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DVD/VCD>>№4 技术中心>>dvd盘片技术资料>>DTS公司及其技术背景

主题:DTS公司及其技术背景
发信人: supraboyqd(挪威冬心)
整理人: dyldm(2003-02-12 01:37:37), 站内信件
转(作者:gz315) 

DTS公司及其技术背景 
    
   
  DTS是近年来家庭影院市场的热门话题,内置Dolby Digital/DTS双解码功能的AV功放机成为家庭影院系统的基本配置,内置DTS 5.1解码输出的DVD播放机也陆续推出。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DTS公司的基本情况及其技术背景。 
  DTS技术与美国金牌导演斯皮尔伯格和美国UNIVERSAL环球电影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DTS总公司位于美国加州的洛杉矾,在好莱坞和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等地设有分公司,公司主要架构分为以电影音乐录音现场及电影院的编、解码导人为主的专业用“数字影院系统”和以家庭用解码器的开发及DVD/LD/CD等套装软件的导人为主的消费电子用“DTS技术”两大部份。 
  DTS技术在1993年1月由德利贝尔格先生所创立。90年代初,在电影数字声轨刚开始被提出的时候,德利贝尔格提出用CD-ROM来记录压缩声音信号的方案,在当时,虽然早已开发出将数字声音信号直接写入软片的技术,但这种技术的读取方式经常会出现读取错误的情形,稳定性也还不尽理想,而CD-ROM已经在电脑领域大量被采用,供给量稳定,价钱也便宜,采用CD-ROM来记录的方式,只要在放映影片时安装记录有音频数字信号的CD-ROM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一定要记录在传统的软片上。 
  这项技术开发出来以后,一在电影界公布,马上受到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和环球影业公司的高度重视,决定在大型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首先尝试采用DTS技术,结果,“侏罗纪公园”一片凭逼真的特技制作和慑人的数字环绕音效征服了观众,以全球9.2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掀起一股“侏罗纪旋风”,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电影,仅次于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和1999年的“星球大战前传”。斯皮尔伯格对DTS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环球电影公司也相当看好DTS的前景,因此,斯皮尔伯格和环球电影公司甚至和德利贝尔格共同合作成立了DTS公司。 
  自从斯皮尔伯格在“侏罗纪公园”首次采用DTS以来,许多好菜坞电影亦纷纷开始采用DTS的数字环绕音响系统。许多导演、制作人员以及混音师认为DTS是声音再现性最佳的系统,甚至可以和原来优异的70mm电影胶片的磁迹声轨相匹敌,而影剧场的经营者也认为DTS制作出来的电影充满了魅力,而且DTS技术操作容易,因此获得了绝对性的支持。在DTS问世的第5年,拥有DTS声轨的电影已经超过了200部,新出品的好莱坞电影几乎都同时具备了Dolby Digital和DTS声轨。而作为播放电影终端的电影院,采用DTS还音系统的正在急速增加,目前装有DTS的电影院,在北美超过了60%的电影院装有DTS还音系统,欧洲也超过了25%,亚洲/太平洋地区则比例较低,也超过了15%,这些数字还在继续增加中。可以说,DTS已经和杜比数字并列为数字环绕声轨之雄而得到世界上大多数电影院的大力支持,与Sony公司的SDDS一起成为电影业界的三大数字环绕声系统。 
  在消费电子方面,在1996年初,DTS解码器用的芯片开发完成,大约一年之后,许多音频产品制造公司开始采用这项技术,到1998年底,授权制造独立DTS解码器或内置DTS解码功能的AV放大器的厂家已有12家,目前,几乎市面上所有4000元以上的AV放大器均内置了DTS解码功能。 
DTS软件方面,1997年1月, “侏罗纪公园”的DTS-LD碟开始发售,尤其以UNIVERSAL公司的电影为主,其后,DTS的DVD电影也开始发售。但在数量上,DTS的碟片仍远远落后于Dolby Digital的版本。 
  对LD而言,Dolby Digital杜比数字方式的数据传送率为 448kbps,而DTS对信号的压缩比和Dolby Digital的信息量相比为3倍以上,与16bit/44kHz/2声道的线性PCM大致相同,约1411kbps,因此,DTS数据占据了更多的空间。在日本,规定了EFM数字声音作为LD的标准格式,没有空间再容纳DTS的音频数据,所以,日本版的LD甚至看不到有DTS的版本。对DVD而言,5.1声道Dolby Digital格式的典型数据传送率为384kbps,而实际上记录在DVD上的DTS声音的传送率与48kHz/16bit/2ch的线性PCM声音大致相同,达1536Kbps,比收录在LD、CD上的DTS信号的传送率(1411kbps)还要高一些。DTS-DVD的声音一般是以DTS 5.1声道+杜比数字2声道的组合方式出售。DTS和Dolby Digital不同,是有5.1声道存在,而Dolby Digital可以灵活地选择从1声道到5.1声道的形式。由于DTS比Dolby Digital数据率更高,所以2个小时左右DTS格式的DVD电影往往要省去一些多语言、多角度等功能或影片花絮、制作特辑等额外的附加内容,也难以同时具备Dolby Digital 5.1或者PCM声音供选择,除非采用容量更大的双层结构DVD碟片或者双面DVD,以保证画面的质量。否则,是得不到导演及电影制作者对DVD品质方面的要求。因此,早两年,除了“拯救大兵瑞恩”以外,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许多作品(如侏罗纪公园、迷失世界等)一直无缘与AV爱好者见面,直到去年开始,才陆续发行了期待已久的侏罗纪公园、迷失世界及大白鲨DTS特别版等DVD。 
  参与DTS制作过程的声音设计者表明,DTS可以进一步拓展在电影、音乐等方面应用的可能性。Enterprise studio的亚尔•休得认为,5.1声道对现场音源最有效果,而且能创造出广播录音的2声道混音所无法实现的临场感,他曾经7次获得过制作奖。而作为一直支持DTS技术的环球电影公司里,由麦斯•斯特罗和克拉克•兰帝组成的声音设计工作室已有20年电影混音的丰富经验,曾经制作过“生死时速”、“水世界”和“龙卷风暴”等风靡全球的著名大片,他们表示,DTS和杜比立体音响的LT、RT Master、Dolby Digital及SDDS的竞争性,首先是从混音作业开始的。他们所设计的6声道MAC Master全部是格式化的。 
  所有的影剧场都以数字声轨重播时,加强环绕立体声效果的大胆混音就有可能了。数字声轨在音质方面,尤其是在扩展动态和保证高信噪比方面,其革命性的意义是同等重要的,在制作DTS Master时必须要注意这一点,在编码时环绕声道的140Hz以下的信号必须和超低音声道分开。当然如果不这样的话,环绕声道也可以以全音域来设定,象“生死时速”、“龙卷风暴”就几乎是这样设定的进行的。 

经典DTS-DVD电影精选 
1、“拯救大兵瑞恩” 
 导演:斯皮尔伯格 
 出品:梦工厂娱乐公司 
 片长:2小时49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百万大军登陆诺曼第时,米勒中尉率领一支8人的小分队深入敌后,去寻找空降部队的一名士兵詹姆斯.瑞恩。因为他是家中四兄弟中的老小,他的三个哥哥都已相继阵亡。军队的高级将领怕这颗独苗再出意外,使伤心的母亲绝望,于是做出不惜一切代价将这唯一的儿子送还母亲身边的决定......导演着重刻画了战争中人的关系和人性的表现。评论普遍认为此片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战争片。但也有人认为画面中血腥的场面太多,而导演认为他只表现了战争残酷的万一。 

2、“龙的心(Dragonheart)” 
导演:罗勃•科恩(Rob Cohen) 
 出品:环球电影公司 
 片长:1小时43分 
这是一部用电脑合成技术拍摄的火龙与真人共同演出的神怪片。背景是十世纪英国。国王被义军所杀,王子受致命伤,王后带王子来到深山,祈望火龙救助王子。受伤的王子性命虽是保住了,但同时也显现出比父王还要凶残的性格。辅佐国王的武士由此迁怒于火龙,发誓在有生之年杀死所有火龙。若干年后,他找到世上仅存的最后一条火龙。双方经过激烈交战不分高下,结果是不打不相识。他们联合被压迫的民众,共同对待残暴的国王。火龙的形象栩栩如生,尤其是火龙挥动翅膀的音效惊人。 

3、“小蚁雄兵(ANTZ)” 
导演:艾里克•达尼尔(Eric Darnell) 
 出品:环球电影公司 
 片长:1小时43分 
历经约三年的筹备与制作,梦工厂的第一部电脑动画片《小义雄兵》(Antz),在美国上映时荣登票房冠军。故事主角是一双名叫Z的小工义,为了接近心仪的芭拉公主,他向朋友老魏求助,兵蚁老魏帮助Z假冒成士兵。没料到在一场对抗敌军白蚁之役中他竟然小兵立大功,顿时成了蚁国英雄。然而此时野心的曼将军正准备篡位,打算成为独裁暴君。无意间立下战马功劳的Z在众人推举下,成为这场革命的领袖,必须率领小蚂蚁群,对抗曼将军的强大势力。由于是卡通片缘故,音效非常夸张、刺激。 

4、“飞鹰乐队” 
出品:Image 娱乐有限公司 
片长:1小时39分 
这张DVD片是Eagles乐队于1994年再度复合举办Hell Freeze Over演唱会的现场录音。每一件乐器的质感和透明度已达臻至高境界,比起录音室的录音多了一份音乐的鲜活感,这是一张音乐好听,音响效果出众的碟片,极具观赏性,采用了DTS及PCM录音,在现场音乐会的碟片中,音质无以伦比。 
 



----

QDCD.XILUBBS.COM青岛光盘市场    

挪威冬心
在西安读书中......我的QQ号是19873995
■■■■■■

爱情用章
■■■■■■
挪威冬心爱情故事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