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otming()
整理人: danhan(2002-01-08 23:29:54), 站内信件
|
邮资票品管理将有新举措
全国邮资票品管理工作会议日前闭幕。这次会议研究落实了1999年的工作任 务和改革措施。会后,邮资票品管理司刘建辉司长透露——
纪特邮票面值下调
邮票防伪将采用荧光油墨
`99新邮预订数削减二成
“票随款走”,堵塞“打折”漏洞
记者(以下简称记):今年纪特邮票的面值是否有所降低?
刘建辉司长(以下简称刘):纪特邮票的面值是集邮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考虑到我国国际函件数量较少、国际邮资占比重较小以及去年集邮市场上低面 值出售的纪特邮票中普遍为高面值票的实际情况,邮资票品管理司根据今年纪特 邮票的选题和集邮者的呼吁,对今年的纪特邮票面值做了认真的研究和调整,适 当降低了纪特邮票的面值,使之更贴近邮政资费,减轻集邮者负担。1999年反映 重大活动的大套票很多,全年发行的纪特邮票总枚数超过 100枚。原来拟定的邮 票面值中有三枚票属高面值,分别为中、俄联合发行的《马鹿》中的一枚、《19 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一枚、《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的一枚。后经 研究,只保留了《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一枚面值仍为 540分,其余全部降 为 150分。再如,《科技成果》原来面值为三枚50分,一枚 150分,现在四枚全 部调整为50分。
记:邮票防伪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刘:近年社会上伪造邮票的情况十分严重,尤其是纪特票和小型张。常常是 邮票刚刚发行不久,就出现了伪造品,而且假票印刷越来越逼真,甚至整盒的小 型张塑封里面全部是白纸。这不但给集邮者造成了经济损失,也严重败坏了邮政 的声誉。这些现状引起了国家邮政局的高度重视,邮政部门配合公安部门采取行 动,确定了加大邮票防伪力度的措施。
在过去50年里,我国邮票多以暗记的形式实行防伪,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目 前这种方法已不适用。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国家邮政局将采用专用的荧光油墨在 纪特邮票的画面上打印编号,荧光号码必须通过专用仪器辨别。这既确保了集邮 者今后远离假票,也便于邮政监督部门监督检查各地有无违规行为。随着防伪工 作的进一步开展,相应的防伪措施还要陆续应用于邮票印刷技术上。
记:会议提到1999年的新邮预订仍是以需定量,请您谈谈您的看法。
刘:如何确定好发行量是国家邮政局关注的问题。经过全国各地业务、财务 人员的反复研讨,基本一致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新邮预订是掌握市场需求,既 满足集邮爱好者需要又不使发行量供大于求的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也是新旧体 制过渡时期比较稳妥的方式。目的是维护集邮者利益,做好市场的宏观调控。在 对1999年纪特邮票预订工作进行反复检查后,可以基本确定较为真实的预订数量 ,这是我们确定邮票发行量的基础,是争取纪特邮票供需基本平衡的根本保证。
在1999年纪特邮票预订工作的后期,由于邮电分营后各地邮政局资金困难, 都把集邮作为“吃饭”业务,为多要邮票,一些基层邮政局采取摊派预订、打折 预订、垫款借款预订、延期预订等违规做法,使预订数的水分较大。根据国家邮 政局的要求,各省陆续对预订进行了自查。国家邮政局又组织对17个省、市进行 了检查,查出了不少违规预订的问题。通过自查和检查,较大幅度地减掉了虚假 预订的数量,总预订量比1998年削减了1/5。对违规预订的查处,将使1999年纪特 邮票的预订数量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有利于集邮市场的宏观调控。
记:此次会议出台了一些财务管理办法,其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刘:主要内容是:通信用邮资票品纳入财务部门帐内核算,实行严格的定额 管理和预付票底制度;纪特邮票“票随款走”,对集邮业务单独下达收入指标。
具体来说就是,通信用邮资票品分别由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管理司和省邮政 局邮资票品管理部门归口管理,省邮政局财务部门纳入帐内核算,进行监管,并 按期进行对帐,视同现金实行定额预付制度,以防止通信用邮资票品低面值出售 。去年部分邮票一发行就在市场上打折出售,这其中既有管理上的问题,又有机 制上的问题。超负荷、不讲求实际的高收入指标,严重扭曲了集邮企业的经营行 为,使违规销售和弄虚作假屡禁不止。国家邮政局决定,今年对集邮业务单独下 达业务收入指标,对各级集邮企业主要考核收支差额。国家邮政局下发纪特邮票 ,实行“票随款走”。从财务、业务管理制度上堵塞低于面值销售邮票的漏洞。
记:如何进一步理顺邮资封片发行管理渠道?
刘:国家邮政局决定,各类邮资封片的发行工作全部划归邮资票品管理司归 口管理,包括负责拟定选题计划、下达发行计划、审批图稿等。利用普通邮资明 信片为企业代发广告业务,由中国邮政广告公司和各级商函广告经营部门负责, 邮票印制局安排印刷,双面印刷一次完成后直接发往各省商函经营部门,坚决杜 绝半成品等违规邮品的出现。
记:今后如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刘:去年11月17日,刘立清局长在全国加强邮资票品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上明确指出:“只要是发行期内的邮票在市场上低于面值销售,不论是什么原因 流出的,一律视为邮政企业低于面值销售邮票,除要求责任单位按邮票面值的五 倍价格购回外,必须对责任单位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主要责任人给予调离工 作岗位或开除公职处分,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同时扣减责任省新增效益工资 ……”
全国各地邮资票品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逐级签定邮资票品管理责任书,保 证本省不出现违规销售问题。国家邮政局正在与有关部门协商,制定具有法律效 力的集邮市场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
记:今年将如何加强队伍建设?
刘:集邮是一项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集邮业务经营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 邮票和集邮方面的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和财务制度的有关规 定,才能做好集邮经营和管理工作。目前邮资票品管理人员和集邮业务经营人员 的基本素质,从总体上讲跟不上管理的需要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文化结构、业务 素质参差不齐,亟待提高。邮资票品管理司准备今年举办两期培训班,对各省邮 资票品局或省集邮公司的局长、经理、业务科长以及地(市)一级集邮公司经理 进行培训,学习邮票与集邮方面的理论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邮资票品发行印制 管理规定,提高业务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最后,由于我国集邮市场发展很快,邮政部门对集邮市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正逐渐认识和研究,使1999年邮资票品的发行和管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促进集邮业务健康、稳步、持续地向前发展。
摘自《中国集邮报》
-- 邮海小榭
~~~~~~~~~~~~~~~ ~~~~~~~~~~~~~~~
http://www.netease.com/~dotming
欢迎光临邮道士的《邮海小榭》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80.1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