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d108(邀月)
整理人: kaiyun.lin(2001-12-22 23:34:52), 站内信件
|
读金庸 说围城 一
一、金庸老家(1)
金庸名满天下,只因他的十五部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另加《越女剑》),每一部,都有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不禁令人感叹金庸丰富多采的情感世界。
但是,金庸却说,“我自己的爱情生活不是很圆满的,也谈不上凄美,总之不是很圆满,不很理想。”他曾经对不起别人,别人也曾对不起他,总之留下了一个不完美的结局。
所以,金庸的人物,最后都是在甜蜜中带着人生的苦涩和感伤、无奈与痛苦,“逍遥”归隐。
大概,这就是,真实的金庸吧。
金庸,名查良鏞,出生在名门望族,家世显赫,只是朝代更替,逐渐的衰落而已。
看过,《书剑恩仇录》的人就知道,金庸在后记中写道:“我是浙江海宁人。……海宁在清朝时属于杭州府,是个海滨小县,只以海潮出名。近代的著名人物有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等……但海宁不出武人,即使是军事学家蒋百里,也只会讲武,不大会动武……”。据说蒋百里、徐志摩也是金庸的近亲。
海宁可谓人杰地灵,不但是中国的一个富庶之地,数百年来,更是人才辈出,而其中,又以查家最为显赫。
查家历代名人,五代南唐的工部尚书查文徽,宋代殿中侍御史查元方,明未史学家查伊璜,清代画家查士标、康熙皇帝文字侍从之臣及书法家查升、康熙年間翰林院编修及诗人查慎行、雍正皇帝礼部侍郎查嗣庭,祖父查文清,是光绪年间的进士,曾在江苏丹阳任知县。
康熙年间,更有“一门五状元,叔侄七翰林”的美誉,所以康熙皇帝曾在查家宗祠的门上,题写对联一副“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这“一门五状元,叔侄七翰林”,是指清朝年间查慎行及他的二弟查嗣瑮、三弟查嗣庭侄儿查升,三人都是翰林;堂兄查嗣韩是榜眼,查慎行大儿子查克建及堂弟查嗣珣,均是进士。叔侄七人,同朝为翰林;以至康熙传召翰林,內侍们竟不知该传哪一位而常常惹起笑话。
因为伴君和舞文弄墨,查家也引来了不少的官司。 (待续)
----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后退一步自然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