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东瀛来风>>东瀛文化>>日本桃山时代工艺

主题:日本桃山时代工艺
发信人: germany()
整理人: vlai(2000-11-16 16:43:07), 站内信件
陶艺在桃山时代出现划时代的发展。用于茶汤的茶陶类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茶
陶器创始于室町时代后期,在本时代完成的住茶理念为背景,通过千利休、古田
织部等茶人的指导,产生优秀的日本性意匠。在京都创造的“乐烧”陶器,是最
有代表性的器物,据说天正初年由长次郎(?~1589)开始烧制。他的父亲可能
是从中国人籍的瓦工兼陶工,自身留有天正二年(157们铭的唐狮子饰瓦。利休注
意到他家从中国携来的陶器,便指导他制作茶汤专用乐茶碗。长次郎的乐茶碗特
征在于:造型大方,肌理柔和而光泽小,因色别不同可分为黑乐茶碗和红乐茶碗
。铭为“大黑”的星乐茶碗是其中的代表作。属于长次郎派的工匠有:二代长次
郎,利休之子田中宗庆、之孙宗味(庄左卫门)、常庆(吉左卫门)。他们的作
品经常难以区分。

  另一方面,美浓(岐阜县南)取代以往的灌户而成为制陶中心,产生“渤户
黑”、“黄渤户”、“志野”、“织部”等独特茶陶。海户黑是金黑茶碗,烧制
时观察彩釉溶解情况而从窑中勾出急骤冷却而成,可能是在前述黑乐茶碗影响下
产生。它的直线造型令人感到与乐烧相异的强度。黄渤户着枯叶色釉,保持着古
老传统,但在该时代加入铜绿和铁褐色,刻画简单的植物纹样,比以往产品明亮
而有变化,见出新的意匠。据说,甚至乐茶碗的造型也由来于黄渤户茶碗。志野
茶陶据说是在白釉上用铁质颜料绘以简单纹样而成,有多种效果,质感暖人,在
18世纪末的产品中佳品甚多。织部茶陶是综合灌户黑、黄灌户、志野的技法和意
匠后变化而成。由于各种因素的比重不同,可分为:织部昌,在与渤户黑相似的
黑釉地上变化而成;黑织部,再在其上加纹样装饰而成;青织部,在黄渤户上一
部分着绿釉,另部分用铁粉在白釉上画纹样而成;综织部,总体上着绿釉,其下
施线刻纹样而成;还有鸣海织部、赤织部等,真是变化万千。各种织部在造型上
也富于变化,最富有特征的是使人联想到现代抽象绘画的新颖奇彰的纹样,还有
的模写出南蛮入的珍奇风姿。总之,织部茶陶乍充满机智的意匠,至今仍未失去
新鲜的魅力。织部茶陶,是因得益于武将兼茶人古田织部正重然的指导而成名的
。尽管志野历来被认为是与织部不同的陶器,但同样也得兹于古田织部,两者可
能属于同一系统。

  信乐(滋贺县)、伊贺(三重县)、备前(冈山县)、丹波(京都府)等窑
中自古烧制的日用杂器,以其朴素之美为室町末的茶人垂青,被采用力件茶器皿
。桃山时代的茶人更是积极弘扬,使其焕发茶陶的优秀意匠。信乐和伊贺比邻,
风格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伊贺通过猛火烧硬土而在有变化的器形乍产生各种各样
的肌理、爆胀、裂纹、蔗纹等效果,有“破袋”铭的水罐特别出色,信乐没有伊
贺那样激烈,以枯淡朴素为特色。备前使用田土烧制,肌理粘糊,篇纹和火烧纹
颇具特色。这些茶陶各具风采,又都象石块那样稳重、朴素而有力度。

  除了作为茶陶而发达的陶器外,一些武将从朝鲜带回国的陶工在北九州一带
广泛开窑烧制唐津陶。唐津陶多为日用杂器。其中的绘唐津与志野、织部相似,
此外还有朝鲜唐津、斑唐津、黑唐津等各种风格,力以后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有一些朝鲜陶工还在其他地方开窖烧制不同品种,如高取陶(福冈县)、上
野陶(福冈县)、萨摩陶(鹿儿岛县)、兹陶(山口县)。

--
毛主席语录有云:“枪竿子里出政权。”
HITOMI兵法有训:“同族对打出资源。”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8.7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