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zdyc(朱雀)
整理人: zzdyc(2002-01-02 18:27:01), 站内信件
|
很清楚,这篇评论将是我为之悸动、落泪的……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上初中时很喜欢三毛,喜欢得接近疯狂。几年过去,不再有当时的那种精神,可我仍然很喜欢三毛。也许她的生命像烟花一样短暂,但却是无比灿烂。而且,同我一样,她失去了最爱的人……
大约6年前曾读过三毛这本充满苦泪的书——《梦里花落知多少》,早在他离开我的那时就已深深感受到她的心境。三毛你在天堂过幸福吗?荷西对你还一定是情深似海吧。我情愿像你一样幸福,直到去到另一个世界还可以再续在阳间的未了缘。
荷西离开了三毛,让她尝到肝肠寸断的滋味,好想放弃自己的生命,去到那美丽的天堂陪伴一生最爱的男人。但是,她没有,起码在写《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时候,她完全是上进的,根本没有实施自杀行动的意识。而是忍受了无限的悲凉:我始终不忍心写下这本书名,因为它浸满了清苦的泪,除了亲爱的荷西,谁能真给得了这个留着长发和忧郁眼神的女人快乐呢?是的,人生犹如一场梦,花落了有多少……
在《不死鸟》中,她说:我又一次明白了,我的生命在爱我的人心中是那么的重要,我的念头(自杀),使得经过了那么多沧桑和人生的父母几乎崩溃,在女儿的面前,他们是不肯设防的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刺伤,而我,好似只有在丈夫的面前才会那个样子。许多个夜晚,许多次午夜梦回的时候,我躲在黑暗里,思念荷西几成疯狂,相思,像虫一样的慢慢啃着我的身体,直到我成为一个空空茫茫的大洞。夜是那样的长,那么的黑,窗外的雨,是我心里的泪,永远没有滴完的一天。我总是在想荷西,总是又在心头里自言自语:“感谢上天,今日活着的是我,痛着的也是我,如果叫荷西来忍受这一分又一分钟的长夜,那我是万万不肯的。幸好这些都没有轮到他,要是他像我这样的活下去,那么我拚了命也要跟上帝争了回来换他。”
三毛决定做不死鸟,这在他死去的那段时间也成了我的精神支柱。天知道,当时我是多想就这样陪着他,离开这个喧哗的世界,去到缤纷美丽的天堂……
但是我放弃了,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死了,爱我的人将要背负和我一样的痛苦和无助。不能那样自私。这都是三毛教给我的……
死亡是不能对抗的,也许这就是宿命。人都有死亡的那天,只是迟早而已。
如果我知道那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那我一定留住他。但生离死别让我终于知道,原来,这世间有许多无限是我们这有限人永远无法得到的。
人的力量实在太小太薄太脆了……
在这个时候,只能无奈的说出这样的话语,我们还能怎么办?
自我懂得写文章以来便知道,文字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和感人度。不得不说,这篇《梦里花落知多少》感动了我。共鸣从中产生,一丝丝无奈、一点点轻愁。压抑自己内心的伤痛,平静的说出逝去的故事,夹杂着诗歌和曲调,幽雅,纯洁。
所有过去的岁月象是一张蚀刻的铜版,把每一划的刻痕都记录下来,有深有浅,有满盈也有空白,然后,在每次回顾的时候,它都可以给你复印出一张完全一样的画面出来。
记忆,像落叶被秋风焚成尸体跌落于黄土般,跌在枯干的心灵深处。诉不尽的思情犹如飘舞的黄叶,轻伫于朦胧萧瑟的秋风里,孤伶伶地。望这季的凄然,凄然的寒风中有你的影子……
与其说是讲述故事,我更愿意说她是浅析心情。婉转流长的感情,思绪,让自己随着平静的心情飘到过去的岁月,重拾当时的恋、当时的痴。
行云流水般的思绪,恍若梦……
真的陶醉了,今天,这篇文章绝对不是第一次欣赏了。大概是前不久就曾看过。发在一个论坛中,作者是我的好友,同我一般有着失爱的经历。当时,我便哭了,泪水一发而不可收拾。梦中,有他,梦中,落花,更多的是——落泪。
当爱逝去,我们所能作的是向对方深深地祝福,企盼对方能更加幸福。
流金岁月,盛载着那些纠缠不清的感觉,纵然百般滋味,一字一泪,却勾勒出生命的意义!
生命,没有开始也不会结束
四面无风,我向草原深处走去
几匹卑微的草叶在颤动,在低喁
饮一杯陈年的记忆在心里低啜
往事成灰,而我们,都能走出来……
PS:当初很肯定的认为这文章是偷袭的作品,源于我曾经看过,并且是一文笔功底雄厚的人写的。她有着相似的经历,有着类似的文风,更巧的是,她也喜欢路遥写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所以,在潜意识里,文章就成了她的作品。误会了碎玻璃,再一次道歉。谢谢你对我们版的支持,我想我会做得更努力的,这个评论希望你能喜欢。
----
一寸柔肠欲冷秋,泪湿阑干枉自收。
夜夜梦君恍如醉,青鸟无言空结愁。
万千雨,笔端流,亦怜落花亦碎楼。
怎知彼心此般少,行云流水懒回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