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独立论坛>>单刀直入>>第二次遭遇<情书>

主题:第二次遭遇<情书>
发信人: miduo110()
整理人: fallingstar(2000-07-31 07:34:01), 站内信件
与<情书>的二次遭遇  
 
回到家的第二个早晨,醒来时就只剩我一个人了.迷迷糊糊爬起来,走到书架前,顺
手抽出一张碟片--<情书>.想起了第一次看<情书>时的情景:喧嚣的充满着刺鼻烟
味的学校放映厅,耳边充斥着一女生大声讲话的声音和不知道从哪儿传来的悉悉梭
梭的咀嚼声,这样的环境注定不能让你心平气和地欣赏一部影片,就在那天,我第一
次看到<情书>,之前有朋友对我说那是一部极优美的影片,可我在看完之后只觉得
片中两个女主角之间频繁的切换和不稳定的镜头让我心烦意乱,节奏缓慢地让我昏
昏欲睡.唯一的美感来自于片头处渡边博子在雪中渐行渐远的大全景.于是这部片
子就注定我对其他日本影片没有什么好感,当别人说起对于日本片的看法时,我总
是说,我不喜欢,节奏太慢.现在看来,这种看法似乎有点以偏盖全,这种电影是需要
静下心来漫漫溶入进去的. 
也许意识到自己那仅仅一次郁闷的看片经历就决定了一部影片在我心中的印象不
大公平,毕竟有许多比我对电影了解更深更多的朋友对这部片子抱有好感,"或许我
应该再看看",我对自己说,于是在空无一人的房间中漫漫进入<情书>的世界... .
..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提及岩井俊二(<情书>的导演)似乎是在模仿基耶斯洛夫斯
基,而他的<情书>也是一部模仿<薇诺妮卡的双重生活>的不怎么到位的影片.我似
乎也在影片中看到了他的影子.但是不可否认,不管岩影俊二是不是想过模仿基氏
,但是他能将这样一个波澜不惊的爱情和友谊夹杂着的故事演绎成一部奇异而清新
的影片,可能没有基氏的思想深度,但是能够让人回味,使人落泪也就足够了. 
渡边博子和滕井树是两个相貌一样的女子,但她们并不相识,一个住在神户,另一个
住在小撙市(一个北方小镇).她们之间的联系在于一个已故的男子,和由于这个男
人引起的书信往来.她们不象薇诺妮卡一样,一个是另一个的影子,而是两个人都
是真实存在于现实当中的个体,都有她们各自的生活.整个影片都充斥着对过去的
回忆,故事中的男主角死于一次登山事故,她的女朋友博子一直忘不了他,但是她不
知道他是因为自己酷似他初中时一个也叫滕井树的女孩子而接受她,或者说爱她.
我觉得这对博子而言是可悲的,在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不是平等的.而滕井树的死也
是对她的一个最终意义上的解脱,至少不用一辈子都生活在某个女人的阴影下.她
仍爱着那个叫滕井树的男人,并且相信他的忠贞,所以她回寄去那封不期待回音的
信,她一直试图回避滕井树已死的现实,不追究回信的真相,只是想有一个精神上
的寄托,当作是已故男友对她的回应,同时又不敢面对另一个人的求爱.当她隐约发
现了滕井树"一见钟情"的真正含义时,她痛苦万分,在内心深处归结为滕井树的背
叛,但她是否从此恢复爱别人的能力?在她在雪地喊道:"你好吗?我很好!"时,我想
她会放下一些东西,而同时又接受一些东西. 
而那个叫滕井树的女孩子,卷入这件事完全是偶然的,她最初对于滕井树---那个
和她同名的男孩子---的记忆仅仅是一个和她同班,有点奇怪的男生.但随着她记忆
大门被一步步打开,她居然发现自己对与他是有感觉的,虽然现在的她已经是很遥
远的事情了.最后当她看着那张画有她的画像的借书卡时,终于不自禁哭了出来,仅
仅是因为一个朋友的过世?或是还因为一段莫名而纯粹的感情.或许在回忆中,她给
了自己审视内心的机会并且挖掘出了一些东西来.我又想起她在医院的那个梦,梦
中有她的父亲和那个叫滕井树的男孩.她一直不去医院,或许是潜意识里排斥那个
令他父亲死亡的地方,而后她差点死于和她父亲同一病症的疾病,是不是导演在向
我们暗示一种命运的神秘和联系?!而梦中滕井树的面孔是否是她在不知他已死的
情况下对于死亡的一种预感.当她在病中呢喃:"你好吗?我很好!"时,也许是对一段
未能成型的感情的怅然若失吧.她曾经朦朦胧胧爱过那个男孩. 
那个叫滕井树的男孩子在以后的生命中一直没有忘记过她,甚至找了一个和她相貌
酷似的女孩子做未婚妻,在他的心里,唯一的只是那个初中时的女孩子,现实中的女
友只是情感的寄托.他心中最美,最珍贵和最柔软的地方是留给心中的那个影子的
.我觉得当博子叙述那段她向滕井树求婚的往事时,滕井树的沉默不仅仅是因为他
内向的性格,更多的是令他觉得是对他自身情感的背叛,在滕井树心中,没有人能代
替那个女孩子,即使他没有死,即使他和博子结了婚,他仍会一直爱她,这部影片实
际上是一个关于两个同名的人的爱情,而博子似乎成了一个多余的人.我越是为这
样的感情打动,就越为博子感到可悲.这是怎样的感情?说它是爱情,似乎他们都还
是不知爱为何物的年纪,否则只能说片中少男少女的心智要比米朵成熟的多了.他
们之间没有任何世俗认为的爱情的形式,有的也只是很干净的记忆.如果说不是爱
情,但又怎能让一个男孩如此保存一份感情,没有一丝泄露,数年后他所爱的女孩才
"追忆似水年华"?不过这样纯精神的感情也好,或许因为距离爱更显珍贵和美好了

影片中的两个女主角似乎也有一种宿命的联系,不仅相貌一样,而且命运也有相同
之处,同时被一个男人所爱,又不同程度地爱上这个男人.她们的灵魂有相通之处,
当博子在远山间呼喊:"你好吗?我很好!"时,病中昏迷的滕井树也在重复一样的话
语,难道不是一种默契吗?两个人在已死的滕井树的记忆中汇成一个人,小镇的女孩
是树记忆中的美好,而博子是树在现实中对于记忆的延续.她们在树心中是一体的

整部片子风格清新,优美,每副画面都可以独立成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图书馆迎风
飞扬的白色窗帘,而阳光透过玻璃使它近乎透明的颜色.第一次出现是在小镇的女
孩回忆中学时哪个和她同名的男生站在窗边看书的情景,而第二次则是她旧地重游
时,一样的景物,不一样的心境,看到这里,不禁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片尾字幕缓缓从下而上滚动,我起身拉开身后的窗帘,温暖的日光撒了进来,蒸发我
脸上未干的泪痕和心中淡淡的伤感. :>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0.70.225]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