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他山之石>>时间的灰烬(一):阿飞正传 (转)

主题:时间的灰烬(一):阿飞正传 (转)
发信人: fallingstar()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4-02 17:40:50), 站内信件
  王家卫形容他的四部电影:《阿飞正传》象酒,《东邪西毒》象鸦片,《重庆森林
》象可口可乐,《堕落天使》象冰淇淋。如此比喻,颇有嬉皮味道。
  《阿飞正传》(Daysof Being Wild,1990)
  “一九六○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跟我在一起。我会记得这一分
钟。这是一个事实,我们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这句惊心动魄的台词,阐明
了时间和记忆之间的矛盾:记忆企图挽留时间,但时间的本质是不可挽留。
  与一维、单向、绝对的时间相对照,空间表现为离散、虚幻、无定:浅蓝色的梦境
里,无脚的鸟飞越森林。因为没有脚,它必须不停地飞,一辈子只能着落一次,那就是
死的时候。
  何去何从,这是一个问题。张国荣是上海移民,为寻找生母流落南洋;张的养母决
计移居美国;刘德华憧憬跑船的流浪生活;张曼玉几度往返港澳之间。留在香港的刘嘉
玲、张学友,因亲友离去而惶惶不安。这种心态,与其说是六十年代的,不如说是九十
年代的。
  现在时态的语境下,记忆联系着过去时,期望联系着将来时。“无脚鸟”的悲剧在
于,它不能同时拥有记忆和期望,总是顾此失彼:要么遗忘要么绝望。
  张国荣早已忘记了一分钟的爱情,但寻母的欲念不死;当他被生母再度抛弃而终于
绝望时,一分钟的记忆才死灰复燃,却已经面临一辈子唯一的那次着陆。死亡使时间与
空间的轨迹交汇,只有死亡才能终止漂泊(空间的遗失),也只有死亡才能医治忘却(
时间的遗失)。
  表面上是怀旧:夜景、雨景,偏蓝的冷色调、浅平的景深,探戈、恰恰舞曲的切分
节奏和慵懒情绪……一旦触及人物的漂移失根、无归宿感,就不仅是简单的怀旧了。回
首成了前瞻的比喻,无脚鸟的故事几乎是城市的寓言。
  尽管叙述方式不很花哨,王家卫惯用的画外音内心独白的手法已经出现,他通常关
注的问题也都被涉及:无根的命运、情感疏离、孤独感、忘记、拒绝以及对被拒绝的恐
惧。杜可风的摄影风格还比较单一,但也初具特色:多室内景、夜景,用冷、暗的照明
。尤其是完全采用手提式摄影机在运动中观照、永远没有固定方位的特点使他与油画式
构图、戏剧性用光的“第五代”拉开了距离。
  尾声部份,张曼玉、刘嘉玲、梁朝伟的那个片断究竟预示了什么?也许只有从《东
邪西毒》一窥端倪。《阿飞正传》的续篇中途夭折,是很可惜的事

--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02.2.69]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