片中才能见到的手法。但他没有去拍艺术片,他的电影是艺术化了的纯
娱乐片。
  他的快速剪辑、蒙太奇手法、厚重的色彩、精妙的MTV摄影手法,连绵不
断的背景音乐,所有这一切可称其为“艺术”的东西,都只是为了表现那些为人
所熟知的、被严肃派称为庸俗的,曾经被那些低级电影所反复运用的故事情节。

  人的心理上通常都有怀旧意识,可是喜新厌旧又是人之常情,这种错综复杂
的感情体现了人类的矛盾。徐克的电影恰巧填补了人们这种矛盾情感在内心造成
的空洞。那些被街头巷尾传遍了的小道故事,或是几千年来人们反复传诵而不厌
烦的故事,更有那些从别人的剧本中翻新出来的老掉牙的故事,无不给人一种极
为熟悉的亲切感,同时却也因为老生常谈而令人厌倦。徐克则给这瓶老酒换上了
新包装,使人在一个全新的视听环境中看到了那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这不是对旧酒的加工,而是一种全新的创造,使人们在精致的酒器面前忘记
了旧酒的原样,感觉涣然一新,然而不变的是旧酒的那醇香的味道。
  黄飞鸿是一个曾经被香港人拍过上百部影视剧的人物,但自从徐克拍了《黄
飞鸿》系列之后,人们心中的黄飞鸿形象已经变成李连杰的模样了。
  《倩女幽魂》原是徐克幼时看过的一部电影,但徐克将它翻拍后,人们已经
忘记原来的聂小倩是一个凶残的妖怪了,所留下的印象只是徐克电影中王祖贤的
妩媚姿态。
  甚至人们因为看了《东方不败》之后,以为《笑傲江湖》的主角竟成为一个
魔头了。徐克偷换了金庸先生笔下那残忍、变态的变性人的形象。
  所有这些,无一不归功于徐克从英国学院派那里得来的现代主义电影手法。

  再加上他自创的电影工作室所创造出来的视觉特效:再加上黄沾与他亲密无
间的合作使每部电影的音乐与画面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再加上张叔平那多姿多
彩的亦真亦幻的人物造型设计……徐克的电影怎能不成功?

  
  吴宇森曾经在电影工作室下为徐克工作,拍出了《英雄本色》、《喋血双雄
》等充满了徐克与吴宇森复合风格的作品。这种复合风格尤其表现在《喋血双雄
》中。
  直到徐克与周润发反目成仇,吴宇森带领周润发自立门户,此刻的吴宇森才
真正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英雄片风格,然而我们不难从这种风格中看到徐克的影子

  从《喋血双雄》开始,吴宇森就和徐克一样喜欢复杂的摄像机机位运动。到
了他独立拍摄的《辣手神探》和《纵横四海》时,这种对于摄像机的摆弄已到了
无节制的程度,却反而造成了奇妙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到大段大段的剪辑片断朝
着某个方向流动——这是机位运动的结果——而这些片断的连接确是如此的天衣
无缝,如行云流水一般。再加上画面速度的快慢变化,造成了主人公飘逸的行动
感。
  这种画面感觉配合英雄主义的主题简直是绝配。吴宇森却仍不满足,还要在
画面中融入诸如落叶、飞鸽、羽毛等漂流元素,以及暴力的诗歌化,这些加在一
起,就形成了吴宇森风格。
  再如今的好莱坞电影,甚至日本的游戏片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吴宇森风格
的滥用。然而他们却和吴宇森的电影根本不同。
  吴宇森风格并不代表了吴宇森的电影。
  吴宇森的电影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不在于表面形式上风格之类的东西,而在于
他对人性的挖掘。
  他的主人公都有着复杂的情感,面临着极为艰难的人生选择。主人公的敌人
同样是一个复杂的人,甚至与主人公的境遇有着惊人的类似。
  所以,吴宇森电影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英雄,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只有两个字:
道义。
  不存在好人与坏人,只有朋友与敌人。
  Face off的成功就在于他成功的塑造了一个罪犯的形象。由于身在美国,吴
宇森不得不让其表现得十分的“坏”,然而形象却依然丰满,与美国电影中坏人
形象的空洞不同。


  徐克与吴宇森都只能代表香港电影辉煌的过去,不代表死气沉沉的电影界的
现在。现在是王晶的烂片勉强支撑的年代。据说他七天能拍一部电影。
  王家卫不代表香港电影,他是另类。
  据说王家卫拍一部电影要三年,而且总是超支。这话是王晶在电影中说的。

  王家卫每拍出一部电影,就会有一些人给他发一些奖项,另一些人会在其它
电影中模仿他,而王晶则拍出电影来嘲笑他,因为看不懂。
  所以王家卫的电影不是每个人都爱看,但爱看他电影的人往往会上瘾。
  王家卫的摄影师是杜可风,他拍出来的不是画面,而是光怪陆离的幻象。
  这种幻象并非徐克电影中简单的滤光镜的使用,也非吴宇森那格式化的气氛
,他完全是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变形的映射。
  和徐克吴宇森不一样,王家卫很少运用机位的空间位置的改变来表现视觉特
效,它往往从一个角度,用静态的眼光来观擦这个世界的缓慢的运动。
  《堕落天时》里,王家卫采用了变形得夸张的人物特写画面,造成一种局促
不安的心理暗示效果,所有的地方都有着奇特的光色,映出一个梦幻的都市景象
。其中有两个长达数分钟的镜头,两个镜头前面的主人公都是金城武和杨采妮,
杨采妮一直对着镜头发呆,而金城武则一直在后面做出各种各样的奇怪的动作。
象征意义十分明显。
  《东邪西毒》里的摄影技术更是发挥到了极至,我们可以见到平静的沙漠下
一整天由于日升日落而产生的各种光照效果,可以见到风吹水面映出变幻莫测的
山坡的幻影,还可以见到广阔的天空下小屋前的骆驼脚边哄的飞出一群杂乱的鸟

  王家卫的造型设计依然任用了徐克一向钟爱的张叔平。张叔平的人物造型一
贯奇特,而《东邪西毒》种的造型可以说是“酷”到了极至。我们看这部电影时
的感觉就是一大帮明星在比酷。
  人物的对白可以反映一部电影的基调。王家卫的人物对白完全是古龙风格的
,却有那么无奈和冷漠,茫然而充满自嘲。有人说王家卫专门拍变态的人物,正
是由于这些人物所说的话确实像一个疯狂的精神病患者。其实,他所表现的是复
杂的人物内心的排外心理,每个人都不愿与世界沟通交流,他们拒绝让别人进入
自己的内心;同时,他又渴望有人了解自己,并尝试去观察别人。不过,王家卫
最主要是在电影中表现个人感情,像一个永远的失恋者。
  不能不提到王家卫的电影音乐,那是我听过的与电影结合得最好的音乐。

--
残柳影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27.195]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