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5()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4-02 17:24:54), 站内信件
|
和网友谈到《梁祝》,网友非常不屑一顾:好好一个小提琴协奏曲,被吴奇 隆一唱,简直糟蹋极了!!!
我也这么认为,听小吴的歌简直是遭罪。
当初就因为如此,所以迟迟拒绝看《梁祝》,终于在一个无聊的假期,把那 徐克作品一古脑全搬回家,一张张地浏览。
看罢《梁祝》,二话不说,打个电话:老板,给我留一套《梁祝》,我买下 来。
然后,我把电脑打开,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徐克版的《梁祝》。
看到最后,我终于任电脑保护程序自由地滑动,在屏幕中幻化出如烟似幻的 迷雾来。而我的脑海浮现的是“心不死不休”的爱情场景。
很少很少有哪部古装电影能够将青春那么自然地表现出来。
不识真情的白衣服书生正被老师训斥着,忽然有笑声,有惊心动魄的一瞥由 树林的一端传出来,镜头随着梁山泊的视角移动而移动。化成男儿装的祝英台当 时看着一群傻傻的同学时,是否意识到这么轻微地和梁山泊的一触,是为了引发 起一段千古的故事呢?
图书馆里面的相互提防相互吸引,足球场里面的活泼,开课时候打着钟相互 扮鬼脸,摔坏了琴后的惩罚还有那发自心底最深处的琴韵……
所有的一切都跳跃着一种青春在里面,那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样的一 种青春情绪,不是其他类电影那样的一种青春姿态,而是情窦初开式的烂漫,是 天真无邪的轻笑,是不知道愁滋味的心灵接触……
然而,愁的滋味还是会知道的,即使在与外界相隔的书院中,那种隐约的悲 剧就在潜伏着。
十八相送被徐克摈弃了。换来的是青春的最后尝试——避雨时候的炽情爆发 ,宣告烂漫青春的别离。
从此以后悲剧弥漫起来,直至山泊一口热血喷洒在绝交书上,一缕魂魄前世 今生再不肯散去地依偎在英台的身边;直至那风那雨清洗去所有尘间的不谐和; 直至祝英台焚去依曲而歌的词;直至坟开坟阂;直至在情僧手中化为蝴蝶……
电脑里面的屏幕保护程序依旧在变幻着,有一道青青的薄纱,和着我感伤的 情绪在飘动。
爱情中的男女那种快乐,悲哀,在许多电影中表现过。而《梁祝》里面拨动 的仿佛是琴弦上一个音符,忽地就在我们心中微微地一跳,着仿佛感觉到电影里 面的人和电影外面的自己,都是为了那等待了多少世纪的一次见面,为了今身的 不再错过,为了燃尽最后一点炽情。
在第27次看这部《梁祝》之后,旁边一个人问:如果他们如那个情僧一般各 退一步,为对方留下空间,会不会彼此依旧还能生活下去,甚至生活得很好。
当时没有回答。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电脑里面有孟庭苇的歌,很旧,而且不流行,但是我记 住了里面一段歌词:
他们说我不应该 一次喝完全部爱
他们不明白 若非遇见你 我哪来如此许多爱
他们说我不应该 任青春变苦变坏
他们不明白 若非遇见你 我青春只是空白
我于是依旧不再言语。
-- ┏
青年人民公社
┛
http://www.halfworld.com/szyouth/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41.211.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