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anhan1(笑流)
整理人: danhan(2001-12-18 23:01:02), 站内信件
|
1.1.18 莫斯科的月光
在莫斯科′97世界集邮展览会上,厦门大学集邮研究会陈慰星同学送展的《新中国普通邮票》荣获大银奖。该邮集载誉而归时,我有缘观赏了来自俄罗斯的奖牌、奖状及两册印刷物,领略一下“莫斯科的月亮”那皎洁的银光……
奖状外框的装饰画烫银镀金,一派俄罗斯宫廷古典的艺术风格;内框为纯蓝线,有力地烘托起装饰画端的飞鹰与海豚。中心英俄对照的文字呈黑色美术体,冷峻而醒目;下沿有组委会主席龙飞凤舞的亲笔签名。这一纸道林,分量不轻!
富丽的印刷物大小各一:大者为大开本杂志型,洋洋百余面汇聚了展览的简介、组委会评委们的合照及参展国的国旗方图等等;其后则逐一罗列出浩浩荡荡的参展阵容。小开本的印刷物与大开本的封面相同,看上去形同“父子”,其名为《评审团的报告》,内容光为获奖邮集的排行榜,按大金、金、大镀金、镀金、大银、银、镀银、铜等八个奖级依次排列,比体育竞技中的金牌银牌铜牌要来得壮观,一时间仿佛是梁山泊忠义堂一百零八条好汉排座次似地。我仔细寻觅的是“China”,结果发现“中国”出现五次,包括两枚“镀金奖”。
令我津津乐道的当然是那枚置于黑匣子中的奖牌。仔细一瞧,它活似一枚大铜板,拿起来掂量掂量,沉甸甸地几乎覆盖了整个掌心。浑圆的奖牌泛出古铜色的光泽,牌心镶嵌着一把银晃晃的小号,这大概就是希腊神话中的信使之神——赫尔墨斯的随身乐器,已成为欧洲多国邮递和象征。据悉,奖牌就是以突出的镶嵌物的色泽与质地的不同,来体现奖级的差别;而“大铜板”则似一层不变的“奖台”!
奖牌的背面也浇铸得极为考究,浮雕般地涌现出莫斯科的两幢标志性的建筑:尖尖高耸的是十分眼熟的克里姆林宫,浑圆亦不乏雄伟的则为华西里大教堂。两楼间的空档处有一头北极熊正兴致勃勃地踱步而来。这位憨态十足的吉祥物肩背信包,手摇信件,仰头间呼之欲出的准是“信来罗——”的美好召唤!一时间,我脑海里沉淀的俄罗斯油画与俄罗斯童话竞相浮起,在颤动的波光里进行着多彩的叠现。
1997年“莫斯科的月亮”那如水的月华洒遍大地,然后又悄然逝去,把美丽与圆满镶入亿万观众的心底。邮迷们开始期待着下一次——1999年北京世界邮展,期待着新一轮“北京的月亮”……〖JY〗1997.12
---- 集藏版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如果你想集邮,请看集邮入门
如果你准备参展,就要熟悉FIP规则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