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古典音乐>>音乐全书>>演奏家/团体>>外国艺术家>>钢琴家>>肯普夫罕见录音展现细腻一面

主题:肯普夫罕见录音展现细腻一面
发信人: yorkson()
整理人: derud(2001-11-04 10:11:40), 站内信件
发信人: molecule (有情岁月·忙茫盲),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肯普夫罕见录音展现细腻一面 

发信站: 飘渺水云间 (Fri Dec  1 23:23:24 2000), 转信 

  

Steve Holtje/庞叶开编译 

威廉·肯普夫的罕见录音(1936-1945) 

贝多芬第5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第21钢琴协奏曲以及肖邦、巴赫、李斯特的作品 


Music & Arts 

正如Nicolas  Slonimsky所述,深受喜爱的威廉·肯普夫是德国钢琴演奏传统的
典范; 

在他演奏的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与其他大师的作品中没有丝毫的浮华。(或
许由于 

自身艺术鉴赏力的不足,他的艺术才华在美国赢得的不过是狂热的崇拜,在英国
评论界 

却得到虔诚的崇敬。)但这并非意味着乏味与抽象,肯普夫的演奏带有一种优美
柔和的 

音调以及糅合古典与浪漫的激情。 

Music & Art 的这一系列档案性录音大部分是从德国广播的仓底里发掘出来的,
而这些 

珍贵的演出也已压制成一套两张的CD。第一张唱片包括两个Deutsches Rundfunk
archiv 

 协奏曲的录音:1939年4月3日录的莫扎特C大调21号钢协,作品467号,由汉斯·
魏斯巴 

赫指挥Groes Leipziger交响乐团协奏,以及1936年为DG录的贝多芬降B大调第五
号钢琴 

协奏曲,Peter Raabe指挥柏林爱乐伴奏。第二张唱片则包括1945年8月和10月他
在汉堡 

Norddeutscher Rundfunk 演奏的一些钢琴独奏作品的广播录音。两张唱片的演奏
都显得 

高贵与深邃,而音质则比想象中的好。 

尽管这些近乎于实况的录音并非句句完美,但它里面一些个性化的东西却是hi-f
i化录音 

所缺乏的:线条感和整体结构感(值得一提的是,肯普夫还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
和音乐 

改编者),华丽的连奏,以及那种难以形容的称之为灵魂的东西。肯普夫的巴赫
肯定不 

符合现在所谓本真演奏(authentic performance)的标准,特别是他的大型改编
作品《 

耶酥,人类渴望的快乐》(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无疑会被归在“罪感
的快乐 

”(guilty-pleasure)一类。但其《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里所有的浪漫性的伸
缩速度 

及音色的明暗处理,却是任何一个羽管键琴演奏家都无法做到的,直接来说,它
表现出 

音乐整体的意图和更广阔的内涵。 

肯普夫对肖邦和李斯特的演绎也应受到尊重。他对肖邦(摇篮曲,作品57号;F小
调玛祖 

卡,作品第七号,第三首;C大调玛祖卡,作品57号,第二首;升C小调幻想即兴
曲,作 

品66号)的理解与阿图尔·鲁宾斯坦后期的录音一致。而肯普夫那富于思想性的
李斯特 

录音("Au lac de Wallenstadt,""Eglogue,""Au bord d'une,""II Pensero
so,"" 

Sonetto 123 del Petrarca,"和 Annees de Pelerinage 的"Gondoliera,")则
让人觉 

得这位风靡一时的红星并非肤浅的炫耀者,而更象位严肃的作曲家——不仅仅是
钢琴家 

,而且是音乐家。同样地,弗雷的第六号夜曲,作品63,给人的印象不是轻飘的
法国绒 

,而更象些更有质感的东西,但不失丝毫的高雅。 

听着这些超过半世纪以前的录音,不禁回想起约瑟夫·霍夫曼和阿图尔·施纳贝
尔的那 

个音乐学派,他们把细微的音色明暗处理与浪漫主义的旋律灵活性糅合起来。在
今天仍 

然活跃的钢琴家中,也许就只有Murray Perahia沿用这一弹奏方式。尽管不如炫
技钢琴 

家那样华丽,也不如现代学院派那样精确,但至少却是令人更为满意的。 

  

-- 

工作是容易的,赚钱是困难的... 

   爱她是容易的,持续一辈子是...自找的!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64.82.70]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