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ofate()
整理人: (2000-06-28 08:22:08), 站内信件
|
美国新片《绿里》充溢生的翕动与死之沉静
世人对时光流逝大致是不经意的,怡然也好,痛楚也罢,均或可止于瞬息。 在死神啃啮 着光阴渐行渐近之前,人人似乎都有大把时间用于荒唐和忏悔,生命 的不可预知倒多少意味 着些许侥幸和心安。然而,总有些人不得不在有限的日子 里战战兢兢地等待生命的结束,那便是死囚。也许,从生前的喧嚷到身后的沉寂 ,他们所要跨越的,仅是一英里长的绿地。
将于12月10日在全美首映的《绿里》(TheGreenMile)(华纳兄弟公司出品 )便是一部 探讨生存意义的影片。在本世纪30年代美国监狱的背景下,《绿里》 独辟蹊径地展现了狱吏 与死囚间的微妙关系,其中的黑色悬疑气氛、象征不同道 义符号的特殊人物以及人物间错综 复杂的心理冲突,势必在岁末的影坛引发一场 不小的震动。据悉,影院在放映乔治·克鲁尼 主演的《三张王牌》前加放该片的 宣传短片时,寥寥几笔的剪接镜头竟令部分观众潸然泪下。
故事大意
1935年。美国南部惨淡肃杀的冷山监狱。这里有片一英里长的绿地,人们叫 它“绿里”。 不过,它的居民皆为死囚,在绿地的另一头,便是行刑用的电椅。 保罗·艾治科姆(汤姆·汉 克斯饰)是这里的狱监,对于走过“绿里”、继而在 电椅上惨叫毙命的死囚行刑程序,他俨 然已无动于衷。除了保罗及其爱妻简外, “绿里”上还有凶残的副狱监豪威尔,有施虐倾向 的狱吏佩西,良心未泯的看守 海尔和他身患绝症的妻子美琳达,喜用宠物鼠逗狱吏和诸“难 友”取乐的德拉克 ,连环杀人狂威廉,负疚深重的犯人彼特等一干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之 间充满 了敌意和不屑。但神秘的约翰·考夫利的到来改变了一切。考夫利因谋杀两名幼 女被 判死罪,他相貌恐怖,体形硕大,却出奇地平和、敏感而缄默,天真时甚至 像个孩子,同时, 他似乎还具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神秘力量,令人不由自主地对其 产生信任感,这不禁让艾治科 姆对其罪行是否属实深怀疑问……
真情无法取代程式,考夫利终要走过“绿里”。在这个貌似粗鲁的男人即将 赴死的刹那, “绿里”上的人们以不同以往的形式实现了各自生命的重要跨越。
超豪华明星阵容
影片以保罗·艾治科姆对十五名死囚行刑过程的回忆贯穿始终,这一正直、 磊落的角色 由两度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得主汤姆·汉克斯担纲。汉克斯在《费城 故事》中触摸到了人类 绝望的极限深度,但仍予观众足够的感召力量。在那之后 的一年,他饰演的智障忠勇的阿甘 成了美国历史的缩影。随后,他尝试导演了颇 具怀旧味道的《你干的那件事》,紧接着又凭 《拯救大兵瑞恩》再次轻易地俘获 了我们。汉克斯认为,《绿里》并非恐怖故事,更像一个 谜团。在做人方面,汉 克斯对不合常规的事通常会有排斥感,他演的保罗原本也是这样,但 考夫利的出 现动摇了保罗循规蹈矩的做事逻辑,也使汉克斯本人经历了一番有趣的情感历 程 。
曾在《世界末日》里扮演大笨熊的迈克尔·卡拉克·邓肯饰演约翰·考夫利 ,一个外形 与性格存在巨大反差的人物。制片人大卫·瓦尔戴斯(《杀无赦》) 认为这一角色非邓肯莫属, 而时间将证明邓肯的演戏天分会得到公认。邓肯表示 ,演壮汉不难,但像考夫利这样的还是 第一次碰到。他很早就对原著小说爱不释 手,因此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接这部戏。
加入本片明星阵容的还包括大卫·莫斯(《勇闯夺命岛》中饰豪威尔)、奥 斯卡提名得主 詹姆斯·克罗姆威尔(《洛城机密》)、艾美奖和托尼奖得主迈克 尔·杰特(《恐惧与厌恶在拉 斯维加斯》)、萨姆·罗克维尔(《月光宝盒》) 、奥斯卡提名得主格雷汉姆·格林(《与狼共舞》)、 波妮·亨特(《勇敢者的 游戏》)和帕特里莎·克拉克森(《高雅艺术》)等。
不同凡响的导演
《绿里》改编自名作家史蒂芬·金1996年的系列畅销小说,金对悬疑情节的 铺排可谓 登峰造极。这次《绿里》搬上银幕由著名作家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执 导,这是他五年后再 执导筒的又一力作,也是他第二次改编史蒂芬·金的作品。 1994年,德拉邦特编导了卡索·罗 克的监狱小说《肖申克的救赎》大获成功,获 得当年奥斯卡奖多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奖。 时至今日,许多影迷还念念不忘这 部影片,甚至有人认为此片在好莱坞的监狱片片种上具有 颠覆意义。其实,《绿 里》一脉相承了《肖申克的救赎》里体现的思想精髓,那就是希望的 无处不在。 《绿里》以阴暗的监狱为大背景,营造出一连串个性鲜活的人物,其中实实在在 的道德困境令观众不禁对活着的意义和个人的取向做出反思。
演员大卫·莫斯认为,德拉邦特首先是一作位家,其次才是一名导演。在拍 摄《绿里》 时,德拉邦特仍在摸索和演员的相处之道,由于他参与了该片的筹划 、编剧直至实拍的各个 阶段,所以他对自己想要什么非常明确。在片中饰演汉克 斯妻子的演员波妮·亨特也认为该 片剧本出色,演员出色,导演更出色。虽然故 事的基础不错,但德拉邦特认为要打动人心, 必须抓住观众情感中最细微、最孱 弱的部分。因此,实拍时他慢工出细活,迄今已花了近一 年半的时间。
在好莱坞,弗兰克·德拉邦特并非争名逐利之徒,但他的拥趸不在少数,这 多是源于那 部撼动人心的《肖申克的救赎》。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孩提时,我 梦想着拍电影时的种种乐 趣,但在这个圈子里滚打多年后,我发现事实并非完全 如此。我曾问乔治·卢卡斯为什么他离开导演工作达20年之久,他回答道,这个 工作需要你投入太多心力,直至令你不堪重负, 而在这个行业里平淡流俗将意味 着一文不值。导演《绿里》这么长时间以来,我深深体会到 做导演的艰辛,但我 觉得拍电影的意义并不仅在于它卖座与否,而在于它的孕育过程本身。 我深谙这 世上有太多资质胜过我的人为生计不得不在鞋店或快餐店里忙碌,我跟他们不同 的 是,我花了九年的时间追求并实现我的理想(学习电影),而他们不愿付出这 么多去追求一 个看似幻影的东西。”
-- 吻火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247.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