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scar奖到麻雀与野草 每年Oscar奖的颁奖前后,国内各种媒体总免不了评头论足一番,有的为国内某部
片未能入 围而打抱不平,有的为某些片的入围认为评委们水平太次,有的则教育
国内老百姓Oscar只不过是美国的一个电影的商业奖项,不具权威性....... 诚然,Oscar与柏林的金熊,嘎纳的金棕榈,威尼斯金狮,号称世界四大电影奖,后三
者由于出 自于历史悠久的欧洲,故向来被人认为其艺术水准要高于Oscar奖, 而oscar似乎历来有助于 电影的票房成绩,铜臭味甚浓。但面对美国电影在目前
世界电影市场的霸主地位,你不服 也的服。中国80年代初也弄了个金鸡百花奖,
后来又有什么政府奖,权威至极,可惜到今 天在影迷心中竟然沦落为麻雀野草
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竟 然每年只有寥寥几部勉勉
强强看的过的电影?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电影爱好者,此终认为一个国家要想源源不断的出好电影
,必须 有三个要素:自由的土壤,充足的人才和雄厚的资金。 每年中国的电影市场上总会有这么几部献礼片或思想教育片,虽然有些片还值得
一看。但在大力提倡政府逐步退出竞争性经济领域的今天,政府介入竞争激烈的
电影市场,花巨资 甚至不计成本的拍这些片,是否值得,是否对得起纳税人,
我表示怀疑。 另一方面,不少年轻导演却屡屡被有关部门封杀。除了姜文老兄
的《鬼子来了》迟迟未来 ,值得一题的是被誉为第六代电影导演代表的张元,
拍了五部片,就有四部被封杀?第一部据说是影片中描述了一位高干子弟强抢民
女,因取材真实,被kill;第二部不知什么原因也被kill;第三部好象是拍已故
王小波先生的中国第一部关于同性恋的小说《东宫西宫》,由于题材敏感,也被
kill;后来还有部《北京杂种》,据说有损伟大首都老百姓的形象,还是被kill 。 直到最近,他的新片《回家过年》才第一次在国内公映。但张元先生所拍的片大
都是与现代中国为背景,且部部在国外获奖,就折实令人纳闷?真不知道这究竟
是张元先生的悲哀还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如今国内如此庞大的电影市场,但国产影片的数量却一减再减,精品更是寥寥无几 , 加上层出不穷的行政干预和幕后传闻,老百姓对各种各样的评奖就更不感兴趣。
当年因刊登大众金鸡百花奖而畅销全国《大众电影》如今早已从街头巷尾的畅销
书架上消失,金鸡百花奖也被人戏称为麻雀野草奖。 好莱污如今每年有几百部影片出笼,它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电影创作体系。这个
体系包括几十所大学开设的与电影相关的各种专业,数以千计的专业和业余的电
影剧作家。加上美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从而给好莱污创造了千奇百怪的
创造源泉。远至埃及艳后,上至星球创造题材大战,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各种题材
剧本,都有可能成为好莱污的创造题材。而这恰恰是孤芳自赏的欧洲电影所缺之
处。而我国则更差,电影学院就这么几所,还有些民办的电影演员学校;电影剧
作家寥寥几,大家拍来拍去就这么几个朝代君王的风流韵事,几个强盗抓小偷以
及一些酸酸的爱情故事。香港电影这几年也是由于同样的问题而陷入了前所未有
的困境。 再电影日益商业化的今天,资金更是成为了一部部好电影诞生的催化剂。在梦工
厂,预算在一千万美元以下的电影都算作低成本制作。电脑特级在电影中地位的
不断提高,更是加大了电影的制作成本。今天也许你可以用业余演员,低成本制
作拍出一部好片子,但你不可能同样拍出十部二十部同样好的影片。有了充足的
资金,你可以买下最畅销的小说,找最好的演员,最好的导演,最好的摄影,最
好的电脑特技........从而拍出部赚钱的电影,这已经成为了好莱污老板的赚钱
公式。这也是各国电影普遍感到苦恼的问题。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北京站 http://bj.netease.com.[FROM: 210.74.135.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