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no()
整理人: fallingstar(2000-06-23 08:01:22), 站内信件
|
辗转相传,城中有位朋友听闻奇斯洛夫斯基死讯后磨拳擦掌,声言如果有人找他写记
念文字的话,题目就会是「活该」。------闻音知意,活该后边恐怕还有三个斗大的感号
叹跟着。
文章后来有没有成事,不详。这故事叫我想起奇氏《十诫》的第一诫,倒是事实。神
和电脑之争。冥冥中,我们所作的我们所相信的,千算万算,往后的发展往往出人意表。
奇氏完成《蓝白红三部曲》后,宣告退休不久而回心转意,我们这些喜欢奇氏电影的人正
在高兴还来不及,他又已经逝世了。从此一了百了。《红》的大团圆成为不能改变的句号。
一个毕生迷惑于生命的人,临终前在病床上到底会想些什么呢?会不会带来全新的领
悟,然后唏虚嗟叹「太迟了太迟了再来不及把这些领悟溶到下一部电影里去了」?小影迷
不能够想得太多。想得太多是会心痛的。
然而真正觉得《十诫》好看。真正觉得《两生花》好看,真正觉得《蓝白红三部曲》
好看。都是叫人动容的电影,令人真正折服。
然而如果真正要这样,就这样吧。生命的迷惑,最终的意义在于随时可能出现的死
亡,在后我们把这尘世间的生命延续到死亡以外的憧憬。在他五十四年的生命里,奇斯洛
夫斯基成功带给我们一件又一件的艺术品,把我们的感情提升,让我们以一只更加明亮的
眼睛参与尘土上间的世界,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在奇妙的生命里,电影,可以是一件如此
奇妙的礼物。
多谢你,奇斯洛夫斯基,多谢。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202.103.128.1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