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onson1988(山地车㊣)
整理人: add_xiang(2002-07-02 01:01:12), 站内信件
|
我祖居福州西湖畔一个平原村庄——官家村,早在童年与钓鱼结下不解之缘。直到一九九四年四月退休回到故里,添置了正规的钓具,吸纳了台钓,拜台钓高手为师,参加钓鱼俱乐部,跟随钓友走遍山山水水,观摩及参加赛事。钓鱼会友,耳听目睹,取长补短,土洋结合,反复实践,摸出了钓鱼的一些头绪。近年来每次出钓,收获颇丰,不少年轻人挺爱约我出钓,要我向他们传经送宝,久而久之,他们还给我一个封号“教授”。今于新千年之际,我想借全国很有影响的专刊,将我数十年来垂钓的一些体会写成“钓技探秘”与全国钓友相互交流与探讨,不当之处请指正,借以推动垂钓这一高尚的体育运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钓鱼论技巧,四点最重要”。即“善观气候;选准钓位;钓组合理;饵料对路”。分述如下:
善观气候
俗语说:“打鱼不问风浪事,焉能打得大鱼回。”垂钓也不例外,寒暑阴阳,风雨水流都直接影响钓鱼效果。
在一年中,“清明”和“霜降”两个节气冷暖适中好钓鱼。但绝非仅有这两个节气能钓到鱼,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方法并对准不同时段亦可开竿取得好钓绩。
从总体上看:①春钓一天,夏钓早晚,秋钓黄昏,冬钓午间;②“钓阴不钓阳,钓暗不钓明”,鱼类对光线比较敏感,它们为避开天敌形成喜阴怕阳和爱清静的习性,为此必须注意阴阳、明暗的变化。这里说的阴阳、明暗有双重含义:一是阴天比晴天好钓;二是除冬天外,夜间比白天好钓,但有些鱼如鲢鳙、草鱼、鱼感鱼则靠白天钓获,夜间则与之相反。
盛春初夏,繁花似锦,百业俱兴,亦是钓鱼的大好时光,但在这一时段气候尤为多变,出门垂钓更要善观气候变化,如下几种情况务必留意:
其一“房潮有雾切莫赶路” 整天远山和高大建筑物群笼罩在浓雾之中,能见度低,同时居家平房板石地面及水泥地或高楼底层地面潮湿,墙壁“冒汗”,布满水珠的反潮天气,气压低不宜出门垂钓。
其二“雾退见山赶快下竿” 在连续数天山边及高大建筑物云雾连天,突然天高气爽,又是阴天或多云天气,此时出门垂钓必有重大收获,故有“远山看得清,钓鱼无暇吃点心”的传云。
其三“暴冷暴热不出门,天气突变不垂钓” 譬如久雨突然放晴或久晴暴雨突袭,这时水温急剧变化,鱼类不适应,垂钓效果必然欠佳。此外还要注意另外两种现象:一种是“暴风骤雨你莫钓,风雨过后总丰收”。这里着重指的是台风多发季节,刮台风时不但难开竿放钓,且鱼类潜入深水避风,要等风停,水面清静或细雨濛濛,十拿九稳喜获丰收;二是“雷雨离钓场,雨中不下竿”。垂钓多在空旷、临山及平原大水面等区域,这些地方往往是雷区,且近年来多数钓友采用碳素钓竿属导电体,雨中易遭雷击极度危险,同时鱼也怕雷,冒雨垂钓也是白忙,以暂离钓位为宜。
其四“雨中水面冒蒸气,下竿垂钓最有利” 尤其初春,细雨濛濛,水面热气腾腾,下雨溶氧,水里温度高,增进鱼类食欲是难得的钓鱼好时期,不可错过。
其五“水中冒泡泡,大鱼小鱼都好钓” 这是钓者熟知的道理,鱼冒泡泡,是鱼类寻觅的一种讯号,春末初夏尤为常见,即时好钓鱼。但在这段时间冒沼气亦较为常见,为此要分清鱼泡泡与沼气泡。鱼泡泡:泡粒较小,多在两个或数个以上,如鲫、鳊等;鲤鱼、鲇鱼爱拱泥,呈现成片泡泡有其独特之处;沼气泡一般单个、粒体大。同时冒沼气时,水面较常见有胶状水膜或从水底向水面悬浮块状似如青苔物质,下风口最明显,这种自然现象是由水变质冒沼气,水中必缺氧,鱼类懒于觅食,要善断,把沼气泡误为鱼泡泡垂钓必空忙。
其六“鱼儿水面跳,远近都好钓” 鱼儿水面跳春夏较为常见,无论池塘、湖泊、库区鱼儿水面戏耍跳跃,觅食积极,近钓远钓两相宜,必获好钓绩。但亦要严格识别“鱼浮头”的现象,“鱼儿水面张口,垂钓必空手”,鱼儿水面张口是由水中缺氧所致,一般先是鲢鱼、草鱼、鳊鱼,特别鲫鱼、罗非鱼、鳙鱼成群在水面张口,水中缺氧尤为厉害,这时鱼类自命不保,怎想觅食,除非钩鱼,垂钓定无所获。另有一种情况,清晨碰到河虾在水面浮游及成群堆集岸边及杂草边,亦是鱼难钓的时段,要等河虾沉入水中方可开竿,但当天往往鱼咬钩不太积极。
除上述六点外,如下几种情况也不容忽视。首先是风向,刮什么风也会直接影响,“东南风钓鱼好轻松,风起西南收竿回转”;“宁钓北风寒,不钓南风暖”;“微风好钓鱼,无风鱼难钓”;“风大钓上层,无风靠底钓”,这些都要引起垂钓者注意的问题。
其次温度更是直接影响钓鱼效果。水面温度低于摄氏13度,只有到深水区域及避风的地方垂钓。温度高于摄氏35度,除了钓鲢鳙鱼、鲮鱼、草鱼例外,多数鱼类则游弋深塘,大面积水域却难以找到它们的踪影。
再次温差也极为关键。“温差六和五,钓鱼好辛苦”。一年四季温差在摄氏五度和六度之间(即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间的温度为温差),水中多为缺氧天气不宜垂钓。“温差七、八、九,钓鱼归来送朋友”,温差在七、八、九度出钓必获丰收,自己吃不完只好奉送朋友,分享丰收喜悦。别看与六度只有一度之差,钓鱼效果就是不一样,见怪则不怪。对于温差也并非愈小愈好,温差小一般在寒冬与雨季,适合钓白鲫鱼、白鲦、翘嘴鱼白、鳊鲤等;温差大于10度以上,多在炎热的夏秋较为常见。夏秋季节,“低温25℃,高温33℃,出门垂钓不空竿”,是难得钓鱼好时光。但低温上升到摄氏26度,高温升到摄氏36度以上白天鱼难钓,只有黄昏及夜钓最见成效。
综上所述,无论在池塘、湖泊、水库等休闲钓如此,到江河、海钓也是如此,气候变化都不例外。到江河、海钓受潮起潮落的制约,还要熟知水情的变化,弄清涨落潮的规律,潮水受月亮与地球引力的影响,每天24小时涨落潮各两次,白天涨为潮,夜间涨为汐,每个月以农历为准,月大30天,月小29天,又分为上弦:即初一到十五;下弦十六至三十。各十五天。对应上弦和下弦每天潮汐涨落尽相同,例如初一与十六相同等等。
简易计算方法口诀
头尾两天永不变,
月小天数无关联;
前五、中五和后二,
对照退八求涨潮。
前五减去一点四,
中五相差二点五;
后二只减一点二,
廿九相差一小时,
初五、初六计算后,
两天各慢约半时。
也就是说:上弦的初一与下弦的十六为头,涨潮的时间都是5点50分;上弦的十五与下弦的三十为尾,涨潮的时间都是5点10分永不变。汐涨的时间基本分别于当天下午5点50分以后与潮涨的时间皆相同。月小只有二十九天,对下一个月的初一潮涨的时间均无影响。廿九也是下弦的最后一天为尾潮,同上个月的三十最后一天尾潮5点10分,刚好相差一小时,为4点10分,对应月大的廿九也是4点10分,亦是永不变。
计算方法:在上下弦的十五天中,除头尾两天以及月小的下弦廿九为尾日外,剩下十二天中划为三个部分,前五:即初二至初六(十七至廿一);中五:初七至十一(廿一至廿六);后二:十二与十三(廿九与廿八)。前五基数1、4,中五基数2、5,后二基数1、2。
计算公式:某天乘以0.8减去基数加初一(十六)头潮5点50分就是当日涨潮时间。例如初二,即[(2×0.8)-1.4]+5.50=[0.2]+5.50=6.02(因为1小时是60分,0.2为12分),这样大体与当天涨潮时间基本相符。按上述计算后初五与初六慢约半小时,应各减去30分。虽然这种计算方法与实际涨潮略有一点点偏差,但在自然界中潮水受大水潮、枯水、洪水及风力的影响,大海涨落潮的时间也会受到影响。
潮汐是以大海为准,到江河垂钓,因江河所处的地段不同,下游与上游由于地势高低时差也随之变化,从下游到上游时差二、三小时也不足为奇,务必引起注意。
到江河垂钓还有一句话:即“涨八、退八好时段”。一般在涨潮后四小时左右为平潮,平潮前一小时,平潮后二个小时为涨八、退八水流急,鱼觅食相对比较积极,对准这个时段好钓鱼也是钓者长年积累的经验。深海钓鱼只要涨潮即可垂钓却不在此例。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