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aingirl()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4-02 17:40:50), 站内信件
|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也许认识某 一人/过着平凡的日子/不知道会不会/也有爱情甜如蜜?
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 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所以我求求你/别让我离开你/除了你,我不能感到/一 丝丝情意
如果有那么一天/你说即将要离去/我会迷失我自己/走入无边人海里/不要什么诺 言/只要天天在一起/我不能只依靠/片片回忆活下去。 ---(《我只在乎你》邓丽 君)
《甜蜜蜜》看起来似乎没有这种一心一意的执着。黎明扮演的小军和张曼玉饰演 的李翘,这对情人表现出一种自欺的克制,他们像一对中世纪的贵族舞会中的舞 者,虽然心中充满了热情,但是彼此彬彬有礼的保持着足够的空间以备回旋。
李翘很理智的提醒小军:“你来香港的目的不是我,我来香港的目的也不是你。 ”李翘是希望成为一个香港人,有钱,美丽,有人羡慕的香港人。而小军则知足 得多,他只是想让他的生活再好一点点,也许他来香港不过是因为他的未婚妻想 来吧,而他的移民只是为了逃避这一段情感的记忆。我有时觉得这部片子以李翘 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会不会更好些,数次分分合合,小军只是被动地接受。主导 情感线索的应该是李翘,她本来只是寻找一个依托。比如年夜饭,一个人吃太寂 寞,那就找个同样孤独的人来吧。原来不过以为短暂的慰籍,不曾想,却成了刻 骨铭心。然而,双方都在逃避,都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什么是幸福?已经得到 的是不是?得到一点就要失去一点。在现实,良知,理想,道义面前,最能牺牲 的恐怕就是感情了,也许因此,感情才会显得伟大吧。分离是容易的,一声“Go od-Bye my love,再见,我的爱人”从此便各自东西,人在天涯了。
这部片子对情感的表现上,细腻繁复,深厚隽永。但陈可辛却想用此来表现一代 人的情和爱,以及时代的变迁中人们的感受,也就是所谓的移民心态。片中有一 个细节,小军在美国碰到了大陆来的旅行团,团中有位游客说,国内这两年很好 啊,该回去看看啊,现在很多人都回去了。从口音上判断,似乎是位上海来的游 客,而小军却只是笑笑。把眼光投向了别处,那儿是自由女神。《甜蜜蜜》的英 文片名是《Comarade:Almost a Love Story》(同志:几乎是一个爱情故事)在 这里陈可辛则明显让人感觉底气不足。纽约唐人街上,邓丽君去世时,李翘买好 了回国的机票,从长街的一头漫无目的的走过来,音乐响起,“你问我爱你有多 深,我爱你有几分,我的情也真,我的爱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而小军则 正从长街的另一头茫然的行着。上海、香港、纽约,借邓丽君的歌曲引起三地中 国人的共鸣,寄托以乡愁,手法显得很粗糙而单薄,比这部片子表现得还要差些 的是王颖的《中国盒子》,那部片子完全从西方人的角度去看九七,片中“杰瑞 米.艾恩斯”扮演的记者把香港比喻为“威苏威火山爆发前的庞贝城。”当然,这 并不妨碍他在火山爆发前去勾引吧女和有夫之妇。当然,令人发指还不止这些, 最令俺痛心的是,他居然把张曼玉拍得很难看耶:)
其实更像《甜蜜蜜》的是张婉婷的《玻璃之城》也是回归,也是移民,也是怀旧 ,大时代中人们的小情调,小挣扎,小感伤,小无奈,也是用一曲老歌《玻璃之 城》勾兑出来的。不过,再用心的模仿之作也超越不了前人,这部片子当然也不 例外。别的先不说,就看演员。黎明自然还是老样,而舒淇比张曼玉可就差远了 。
《甜蜜蜜》光是看张曼玉便足以值回票价了。比如在影片的结尾,张曼玉在商场 的橱窗边驻足回眸,那一眼,那一笑,从黯然到沉寂到心如止水到放弃最后的挣 扎到惊到喜再到惊再再到喜,飞越了世事沧桑,一切尽在那眼波里,笑靥中,一 动是一种风情,千动便是千种风情。“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 风里……”
-- 爱情太短,遗忘太长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9.84.2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