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riffttss()
整理人: fallingstar(2000-06-23 07:59:33), 站内信件
|
糊说《红色小提琴》 (zhuan)
为了散散闷了一冬的阴郁,终于抽出两天去了厦门。
节日的鼓浪屿也成了海上的王府井,到处是掺着南腔北调的人流,各各景点都被 旅行团的小帽小旗覆盖着。好在我是单独出行,加上已经是第三次上岛,只是为 了弥补过去游览的缺漏。于是避开人群,徜徉在鼓浪屿那迂回荒陌的小巷里,被 灰旧的砖墙偕伴着,猜测着围墙内一座座破败的昔日洋房内曾经发生的故事,间 或从一扇有着十九世纪镂花围栏的窗内飘出一串如水的琴声,驻足凝望那空寂的 院落,一种莫名的情绪漫过心头,静静地从心里流到眼里,流向那视线抚摸的残 墙红瓦,锈迹镂栏,一直流向那旷然已逝的岁月。
《红色小提琴》就是一部流过岁月三百年的传奇。这是一把由十七世纪意大利提 琴制造大师为祝福儿子的诞生而制作的绝品小提琴,它的诞生起先仅仅寄托着一 个父亲对妻儿的爱,临产的妻子带着未来母亲特有不安为未来寻求占卜,一副扑 克随机抽出的五张牌把此后的三百年渐渐揭开。
第一张牌的预言是“长命富足,将有漫长的旅途”。但是不久之后,妻子终于死 于难产。这把红色的小提琴从一开始就同时寄托着新生希望和对逝者的怀念。
不知过了多久,红色小提琴流落到一家教会孤儿院,成为孤儿们敬献给上帝的歌 唱。一百年后他们中发现了一个天才琴童,于是红色小提琴伴着琴童来到维也那 ,进入繁华宫廷,最终伴着夭折的神童安眠于坟墓。其间扑克的第二张预言展开 :“危险,虚弱,疾病有很多的灾难。”
又不知过了多久,坟墓被掘开,红色小提琴继续游走在无数的生命中,开始了新 的“一段生命周期。在群山、大海和生命中。色欲和精力不断被释放”第三张牌 带来了一个英俊的有着魔鬼天赋的英国音乐演奏家佛瑞德·波普,女作家嶶多瑞 的爱使他乐思泉涌,在红色小提琴上为她创作了无数的精美之作,但是女作家的 俄国之行使演奏家的音乐与生命在爱欲的荒漠中干涸,终于自杀而终。从基督教 义而言应验了占卜中“他是恶魔”的断言。
世事流转,造化弄琴。二十世纪初红色小提琴竟然飘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并展开 第四个预言:“在一个当权者面前的大审判中,你将被判有罪,小心火焰”。终 于,历史进入了中国观众所熟悉的红海洋时代,忠字舞大字报打倒了一切资产阶 级腐朽没落的文化,小提琴作为西方资产阶级的文艺工具被葬身火堆。红色小提 琴有幸与其他有限的几把提琴一起被一个音乐教师收留,就像当年正直的法国人 在纳粹的恐怖中收留犹太人,人与琴一起熬着极尽的苦难。
随着最后一张印着骷髅的牌面被翻开,中国进入了开放时代,红色小提琴和它的 伙伴重新见了天日,收留它们的老师也撒手人寰。“你的旅程结束了。但现在的 你很强壮,如森林的大树一般。。。。”这批幸存下来的提琴被中国政府送到纽 约拍卖。吸引着无数的倾慕和金钱。最终我们知道这一连串的命运确确实实地属 于那制琴大师的妻子,那个三百年前死在产床上的母亲。最后一句预言是“在这 张牌里,我看到了重生”,这件完美无缺的手工艺术品——红色小提琴,不但寄 托了希望和怀念,更多注入的是生命和爱,制造大师将爱妻融合在红色小提琴中 ,令她的美在三百年中未曾磨灭。这样的一把提琴只有在生命中歌唱才有其真正 的意义,终于红色小提琴没有成为财富的收藏品,她继续在生命中唱着重生的歌 。
这是一部有很多话要说并说的很好的影片,在占卜和拍卖现场的两条主链上展开 叙述,将地球和人类装入这一把小提琴,从而充分显示了电影人的深厚功力和电 影这“第七艺术”的独特表现优势。特别突出的是它的用光,色彩,不同的历史 时期采用了风格迥异的光影色调,十七世纪的意大利主调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 ,阴影和强光的强烈反差带来的是古朴和神秘的不安;十八世纪的英国采用了一 系列纯净的自然光,充分反映着工业时代来临之初的人文风貌。而二十世纪的纽 约自然多了些人工光,体现着现代生活的质感。加上多变娴熟的镜头感,附以经 典绝伦的音乐背景。。。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红色小提琴》都堪称电影艺术的 绝妙之作。
由红色小提琴我想到了在此次厦门之行中参观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两层小楼的展 厅,摆放着三十几架旧钢琴,琴键泛着黄,但依然不难看出工艺之精良。从铭牌 上看,收藏品大多是来自十八世纪法,德等国。从管理人员那里得知这些琴是一 个有钱人的收藏品,基本是从闽广私人手里收购来的。站在这些沉寂的琴中,我 惊诧于那琴板镂花之典雅精美,更惊诧于这些琴的历史。它们究竟是怎样随着主 人飘洋万里栖身于这片国土的?又是怎样历经百余年纷繁世事幸存在我们的面前 ?而那明显磨出铜亮的踏板究竟是怎样的一双脚在上面踏着节拍?它曾经唱过怎 样的乐曲?为谁而歌为谁而听?那不再洁白的琴键上究竟有怎样的故事?这一切 都已似那曾经拍岸的海浪缓缓地退去,留下的只有正在进行的历史。
它们静静地站在那里,让我感到生命的压抑。“让我听听它的声音好吗?”好心 的管理员接受了我的请求,在一架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产于法国的钢琴上弹奏了一 小段,作品是学院派的。我是乐盲,也听不出是谁的作品或演奏水平的高下,可 我的心底为之一亮,那清纯的琴声在幽暗的展厅中回响,仿佛有一种曾经的生命 在琴键上复活了。我知道这三十架钢琴是三十个或更多的精灵,只有歌唱才有重 生。直到此时此刻,我依然为着它的歌唱而兴奋感动,为着它们依然暗哑而压抑 忿闷。
-- 敬请高抬贵鼠,点一下“寄给作者”
拜托拜托!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29.17.2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