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uangcynthia(cc)
整理人: jackneng01(2002-01-02 18:38:07), 站内信件
|
DVD(DVD-Video)被认为是数字影碟机的“终级”产品,其突出的优点是:采用MPEG-2图像编码技术,新一代DVD机的10bit/27MHz视频数模转换(DAC)规格,清晰度可达500线以上,大大超过同样是数字影碟机的VCD机的260线清晰度,图像信噪比很高,画面杂波极小。新一代DVD机可以播放带有5.1声道的杜比数码(AC-3)/MPEG-2环绕声或dts(Digit Theater System数字剧场系统)环绕声,音响效果极具临场感。24bit/96kHz的音频DAC规格,能提供前所未有的声音信息量。
随着DVD碟的不断发行和价格的降低,特别是规模生产使DVD机成本大大降低,市场里DVD机的品牌型号越来越多,厂家的广告都说自己的产品怎么好怎么好,有的第三代机型却在广告纸上用大号字写着“第四代DVD机”等等,使普通消费者无所适从。
选购DVD机到底应该注意哪些要点?行家认为,DVD机的主要差别在于机芯、激光头和解码芯片等。
机 芯
进口机的机芯基本上是DVD机的专用机芯(DVD-player),具有可靠的性能。而一些早期国货因考虑价格就以计算机DVD-ROM机芯代替,在兼容性、电性能指标和可靠性以及读片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差,而且功能少,操作也不灵活,性能不稳定,更为严重的是没有考虑到整机的一体化设计,会影响到协调运作能力。这种代用法类似将CD机改装成VCD机,只能算是简易型DVD机。但厂家在推出这类DVD机时并不说明用的是什么机芯,选购时要多加留心。
激光头
用于读取信号的激光头是DVD整机的重要元件,关系到读片的能力大小,画面和音质的好坏,价格也最贵。目前光头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东芝为代表的单激光头双聚焦镜:采用光学原理(两组聚焦镜)将激光分为两种波长,分别用于读取DVD碟和VCD/CD碟。该型读片时要变换聚焦镜头,因此速度较慢,较易产生机械故障。
2、索尼、日立为代表的双激光头:一激光头用于读DVD碟,一激光头用于读VCD和CD碟。该型成本较高,但可兼容播放CD-R和CD-RW碟。缺点是读片速度慢,因机械系统较为复杂而故障率高些。
3、先锋为代表的单激光头双波长激光:激光头内置有两个不同的激光发生器,可产生650nm波长用于读DVD碟,780nm读VCD/CD碟。该型读片速度快,不易坏,也可兼容播放CD-R和CD-RW碟。
4、松下为代表的单激光头单聚焦镜双聚焦点:采用特别的全息综合透镜,通过中间部分的激光束形成CD/VCD的聚焦点,通过透镜边缘的激光形成DVD的聚焦点。该型技术难度较大,读片快,不易坏,但读片精度略差。
据了解,目前不少品牌都选择单激光头双波长激光方式,比如早期上市的飞利浦DVD-820、840、860是用双激光头型的,而新上市的DVD-725、718、955等就改用了单激光头双波长激光型。新出的索尼DVP-K333、DVP-S705D也用了单激光头双波长激光型。行家认为单激光头双波长激光型在成本、质量等方面都是较为理想的光头技术,将成为普遍应用的选择。
国货较多采用单激光头单聚焦镜双聚焦点型,如:万利达DVD-N980、共和DVD-R800C、鼎天DVD-2000A、前锋DVD-2000、赛格达声DS-330、宏图JK-100A、德加拉DT-3900和DT3800等;双激光头型的有厦新DVD-8058、金正DVD-N990、步步高DVD-AB903、德赛DS-2000、高士DVD-2000、优必盛BS-K503DV、精彩DVD-8000等;新科、SVA(上广电)、金星等采用单激光头双波长激光型,并在机芯上加入独特的防尘设计,即使在尘埃较多的环境中也能长时间使用,光头上也不会有大量的灰尘堆积而影响使用。读片速度比一般DVD机高,大约是1.5倍速度,所以能保证把碟片上的大量数据存储在缓冲DRA中,当不良数据出现时,利用DRAM中的备份数据进行补偿、内插和纠错,使播放更为准确、流畅,这类似于CD随身听上的防震功能。
音视频解码芯片
DVD机的“心脏”是音视频编(解)码芯片。进口货中部分是采用自己开发的芯片,如松下的LSI MN67750、L64020H高集成音视频解码芯片;先锋的LS-11、AV-1、PD-0259A视频解码芯片和PE8001、PD-0235A音频DAC(数模转换器);JVC的MN35503音频DAC;索尼的CXD8750N音频DAC等。
其中部分采用世界著名芯片公司的产品,主要是美国名厂AD(Analog Devices)公司的ADV7170、ADV7172视频芯片、LSI Logic公司的L64020和C-Cube(斯高柏)公司的ZiVA-D6(金娃)音视频合二为一芯片,以及美国著名的BB(Burr-Brown)公司的PCM1702、1704、1716、1720、1723等音频DAC;AD公司的AD1855音频DAC。如:
东芝“机皇”SD-V620采用了AD公司最新芯片ADV7172和AD1855;天龙“机皇”DVD-5000用了四枚PCM1704,有顶级音质表现;松下“机皇”DVD-H1000采用了PCM1704;先锋高级机DVL-H9采用了PCM1704,比PCM1702有更好的音质。
国产机都是采用上述厂家的芯片,如万利达-980采用了ZiVA-3和4枚PCM1720。帝禾DK-320采用了ADV7170。蚬华DVD-330、精彩DVD-8000、厦新DVD-8058、宏图JK-100A和GK-560采用了ZiVA-D6以及PCM1723和1716。高士DVD-2000、鼎天DVD-200A、德赛DS-2000、实达SD-2000和步步高DVD-AB903等均采用了ZiVA-D6和PCM1720。共和DVD-R800C采用了PCM1716。宏图JK-100A用了三片PCM1720。德加拉采用了松下的L64020H。而新科、SVA、金星等则采用与美、日大公司联合开发的MPEG解码芯片VS2811,音频DAC采用了PCM1723。
上述音视频编(解)码芯片都是最新一代产品,其视频DAC规格为10bit/27MHz,具有更为清晰画质和更为自然真实色彩。音频DAC规格为24bit/96kHz,具有极好的音质,如果用于播放96kHz取样频率和24bit的高bit录制的CD唱片,可获得极佳音质效果。如:
ADV7170内部置有4个通道的10bit/27kHz DAC,并建有SSAF(Super Sub-Alias Filter)超级低通滤波器,可将亮度信号(Y)的频带拓宽,达到6.25MHz(-3dB)的水平,对提高画面的清晰度有很大的作用;
ADV7172是目前最新的视频编码芯片,其内部设有SSAF超级低通滤波电路,可以使亮度信号(Y)的频宽更宽,能明显改善画面解析度,同时还有彩色信号控制电路等先进设计;
ZiVA-3系ZiVA系列中的第三代产品,内部集成了专业50MIPS(50×100万条指令/秒)音频DSP,采用C-Cube公司的Rea/Sonic音频专利技术,进行数字声场、数字均衡和专业卡拉OK音频处理,是目前该系列产品中的最新型号。
ZiVA-D6包含了MPEG-2视频信号处理和AC-3解码功能;
L64020具有高抗震抗干扰性能,识读能力强,那怕碟片倾斜90度甚至180度,也能稳定地跟踪碟片进行正常重放,而且抗划伤污染范围能力达2.6mm,保证流畅读片;
VS2811的集成度非常高,内部包含了音频、视频、系统和引导层解码,并有强大的扩展功能,可解读CD/VCD/DVCD/SVCD/DVD/MP3/VCD3.0/VCD-ROM/Mr.OKO等格式;
PCM1704能实现在-120dB以下的微信号再生,说明其噪声电平极低,有很强的信号处理能力;
PCM1716有自动对应16、20和24bit字长的数据流和32、44.1、48、88.2和96kHz取样频率能力。在48kHz取样时,其S/N(信噪比)≥113dB,当以96kHz取样时,其S/N≥110dB;多级量化功能大幅提高动态范围,可达108dB以上,并有缩小时基误差(Jitter)敏感度能力,降低失真;
AD1855可以接收16、18、20和24bit的音频数据流,使用完美的差分线性还原技术,以减少闲置状态的杂音和本底噪声。同时采用多比特的解码方式,以取得高动态优点,而数据低位的转换则采用线性度较佳的Delta-Sigma方式。在24bit输入时的失真率仅在0.001%以下,S/N在112dB以上,动态范围可达112dB以上,对信号处理绰绰有余,可获得极其自然真实的声音。内部还有1024级步进式数字音量控制及静音控制功能,并有极好的耐震性能;
AD1853具有很强的抗时基误差能力,低噪声性能使音质保持原汁原味的效果;
先锋的PE8001音频DAC的高端频响可达44kHz。
改善音视频质量的独家技术
进口机型在音画质改进技术方面都有自己的“杀手锏”。如:
索尼的精确驱动系统(Precision Drive):能使搜索更加快速、顺畅和准确的动态聚焦光头系统(Dynamic Focus Optical Pickup)、可针对碟片表面不平整的轻微扭曲作相应修正以保证高质量的信号读取的倾斜修正技术(Sensorless Tilt Mechanism)、能减少噪音和共振现象的高速步进马达系统(High-speed Stepping Motor)和低通滤波技术LPF(Low Pass Filter),令画质更为清晰真实。
松下高级机的525线逐行扫描技术,作用是通过Y/Pb/PrHD高解像输出端子输出525P的倍频信号,比一般隔行扫描DVD机色彩更纯、亮度更高、细节更清晰。
东芝的SSAF超级低通滤波电路,具有6.25MHz/-3dB的宽频特性,可有效地抑制原始视频信号中细微的杂讯(杂波),使画质更稳定和具有更高的清晰度,理论上能使水平解像度达到540线。
JVC的VFP(Video Fine Processor)优质视频处理技术,作用是从信号开始部进行亮、色度独立解码,使信号一开始就非常“纯洁”,再经过多级滤波,使图像精确异常,以及1bitP.E.M.D.D.音频DAC(脉冲编码调制差分线性转换技术),能通过对24bit/96kHz线性PCM声音进行处理,实现超解析度和高信噪比、动态达106dB以上的声音。而K2解码技术,即“20bit K processing”技术,是根据传统CD的16bit数码站的波形变化性态,描绘出一个平滑的模拟信号,再以这个信号为基础,进行20bit的量化,通过20bit的D/A转换,输出优质的模拟信号。利用这一技术所获得的声音音质细腻,质感顺滑,很少有数码味。
先锋的倍频扫描电路(Progressive Scan)、数码抑噪电路(Component Frame DNR)、用SMB存储器以降低画面闪烁技术,以及自动时基误差调整数码伺服系统,使画质明显提高;而圆滑线路转换功能(Legato Link Conversion),令音质大为改进。24bit Hi-bit con-version电路(DV-S5用),可将外部16bit/44.1kHz格式的音频信号提升到24bit精度处理。
安桥的双电源供电系统。一是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另一是传统50Hz电源变压器,它与周边的几个零件构成了一个传统的线性稳压电源。开关电源效率高,用于供应机芯和前端的数码电路比较适宜,而传统的线性稳压电源稳定度高、干扰极小,用于供应解码后的模拟电路部分效果最为理想。双电源供电系统对提高画质是极佳的设计方法。
建伍的磁芯环降噪系统与OCL视频缓冲放大器能增加画面轮廓柔美,使其更有光滑线条感和圆润感,以及采用了D.R.I.V.E(Dynamic Resolution Intensive Vector Enhancement)数字滤波器,作用为:通过高精密度矢量运算方式,以提高动态解析度,使声音更为顺滑圆润。
夏普的γ图像控制技术(digital Gamma)和数码超级影像技术(Digital Super Picture),以补偿影像间的差异,提高画面对比度,使画面更为丰润。
飞利浦的“超级悬挂结构技术”(Super Suspension),能有效地消除寻轨谐振。
目前一些国产机种在这方面缺乏特色,画音质与进口货尚存一些差距。
内置环绕声解码器
目前市场上的进口DVD机大多数不带内置环绕声解码器,如有也只是AC-3(杜比数字)解码器,只有极少数有AC-3和dts解码器,如松下DVD-A320。行家认为DVD机内置环绕声解码器并非高档的标志,解码器的质量较为一般,不少内置环绕声解码器的DVD机因考虑到整机成本而不设各路独立电平和延时时间调整功能,所以效果大打折扣。国货中带有AC-3功能的机子较多,但售价并不贵多少,说明其内置的AC-3解码芯片质量很一般,提醒切勿贪图便宜买质量很一般的带AC-3解码器的机子。如果确实想要得到AC-3环绕声,建议选择带有AC-3解码器的AV功放(这类功放市场上已很多),如要求更好的效果则是采用独立的解码器。
虚拟环绕声功能
大多数DVD故事片影碟的伴音特色是具有逼真的环绕声(三维立体效果),通常需要通过解码器才能实现。但有质量较好的解码器的DVD机,或是AV功放机,还是独立的解码器,都要增加很多成本,而且设备占据空间较大(需要五、六只音箱)。于是就发明了“虚拟环绕声技术”,其特点是在双声道设备中(用两只音箱即可)获得三维环绕声效。目前在DVD机上用得最多的是JVC公司发明的“3D Phonic”、SRS公司的“Tru Surround”、杜比公司的“Virtual Dolby Surround”、Spatializer公司的“N-2-2”和松下公司的“VSS(Virtual Surround Sound)”等。这些虚拟环绕声的效果各有千秋,效果较好的是“3D Phonic”、“VSS(Virtual Surround Sound)”、“N-2-2”。
进口机子采用虚拟环绕声技术较为普遍,一般在面板上都印有标识,如先锋和飞利浦通常采用“Tru Surround”;索尼采用“Virtual Enhanced Surround Mode”;东芝、三星等采用“N-2-2”;松下采用“VSS”;JVC采用“3D Phonic”。国货限于成本,大多数不设这一功能,少数如帝禾、爱多、宏图、联声、德加拉和金格川谷等机采用这一技术的也只用“N-2-2”,该芯片相对便宜,效果也可以。
信号输出端子
输出端子是评价DVD机的一个重要指标。DVD机的画音质量虽然较高,但其信号在传输中容易受到损失。所以,对DVD机的音视频信号输出端子要求较高。一般至少配置了S(S-Video)端子用作视频输出、同轴数码RCA端子用于音频输出。显然仅有AV(Audio-Video)端子是极低档的。而所谓第三代DVD机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具有色差输出端子和光纤(Toslink)输出端子分别用于视频和音频信号的输出。
S-Video端子因为将亮度信号(Y)与色彩信号(C)分开输入,避免了两种信号的互扰,所以,图像清晰度和色彩保真度比从Video端子输入的信号要好得多。色差输出端子大致原理是:DVD的图像信号格式就是在色差信号(Component Video)基础上进行压缩编码的,它可以直接输入到电视机的末级电路,而无需像从S-Video端子输入的信号那样必须通过色度解调电路的处理。因此图像信号损失极少,色彩的纯度和画面交界出的细节可获得明显改善,能忠实地再现与原始图像信号非常接近的色彩。
利用光纤传输信号时的损失率最少,能保持声音信号的高度传真,要还原AC-3和dts信号,必须具备这一端子。
卡拉OK功能
此功能是很令人生厌的“多余者”。大概由于国人的嗜好,据笔者观察,所有的国货DVD机全都有这一功能。而进口货中大多数也设置了这一功能,显然是为了迎合中国市场,如先锋DV-515是被行家公认的性价比较高的新一代DVD机,但最近被525K替代了,而525K只是加装了卡拉OK功能,却取消了515原有的色差输出端子和虚拟环绕声系统,这绝对是降低品位的做法。松下DVD-880CMC、890CMC,飞利浦DVD-725等也都同样。纵观一些高档DVD机,没有一台是设置卡拉OK功能的,如:天龙DVD-5000、索尼DVP-S7700和DVP-S705D、东芝SD-V620和SD-9000、松下DVD-H1000和DVD-A320、先锋DV-S5和DV-S9等。行家认为,卡拉OK线路的加入,多多少少会劣化音质。上策是单独购置一台卡拉OK机。笔者认为,与其有卡拉OK功能,不如有耳机插口,这样可以随时营造一间“个人影院”而不影响家人和邻居。不少进口高档DVD机都有耳机插口。
说 明
第三代机特点:10bit/27MHz视频DAC,96kHz/24bit音频DAC。均设置S-Video、同轴数码和光纤输出端子。部分有色差输出端子。
第四代机特点:采取525逐行扫描技术,画面质量有大幅提高。设高解像输出端子。采用蓝色激光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