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st2170865(跋涉者)
整理人: red_angle(2001-12-26 20:51:12), 站内信件
|
尊敬的圣诞老人:
您好!在给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正在伤心落泪。明天就是圣诞节了,我没有漂亮的圣诞树,没有丰盛的食品,也没有鲜花和美酒,只有孤独、寂寞、寒冷、和一颗麻木的心……然而,令我欣慰的是,在这平安夜里,我享有一份平安,一份安静和一份健康。
从某种意义上说,您是西方文化的代表,您伴随着基督、天主涌进了中国。把您请进《中国文化》,只是想对您说,当今的中国,年轻的一代思想在不断飞跃,不断变革。西方宗教和中国文化,并非水火不相容,我的母亲,一个传统的中国女性,就把基督教义看成是本民族的文化。
就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我关掉办公室的灯,融进幽幽的黑暗中。也许是中午没有吃饭的原因吧?浑身没有一点气力,懒懒的,就像被寒霜打过的枯草。我想,此时此刻,病榻上的母亲一定会在幽幽的暝色中默默地祈祷,低声吟唱那首我早已熟悉的歌:
平安夜,圣善夜,万暗中,光华射,
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
静享天赐安眠,静享天赐安眠。
平安夜,圣善夜,牧羊人,在旷野,
忽然看见了天上光华,听见天军唱哈利路亚;
救主今夜降生!救主今夜降生!
……
我清楚地知道,母亲在祈祷或吟唱这首歌时也是不开灯的。因为只有在暝色中,才能看见:“一轮明月,数点寒星,映照羊身色如银,数位牧人和蔼可亲,围坐草地叙寒温;奇光灿烂,歌声绵绵,牧人俯伏愕且惊!云中天使报告同声,神子已生伯利恒……”
走在回家的路上,凛冽的朔风,卷着雪粒,向我扑来,把我的面颊打的生疼。脚下很滑,一不小心就有跌倒的危险。天寒地冻,身着羽绒衣的我似乎也难耐着风雪的肆虐,真想喊一辆带空调的出租车。然而,我突然想起耶稣降生时的情景:伯利恒,一家古老的旅店,冰凉的马槽中,躺着一个赤裸裸的男婴……于是,我信步迎风继续朝前走。路上的行人很少、很少,但各种轿车你来我往,车灯交相辉映;映入眼帘的是光怪陆离的霓虹灯和各类店铺内那熙熙攘攘的人群。所有这一切,似乎是在向上帝展示:平安夜,这方土地和这乡人还算祥和、还算安宁。说心里话,凭我的资格和人缘,我也完全可以坐在温暖的轿车里,到某家星级饭店,混个酒足饭饱,玩个酣畅淋漓。然而,自从母亲病情加重后,我早已没有了那份心情。因为我知道,母亲的病和网络,使我远离了那些“场合”,独自走进了另一种心境。
从母亲那里回来,我打开微机,想给你老人家写信,可一时竟不知写什么好!我突然想起了契柯夫笔下的凡卡,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女孩,格林笔下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并想起了你的仁慈、善良!我最大的心愿是在天亮前收到一份礼物——一张减轻我母亲病痛的秘方!我期待着……
永远爱您的跋涉者
公元2001年的平安夜
----
跋涉者
欢迎光临 上海社区 《朝花夕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