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南粤大地>>★★★广东论坛★★★>>【百。姓。话。题】>>普通话为何会成为“国语”?

主题:普通话为何会成为“国语”?
发信人: micmic(mic记.FBI大Q晒)
整理人: ashleyliu(2001-12-28 18:12:44), 站内信件
转自:大洋论坛版主 车儿 http://club.dayoo.com/forumdisplay.php?forumid=15

  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称),前身北方方言,是为中国八大方言之一,其余七大方言均在南方。 
  在诸多方言中,普通话历史最短。原因一:北方连年战乱,迁徙活动频密,难以形成强势统一语言;原因二:历史上多次有外来少数民族政权建立,造成相互影响及相互同化。据专家考察,统一的北方方言大约出现在元朝一统后,明朝时汉人重新统制,方趋于稳定,“高龄”约700-800岁。之后虽满清入关,但很快就被汉人同化,对语言影响极少。 

  其余7大方言均有千年历史以上分吴语、闽语、粤语、赣语……,从其音调、词组及语法等可以追寻古汉语的遗风。 

  中华民国初立时,曾掀起国语之争:北方方言(北京话)与粤语(广州话)。后来国民议会投票,广州话以一票之差败于北京话,原因是当时国民政府初平北方,考虑到大局稳定及民心所向,国父广府人孙中山先生故在国语上让步,北方方言开始成为中国汉语的主流。 

  新中国成立,定都北京,当然,为了全国语言统一的需要,按照北京话制订标准汉语拼音,作为全国普及通用语言推广,简称“普通话”。


----
有个型仔
何事云轻散?问今番,果然真到海枯石烂?
离别寻常随处有,偏我魂消无算。已过了几回肠断。
只道今生长厮守,盼银塘不隔秋河汉。谁又想,境更换。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