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uperning()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4-02 17:30:11), 站内信件
|
电影《摆尾狗》据说只用了29天的时间、1500万美元的低成本就
拍摄完成了,引起的轰动倒不小。
故事说的是新一轮大选在即,总统惹上了桃色新闻。总统班底搬来了一
个神秘高参,这高参决意安内必先攘外,杜撰了所谓的阿尔巴尼亚事件。一
个好莱坞制片人则充当合谋,制作了关于阿尔巴尼亚恐怖活动的“新闻片”
和宣传片。一时间,美国国内的注意力从总统的性丑闻转移到了“捍卫美国”
之类的热点上去。
这部影片上映的时候,真正的美国总统正在做两件事,一是被迫承认了
自己的性丑闻,二是义正辞严地对外宣布对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炸弹事件的报
复性打击。生活居然如此蹩脚地抄袭着艺术作品。
影片将美国社会传媒主宰国民视线、左右社会焦点的情形摹拟得入木三
分,尤其是那个好莱坞制片人,他不仅在摄影棚和电脑房制作了阿尔巴尼亚
“战火”中的“新闻片”,还雇用了一帮歌手深情款款地唱起捍卫美国自由
的大联唱,甚至将制作好的歌带混入国会图书馆,冒充是多年前的一首老歌,
歌名很煽情,叫“旧鞋”。这还不够,又趁夜在公园丢上了几双旧鞋,以至
于没过几天,赶时髦的年轻人在体育场上丢出无数旧鞋,呼吁政府干预发生
在阿尔巴尼亚的那场子虚乌有的战争。影片的开篇有这样四句话:“狗为什
么摇尾巴,因为狗比它的尾巴聪明;如果尾巴比狗聪明,尾巴就摇狗了。”
聪明的尾巴利用人们廉价的善良和追逐时髦的心理,将整个国家这头大狗摇
动起来。
看这样的影片很过瘾,因为讽刺和奚落的力度直抵政客和娱乐界权贵的
勾结造势混淆视听,直抵以愚弄公众为能事的传媒,也直抵不加思考盲从舆
论、以虚无飘渺的“急公好义”为道德支撑的公众。但另一方面又令人沮丧,
在虚构的电影和现实的生活中都领教到这种骗局的时候,人们难免要被一种
不信任情绪所弥盖,不知道发生在眼面前的表象和舆论上所渲染的信息是否
可信,是否值得付出道德上的关注和情感上的偏倚。
美国的“总统电影”,既有《空军一号》这样的动作片,也有《摆尾狗》
这样的政治片,其实正是一种现身说法,告诉我们传媒是一把双刃剑,一面
是真实报道和社会揭示,另一面则是追求票房、收视和发行。而在信息娱乐
化的趋势中,“真实”与“揭示”也被转化为争取利润的手段,被践踏的是
新闻的真实性以及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倚赖心理,而人们对于周遭世界的认
知和接受习惯、关怀和参与心态也随之异化。我们曾有过将电影与现实混淆
的时候,那最多有点可笑。如果哪一天,我们将生活习惯性地看作是电影,
放弃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把握,更乐于活在传媒所营造的景观之中,那才可怕。
□韩炜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33.1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