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orkson()
整理人: sisi8597(2003-04-07 04:48:18), 站内信件
|
[指挥台上的风云] 邓许泰特 Klaus Tennstedt (德) B y DECCA
Klaus Tennstedt, 1926~1998, Germany
中译: 邓许泰特
曾出版其唱片之公司: EMI
生前最重要任职: 伦敦爱乐音乐总监
邓许泰特, 在乐坛上给人的印象一向是: 诚恳、温文、细致、用心, 在他几十 年的指挥
生涯中, 他的踏实与稳健的音乐风格给予无数爱乐者深刻的印象。在多年的癌 症病痛后
撒手西归或许对他而言也算是另一种解脱吧!
邓许泰特原籍东德, 而他一向反当局的立场, 一直到东德政府解除他出国演出 禁令后
才得以在国际性音乐场合中出现, 在此之前他在国际乐坛中就已经有一定的声 誉了。
他和那些个人风格浓厚, 且以权威方式诠释德奥浪漫作品的德国指挥大师不同 。他的
外型和言行举止常被拿来与萧提相提并论: 两个人都是高个儿, 对乐团也都很 敬重。
他推崇伦敦爱乐是个「浪漫的乐团」。有个乐团认为他兼具两位前任音乐总监 : 海汀克
与萧提的优点。海汀克对乐曲旋律的重视超过乐句分析, 萧提则是重视乐曲的 生命力。
邓许泰特相信一个指挥家具有乐团团员的经验是很重要的, 因为「只有在你自 己知道
如何去产生某种音色时, 才能去指挥他人达到它」。他认为演奏乐曲必须在情 感的表达
和理性的控制之间保持平衡。一些乐评家注意到: 这种敏锐、细致的平衡是邓 许泰特
音乐中最主要的精神, 让人留下不平凡的印象。
这个理念在他录制马勒的作品中更可明显看出。邓许泰特很晚才开始指挥马勒 , 他说:
「当你决定要指挥马勒时, 最好先别急著尝试, 因为你太年轻了, 需多点人生 经验。
马勒把他的生活、人生经验与痛苦融入作品当中。所以, 如果你想把马勒指 挥好,
就得靠人生经验来帮忙。所有人性的要素都可以在马勒的作品中找到, 如: 愤怒、
爱、快乐、悲伤....等。」
邓许泰特曾与伦敦爱乐、柏林爱乐合作录音, 其中的佳作是和伦敦爱乐合作灌 录的
马勒交响曲。他曾提到, 马勒第六是他目前最锺爱的录音; 在诠释布拉姆斯作 品方面,
他认为交响曲内抒情与沈重之间的冲突必须找到个平衡点。也许是因为缺少耀 眼动人的
明星气质, 他的其馀德奥曲目几乎都被马勒交响曲全集的录音给盖过去, 事实 上他的
音乐意念明晰, 说服力极佳, 未能留下重量级的德奥交响曲录音实在有点可惜 。
也或许如此, 在许多乐迷的心目中, 邓许泰特是个「后期浪漫派指挥家」。
邓许泰特也是个很好的伴奏合作对象, 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和他合作愉快, 像郑 京和、
誓 迪两个气质与脾气都完全不一样的人, 邓许泰特就是有办法跟他们配合, 演绎出
两种风格与意念几乎南辕北辙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 这其实是高手级的表现 , 在为
独奏家优异表现喝采之际, 有多少人会想到幕后功臣邓许泰特呢??
邓许泰特已逝, 我们不敢言其接班人应为谁谁云云, 邓许泰特所留下来的典范 与演出,
将透过CD, 一次次在乐迷心中、回忆中缭绕, 并占有一席之地。他的终生成就 不容我们
忽视。
参考书目
John Holmes: Conductors, 杨忠衡、张强音译, 普洛文化出版
--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01.2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