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wlovexn(『丫头~』)
整理人: danhan(2002-01-08 23:29:55), 站内信件
|
过去我国邮票给人的总体印象是选题比较全面、严肃,画面比较死板,套用形式比较固定,难有个性化设计。直到近几年,通过发行部门和设计者的共同努力,渐有起色,形式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整版邮票的边饰做了调整,齿孔技术含量高,整体水平与世界接轨。我国邮票的选题有几个内容:首先是为配合重大庆祝活动或纪念某人物和事物而发行的邮票;第二是动物、植物、山水邮票;第三是民俗、传统文化的选题(比如《春节》、《聊斋志异》和生肖邮票)。
随着高科技通信产品的不断问世,邮票的发行应适应人们的需要,笔者认为,个性化创新尤为重要。近年,澳大利亚、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都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个性化题材邮票,这些邮票“以人为本”是前提,使邮票更具人情味,如中国香港今年就发行了《我的祝愿》邮票一套6枚,图案分别是“美好回忆”、“情人节快乐”、“生日快乐”、“新年快乐”、“节节高升”和“圣诞快乐”,枚枚贴近用邮者心意、表达了美好愿望,右边的附票还可以印上自选的肖像照片;再如法国频频发行的“情人节”邮票、美国每年发行的“LOVE(爱)”字样邮票,则更加浪漫。
反观我国发行的邮票,无论在选题还是设计上,都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缺乏时代特征的体现是我国邮票的主要不足。比如,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了,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新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精神也得到了充实,但邮票上没能及时体现这些新生事物,如“计算机与生活”、“网络生活”等内容以及我国最新科技成果;还有一个有待提高之处就是邮票“人情味”较淡,没有什么少年、青年、老年生活题材的邮票,说到“人情味”,我国台湾、澳门等地发行的邮票在这方面堪称典范,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台湾的《亲子》系列邮票,澳门的《三轮车夫的生活方式》等都是相当贴近群众生活而又洋溢着“人情味”的好邮票。
我国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为邮票选题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人才辈出使邮票设计创意的前景更加广阔。相信我们的邮票会越来越精彩,越来越贴近生活,有朝一日我们看到邮票就像看见了自己的生活。
《中国集邮报》闫斌
----
--20463748
欢迎来
男生说女生,女生说男生
风花雪月--狂飙街舞
玄天音乐天堂
我們要潘西灌灌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