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古典音乐>>爱乐知识>>古典入门>>关于音乐中的鼓掌问题

主题:关于音乐中的鼓掌问题
发信人: tom_violin()
整理人: sisi8597(2002-11-09 20:51:52), 站内信件
⑿湃? string (安慰天使之多管?, 信区: Music 
标 题: 音乐中的鼓掌问题 
发信站: 逸仙时空 Yat-sen Channel (Wed Mar 31 20:20:42 1999), 站内信件 


听音乐会的时候经常会有鼓掌与否的困惑(对我这中不太懂行的人来说) 
刚好辛丰年的<乐迷闲话>中有: 

1868年都柏林上演苇箔的歌剧《奥伯龙》。女歌手唱罢 
一曲,观众大鼓掌,15分钟还不停,直到她答应加唱一 
首《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才安静下来。但乐队没准备 
这份谱子,仓促之间只好再去搬一台钢琴来伴奏。“奥 
伯龙”和下一场才该出场的四个“恶魔”也参加了搬运。 
唱完这首民歌,才继续演下去。 
1831年,帕各泥泥同一个叫波拉安的歌手合开一场音乐 
会。狂热的听众不但大来其“安可”,还硬要他们站到 
钢琴上去唱奏,好让大家都看个清楚。 
18、19世纪时,演出歌剧,不光有为某歌手叫好的,还 
有专对乐队中某些演奏手叫好。例如:“真棒,中提琴!” 
之类。伯辽之年轻时还见过有人为某个低音声部乃至双 
簧管乐句中一个吹奏得漂亮的音符叫好。 
那种经久不息的鼓掌,19世纪时有人称之为“永久性鼓 
掌”。据说《邀舞》一曲演奏时,很少会不出现“永久 
性鼓掌”的,不论是钢琴曲还是改编的乐队曲。 
听赏大型乐曲,在乐章之间鼓掌,如今已不时兴。但在 
演奏协奏曲时,仍有这样做的,尤其是弦乐器的协奏曲。 
借此机会,独奏者正好调调弦。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演 
奏,特别是有那些强奏的和弦与拨奏,难免不走弦。 
音乐家总是把鼓掌看做可厌的干扰。但在有个时期,即 
使音乐正在进行之中,也可以鼓掌。22岁的莫扎特从巴 
黎寄回去的家信中,讲到他在那儿初演《巴黎交响曲》 
的盛况:“我以8小节的小提琴组单独演奏开始,从弱 
奏陡然变成强奏。不出所料,听众在‘P’时肃然无声, 
一到‘F’便掌声如雷。” 

。。。。。。 

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是独奏者卖弄技巧的好机会。如 
果奏得精彩,往往也就引起鼓掌。 
但是门德而松不愿受干扰,采取了预防措施。他写了一 
部两架钢琴的二重协奏曲。先同钢琴家莫希来士在克来 
门提钢琴厂里搞了一次预演。试奏之后,大家主张加上 
华彩乐段。他们便合作起来。首先商量,如何使华彩后 
的独奏不受干扰,办法是再加一段乐队全奏。门德而松 
估计鼓掌可能长十分钟。莫希来士打了个对折。于是两 
人按此估计加工了这部协奏曲。此事见门德而松的书信 
中,并不是他人无中生有。 

--
E-mail:[email protected]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56.9]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