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古典音乐>>超级评论>>指挥>>伯恩斯坦

主题:伯恩斯坦
发信人: yorkson()
整理人: sisi8597(2003-04-07 04:43:49), 站内信件

  
   [指挥台上的风云] 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美)                  B
y DECCA 
  
  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 America 
  中译: 伯恩斯坦 
  曾出版其唱片的公司: DGG, SONY, Decca 
  生平最重要任职: 纽约爱乐音乐总监、维也纳爱乐客席指挥 
  
  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以前难得有国际级的指挥。在伯恩斯坦之前, 美国的大指挥
都来自 
  欧陆, 比方像托斯卡尼尼、奥曼第与华尔特、马勒等。伯恩斯坦这位天王级指
挥可以 
  说是弥补了美国人的遗憾; 不但如此, 他的终生成就更可名列二十世纪中最重
要的 
  前五名指挥家。他在世时和另一位超级天王卡拉扬可说是王不见王, 乐坛上也
只有 
  伯恩斯坦可以溶解卡拉扬那种不怒而威的帝王形象。他出书、上电视、制作儿
童音乐 
  节目, 在在赢得了难以数计的赞赏与荣耀。更难能可贵的是, 他也是位优秀作
曲家, 
  他的『西城故事』、『憨第德』等等都是相当杰出的作品。 
  
  伯恩斯坦可以说是超级浪漫的动作派, 鲜的是启蒙他指挥的老师莱纳偏偏最恨
指挥家 
  在台上「跳舞」。因为他酷爱现场录音, 以致他在DG的录音, 耳尖的乐迷可以
细数 
  伯佬跺脚的次数。小克莱巴的动作是浑然天成, 他老兄偏偏是苦心雕琢, 连面
部表情 
  都极为「入戏」, 而且据说排练与上台没啥差别。 
  
  他在1943年临时代替生病的华尔特上台, 指挥了三个难曲中的难曲而大获成功
, 就在 
  乐坛上崭露头角 (当时的曲目有『唐吉诃德』、舒曼『曼富雷』序曲与华格纳
的 
  『名歌手』序曲)。 当时他就已经有不少作品面世, 包括第一号交响曲『耶利
米』、 
  芭蕾舞剧『自由想像』、音乐剧『夜生活』等等。在频频担任纽爱的客席后, 
他终于 
  在1959年升任为音乐总监, 成为土生土长美国人中, 第一位获得指挥国际级乐
团殊荣的 
  指挥家。 
  
  他在纽爱的功绩到底「伟大」到啥程度呢??纽爱一向以难以驾驭闻名, 有「狂
马」的 
  名号, 偏偏伯佬似乎很懂驯马术, 纽爱这匹在舞台上狂舞的野马, 到这位在指
挥台上 
  狂飙的伯恩斯坦手中, 真的服贴下来, 发酵出难能可贵十二年, 号称纽爱的黄
金岁月。 
  十二年后伯佬辞职, 纽爱的水准下滑, 历任梅塔、布列兹都无法有所作为, 直
到现任的 
  马索上任后才有所改观, 足见伯佬厉害的程度。 
  
  他后来转至欧洲发展, 希望多花点时间作曲, 不过显然事与愿违。他在欧洲最
重要的 
  功绩是与维也纳爱乐保持长久良好的关系。维也纳爱乐个个技艺高超, 团员音
乐素养 
  功绩是与维也纳爱乐保持长久良好的关系。维也纳爱乐个个技艺高超, 团员音
乐素养sic 
  普遍一流, 对于指挥他们可是精挑细选, 看不上眼的指挥他们可是会扯后腿。
在这种 
  情况下能和乐团保持良好关系已属不易, 更别说是要教给他们东西了。当伯恩
斯坦 
  第一次与这个天王乐团合作排练时, 一曲奏毕, 团员和他都心知肚明, 「我们
的关系 
  将是长久且甜美的」。伯恩斯坦是极少数可以再给这个超级乐团东西的指挥, 
因此 
  维也纳爱乐颁给伯恩斯坦「荣誉副同志」的殊荣。 
  
  当年自纽爱退休并转往欧洲发展时, 他认为交响乐团正面临著危机: 从莫札特
到马勒 
  是交响乐团不断进化提升的全盛时期, 当时交响乐团泉源旺盛, 但现在可是诣
诣清水, 
  源头不继, 优秀作品奇缺。他相信给当代音乐的管弦乐曲目加砖添瓦, 是自己
这个 
  作曲家可以有所作为的。同时他还深感当代音乐作品中, 人们找不到生活中的
音乐 
  洪流。 
  
  伯恩斯坦的一些音乐喜剧和芭蕾音乐作品一上演就一炮而红。『西城故事』之
所以 
  别具意义, 就在于它把百老汇音乐剧带进音乐厅圣殿, 他的严肃作品相形之下
未免 
  黯然失色。其中有一部份原因是其中的宗教因素。尽管他本人没有太强烈的宗
教立场, 
  但是作品的情感本质却是偏向犹太教, 且痕迹十分明显。他一共写作了三首交
响曲 
  『耶利米』、『焦虑的年代』与『凯迪希』, 一首弥撒曲以及『齐切斯特诗篇
』。 
  他常说, 作曲对他来说没有问题, 乐思来时一如黄河决堤, 但是弃之者至少十
倍于 
  保存者。 
  
  他的最主要事业还是指挥。曲目范围广大, 上自巴洛克, 下至梅湘, 各家都有
涉猎, 
  不过严格说来他适合诠释浪漫派作品。话虽是这么说, 但是他的海顿交响曲却
有著 
  极高的评价。他的浪漫天性导致在诠释莫札特、贝多芬、舒曼、舒伯特与布拉
姆斯时 
  碰到不少风格方面的问题, 但是他的『英雄』、舒曼第二号交响曲可说是他相
当优异的 
  演出。马勒大概是他最能认同的作曲家, 因为马勒也指挥。伯恩斯坦指挥的马
勒九首 
  交响曲可说是乐坛的奇葩, 整部录音具有强烈的精神力, 压迫得令人喘不过气
来。 
  
  伯恩斯坦后期音乐渐趋极端, 结构越来越不平衡, 尤其是在终乐章时表现的特
别明显。 
  例如艾尔加『谜语变奏曲』第九变奏: 三分多钟搞成六分多钟; 布拉姆斯第四
号第四 
  乐章: 八分多钟被他拉大到十一分钟; 最夸张的当属柴可夫斯基第六号第四乐
章, 
  十分钟的慢版被他玩成十七分钟。他这种诠释法很明显的只顾及到自己的情感
见解, 
  完全置结构于不顾, 受到许多指挥同行「谴责」, 说他是「自我沈溺」, 但是
在乐坛上 
  却是独具一格。至少我们无法否认他对于德奥曲目的深邃见解, 我们无法说对
错与否, 
  只能说喜不喜欢罢了。 
  
  他的歌剧指挥也是一绝, 在已经录音的歌剧中包括『费黛里奥』、『法斯塔夫
』、 
  『玫瑰骑士』、『卡门』等等, 最具纪念意义的应属他唯一一次与巴伐利亚歌
剧院 
  合作的『崔斯坦与依索德』; 当然他也录制了自己的作品, 就像布列顿一样。
 
  他得天独厚, 年轻时在SONY的录音到了DG几乎是全部重新来过一遍, 而且悉数
改采 
  现场录音。他非常明白自己的魅力所在, 一旦离开现场他就没有情感的倾诉对
象, 
  也许就根本无法指挥了。他的唱片录制数量与销售量应可名列唱片排行前五名
, 而且 
  质量均优, 相当难得。 
  
  伯恩斯坦可以说是美国音乐史上永远难忘的一个名字, 他多才多艺, 博学多闻
, 其天份 
恩斯坦可以说是美国音乐史上永远难忘的一个名字, 他多才多艺, 博学多闻, 其
天份 
  与禀赋应受到最高的赞扬--我个人认为他比卡拉扬还伟大。 
  
  参考书目 
  1.John Holmes: Conductors,杨忠衡、张强音译, 普洛文化出版 
  2.王立德: 指挥谈指挥, 世界文物出版 
 

--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01.25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