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古典音乐>>音乐全书>>音乐历史>>论巴罗克时期的音乐

主题:论巴罗克时期的音乐
发信人: [email protected].()
整理人: sisi8597(2002-11-09 20:40:24), 站内信件

巴罗克时期的音乐 (1600--1750)

    16世纪文艺复兴末期到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时期,欧洲由封建制度开始向资
本主义制度过渡。此间,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法国正经历路易十四的统治
;德国刚进入战后复苏期;意大利则外受侵略,内处教会控制之下,各国的政治
、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进步人士继续发扬文艺复兴
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追求真理、揭露黑暗、歌颂美好的理想,资产阶级民族意
识和观念开始形成,出现了培根、笛卡尔、斯宾诺莎、伽里略和牛顿等伟大的思
想家和科学家;出现了莎士比亚、莫里哀、蒙特维尔弟、巴赫和亨德尔等伟大文
学家和音乐家。

巴罗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巴罗克一词源于葡萄牙文“Baroque”,原指珍珠光怪奇异的外形。始用于对
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作品风格的表述,后泛指17至18世纪德国和奥地利盛行的,
华丽而辉煌、融雕刻与绘画为一体的建筑风格。巴罗克一词在18世纪引入音乐评
论,借用来描述这一时期与之相比拟的欧洲音乐文化风格,含退化和堕落的贬义
。19世纪后被艺术史学家以一种艺术潮流予以肯定,一般指1600~1750年由巴赫
和亨德尔发展起来的音乐,即音乐史上的巴罗克时期。巴罗克艺术气度高贵、情
调感人,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丰富、更具戏剧性。巴罗克音乐有如下特点:
    1、中世纪教会调式体系解体,大、小调式取而代之,以新和声功能观念形成
的数字低音广泛应用,亦称数字低音时代;
    2、二部结构原则上的音乐发展及织体运动浑然一体,开拓了对位法;
    3、音乐旋律连续展开富于流动性,节奏稳定贯穿乐曲始终,力度以整体为单
位出现强弱、刚柔变化的对比;
    4、欧洲音乐的许多重要体裁初步形成,如歌剧、组曲、奏鸣曲、协奏曲、清
唱剧、康塔塔(大型声乐套曲)已具备经典形式。
    16世纪末的意大利,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音乐家和诗人成立了《佛罗伦
萨伙伴》艺术小组,并以复兴古希腊戏剧精神的歌剧《达佛涅》、《欧里狄克》
在佛罗伦萨引起轰动。《达佛涅》、《欧里狄克》是现存最早的两部意大利式歌
剧,由佩里等创作。两部歌剧都使用了朗诵调、数字低音和小型乐队间奏,并以
独唱与合唱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至17世纪,威尼斯的蒙特威尔弟开始致力于歌剧
戏剧性表现手法的探索,他的歌剧《奥尔甫斯》以极富表现力的声乐和大型乐队
而初具交响化,使歌剧艺术渐趋于完美。作为大型综合性艺术的歌剧,真实地、
生动地、戏剧性地表达了人的感情。当时,意大利式歌剧在欧洲占有显要的地位
,并推动了清唱剧的发展。
    清唱剧(Oratorio)亦称“神剧”“圣剧”,起源于16世纪罗马,包括独唱
、重唱、合唱和管弦乐,是一种用于舞台演出的多乐章大型宗教性声乐套曲。亨
德尔以英雄气概的《圣经》题材创作的清唱剧,将这一体裁引向了历史的高峰。

    管弦乐的独立与发展,是巴罗克音乐艺术的另一特色。这一时期的器乐组合
形式多样,新型的器乐曲和合奏曲体裁被逐渐固定下来,而且其风格也已逐步形
成、并不断发展。其中又以科雷利、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的奏鸣曲、大协奏
曲最具代表性,而运用音乐概括哲理和刻划心理,则是巴赫的伟大创造。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华东站 sh.netease.com.[FROM: 202.116.31.20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