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l09()
整理人: fallingstar(2000-06-23 07:59:32), 站内信件
|
夜深了,不想看书,也不想睡,于是,翻些碟片出来,
挑来挑去,还是拿了那部《半生缘》,也不知看了几遍了。
许鞍华真是把准了张爱玲的脉气。30年代的旧上海里的那
份人世的不堪与凄凉,就在那么黑的夜里那么冷的色调里
被诠释着,让人一阵阵地产生落泪的无限可能性。
以前对黎明的印象不是很好,但通过世钧的过渡,真
是大变。他拉着曼桢(吴倩莲饰)的手说:“让我想想,
让我想想……你说你总被罚站,我从那时起,就决定了娶
你,永远不要让你受苦……”曼桢没有落泪,我却哭了。
那是一个男人最高的温情和爱的理想。后来,曼桢终于挣
脱世钧的手,幽幽地说一声:我们是回不去了。这时,大
才子叶小纲的背景音乐慢慢地浮沉,把一对相爱的人的心
映照得分外凄惶。后来,影片里突然插过来一段补白——
如果我跟世钧结了婚,生几个孩子,那就不是故事了。
是的,只有当曼桢终于知道了世钧跟表妹石翠芝结了
婚,她一个人坐在影院里看着卓别林的幽默而泪流满面时,
这才是故事。
人生到处,雪泥鸿爪。我们将粉红穿成苍白,成一桩
桩故事,其余的都是水过鸭背全不留痕的。
窗外,一夜好月,迷茫里有金石之气,满怀心事和怀
念,滴水不漏。爱情的凛然与婉妙,是一夜醒来才发现的,
仿佛桃红柳绿早就看破了的。
影片的基调始终紧追张爱玲的珠灰与幽寂以及枯冷。
吴倩莲的冷色调,总是经典地出场,偶尔穿一回抢眼的,
也是玫瑰灰,仿佛织锦屏风上云朵里飞出的鸟,独立而幽
雅,永远没有华美的落幕。
笃笃坐定,还未来得及回味绕来绕去的周折,影片已
近尾声。夜色连绵,心里荒凉也好,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也罢,感觉才是最重要的。抽出碟片,还原成一片彻底的
静。我想,六十多年前的张爱玲无非要告诉我们:一个女
人一生可以不要婚姻,但绝对不能没有爱情。让我们相信,
就如同帕斯说的那样,每一次爱情都是圣餐吧。
转载于1999.9.15《新民晚报》钱 红丽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208.1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