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ollux()
整理人: sisi8597(2002-11-09 20:40:24), 站内信件
|
⑤巴罗克时期的后继
18世纪中叶,从法国兴起而后遍及欧洲的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的延续。经济力量进一步增强的资产阶级,为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阶级发 起强大的思想攻势。由于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的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变得空前活 跃。公共剧院、音乐厅广泛建立,酒馆、集市等公共场合的音乐活动频繁,乐谱 出版、乐器制造业入区繁荣。这些都为新时代新音乐的创作与演出提供了社会条 件。
18世纪20、30年代,受意大利歌剧音乐风格的影响,欧洲音乐风格逐渐从传 统的“旋律+旋律”为公式的复调音乐带来的复杂繁琐中解脱出来,向单纯自然的 “旋律+和声”为公式的主调音乐转变。1722年拉摩出版了他的革命性著作《论和 声》:“(16世纪的)古人把和声规则建立在旋律基础上,而不是从和声开始。 和声应该是第一位的。”他首倡的以自然泛音为基础的和声体系沿用至今。在德 国,泰勒曼率先取消了数字低音,简化了低音线条。他勇于创新,代表了音乐发 展的潮流,其作品也广为大众接受,成为德国最受欢迎的作曲家,当时声望远在 巴赫之上。与此同时,复调音乐受到冷落。复调传统最坚定的继承者巴赫在晚年 变得不为人所理解,其作品被评论为“浮夸和虚幻”,他的儿子也善意的称他为 “老学究”。
主调音乐的溪流逐渐形成了新风格的大河,这就是古典主义。早期古典主义 的风格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C·P·E·巴赫为代表的“情感风格”(empfind samer stil),另一派为以J·C·巴赫、博凯里尼为代表的“华丽风格”(stil gallant)。从地域上看,形成了北方的柏林乐派和南方的曼海姆乐派。前者风 格中具有德国式的阴郁凝重;后者则接近于意大利式的简洁明晰,该派奠定了古 典交响曲四乐章的结构形式。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前期,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三位大师先后以维也纳为生活、创作的中心,他们之间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共同 对欧洲音乐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后人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这个时期,现代钢 琴得到逐步完善,登上了历史舞台。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新的音乐体裁逐 渐形成,代替了组曲、赋格和大协奏曲等陈旧的形式。
歌剧这门古老的艺术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其中一些华而不实的弊病逐步显露 出来,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改革的尝试。拉摩可算是改革的先行者,而最彻底、 影响最深远的是格鲁克的歌剧改革。他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美的 伟大元则”;歌剧音乐的“真正使命”是“和诗配合,以便加强情感的表现”。 在他的歌剧中,交待剧情的宣叙调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加强了旋律性,使其具有 细致的情感表现力;他精简了戏剧结构,删去了咏叹调中华丽的炫技段,追求朴 实无华的真情表露,序曲也不再脱离剧情的孤立存在,而是预示剧情的有机部分 ;剧中的合唱、舞蹈都随剧情的需要而存在,不能任意增删。格鲁克在记谱时废 弃了数字低音,代之以具有明确的各声部现代写法。他的改革使当时腐化的歌剧 艺术为之一新,不仅影响了18、19世纪之交的歌剧舞台,包括罗西尼、瓦格纳在 内的整个19世纪欧洲歌剧都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发。
------------
如果您想阅读图文并茂的全文,欢迎光临我的巴罗克音乐圣殿:
http://baroque.yeah.net 恭候光临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2.191.1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