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香港龙情>>〖 原 创 长 廊 〗>>【網友文集】>>╠ 舉杯邀月 gd108 ╣>>【不咸不淡渡人生系列篇】>>【醬系列1-】>>不咸不淡渡人生 酱篇之二

主题:不咸不淡渡人生 酱篇之二
发信人: gd108(邀月)
整理人: kaiyun.lin(2001-12-21 20:09:59), 站内信件
                   不咸不淡渡人生  酱篇之二

    酱油真可以说是中国祖先对人类的贡献,除了中国周边国家也学着做一点以外,酱油不管去到什么地方,大都是中国的,这也是随着中餐的发展而走向世界的一个产品。

    我不知道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酿制酱油的,但我知道李时珍在著名《本草纲目》中有对酱油制作的记载,提出用大豆加水煮熔后加面粉发酵,再经春、夏、秋三季的日晒夜露方成为酱油。我想,现在已经不会再有哪一个厂家再会经过春、夏、秋三季才能出成品的了。

    其实,古人对酱油制造是非常之有讲究的,比如《调鼎集》中就记载:   
  酱油越陈越好,留至十年者,极佳。每坛酱油浇入麻油少许,更香。又,酱油滤出,入瓮,用瓦盆盖口,以石灰封口,日日晒之,倍胜于煎。 

  做酱油,豆多味鲜,面多味甜。北豆有力,湘豆无力。 

  酱油缸内,于中秋后入甘草汁一杯,不生花。又,日色晒足,亦不起花。未至中秋不可入。用清明柳条,止酱、醋潮湿。 

  头年腊月贮存河水,候伏日用,味鲜。或用腊月滚水。酱味不正,取米雹(米粒大冰雹)一二斗入瓮,或取冬月霜投之,即佳。 

  自六月起,至八月止,悬一粉牌,写初一至三十日。遇晴天,每日下加一圈。扣定九十日,其味始足,名“三伏秋油”。又,酱油坛,用草乌六七个,每个切作四块,排坛底四边及中心,有虫即充,永不再生。若加百倍,尤妙。 

    读历史,使我不断在想,古人能够如此认真,而今人却是应了那句一代不如一代,难怪佛门大师说,现在是天道沦丧。只要能赚钱,什么都可以做,就连酱油,也都是处处是假,用食用色素和盐巴水一兑就成了酱油,还好死不了人。更缺德的是,重庆市万州区查获万州三凯生化厂卖胱氨酸废液给酱油厂勾兑酱油。胱氨酸俗称“毛发水”,是应处理排放的废液,所含铅、砷、黄曲霉毒素、4-甲基米唑、氯丙醇等对人体有害。有关部门就地封存了三凯生化厂的16吨“毛发水”,但这个厂已卖出11.6吨“毛发水”,6家酱油厂用这些“毛发水”勾兑的酱油达61吨,其中43.5吨已经销售。这个毛发水酱油真的是令人毛发耸然。

    虽然我们的报道说,此事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可,那又如何呢?这边才查处毛发酱油,那边又惊现用工业盐勾兑酱油,这可就是致命的了。即使是面临欧盟使团的考察,自检仍然是“可能致癌物质超标 近半数酱油不合格”!!!

    所以,我们的家庭煮妇们,在买那黑呼呼的酱油时,真得打醒十二分精神,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清楚,即使是名酱油,也要分清是佐餐直接食用或供烹调再上锅的,因为前者卫生指标更好,含菌量更低。(待续)


----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后退一步自然宽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