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d108(邀月)
整理人: kaiyun.lin(2001-12-19 20:04:24), 站内信件
|
不咸不淡渡人生 酱篇之一
开门七件事,后三件,绝对可以说是消闲之物,是人们填饱肚子之后,想到了讲究口味,渴望从嘴唇舌头到内心的一个舒适的美食之梦。
狭义的酱,仅仅是指酱油,广义的酱,就包括了千奇百怪五顔六色的中西酱料了。
酱油虽小却可做大文章,有人仅就如何摆放酱油写下洋洋万言,经过一番论证,得出结论,酱油必须按照常人的身高,摆在他们视线平行、唾手可得的地方,具体而言,就是摆在顾客的腰际线和水平线之间,即1.1米到1.8米之间。
酱油看似微不足道,不少人却因为它赚了大钱,成为了街知巷闻的大企业,这就是香港李锦记了;也更由于一瓶小小的酱油,引致两国,乃至全球性的一场大争论,使到中国要派出使团出访,而欧盟也要派出使团到中国考察,这就是发生在2000年3月波及全球的“酱油风波”,中国酱油企业可谓劫后余生,而将2000年的中国外交称为酱油年我想一点也不过份。
原来酱油的生产分为酿造和配制两类,问题就出在配制酱油上,它加入了一种叫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物质,该调味液广泛用于配制酱油及腌制品中的酱料、蚝油等的生产过程中,而它偏偏含有致癌物质三氯丙醇。世界大战便由这三氯丙醇引发。
英国食品标准局(FSA)和欧盟多次发布中国酱油抽样中发现三氯丙醇超标,从而等于封杀了中国酱油企业和西方的中餐馆,你说中国能不急吗?
而大战后的结论却是十分戏剧性的,一是所抽样为假货或过期货;二是出口的酱油大多是酿造的,所以没有三氯丙醇。
于是中国修改了国标,规定卖出的酱油必须注明是酿造的或者是配制的,这也就告诉了百姓,今后买酱油,必须先看一看瓶签,如果注明是酿造的,放心买吧。
其实酿造,是指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液体调味品;而配制,是指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不管酿造还是配制,只要符合国标,就是合格安全的,都可以食用。 (待续)
----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后退一步自然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