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幽冥夜谈>>鬼谷探幽>>招魂引鬼>>中國占星基礎課程>>中國占星基礎課程1

主题:中國占星基礎課程1
发信人: kira_zms(安鶴兒)
整理人: neptunefish(2001-12-18 01:23:19), 站内信件
第一課——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首先以其奇特的形状引起古人的注意。它 的斗柄在一夜中明显地改变着方向和位置,这一点也非 常引人注意。中国古代天球坐标系统中的“拱极星特徵” 非常重要,而北斗七星正是北天拱极星(环近北极,因而 在夜间能够看到它们始终在地平线之上绕北极旋转的 星)中最突出的星官。因此古人对北斗七星赋予特别众 多的星占学意义,由此还产生了许多离奇古怪的传说和 迷信。
 
北斗七星各有专名。依次为: 
天枢,又简称为枢 
天璇,又简称为璇 
天玑,又简称为玑 
天权,又简称为权 
玉衡,又简称为衡 
开阳 
摇光 

古书上经常出现的一些话头,比如“璇玑玉衡”、“权 衡”等,都可以与北斗七星之名产生联系和联想。 在《史记·天官书》中,对于北斗七星已有专门论述: 


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斗为帝车(北斗是天帝之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 (向)。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 系于斗。 “旋、现、玉衡,以齐七政”这两句话的真实含义,是千 百年来学者们争论不休的疑案,这里可以置之不论。至 于“斗为帝车”的说法,如果从古代恒星观测的角度而言, 很可能只是星占学家因北斗七星与众恒星相对固定的位 置,以及它们共同围绕天极旋转的天象,而发生的联想。 将 北斗七星与‘健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请纪’相联系, 则确实有着相当的数理内容,与古代历法关系密切。 古代艺术家则将“斗为帝车”形像化。在汉代武梁词 后石室第四石上,刻有“北斗星君图”,图中北斗七星的前 四星组成车舆,星君头戴斜顶高冠坐于车内;后三星则组 成车辕。车无轮,由云气浮托而行。图中还有各种神仙 怪兽,气氛十分神秘。图有上角有一小仙人,手持小星一 颗,位于北斗第六星开阳之旁。这一细节是有确切的天 文观测作依据的:开阳之旁确有一小星,古人称之为 ‘辅’。 

关于北斗七星,还有种种附会之说,比如关于七星各 自所“主”的事物,见《晋书·天文志上): 

天枢:天、天、秦 
天漩:地、地、楚 
天玑:人、火、梁 
天权:时、水、吴 
玉衡:音、土、燕 
开阳:律、木、赵 
摇光:星、金、齐 
最右一列也可以看作一种分野之说。(晋书·天文志上》又引“石氏”说 
天枢:正星,主阳德,天子之象也。 
天漩:法星,主明刑,女主之位也。 
天玑:令星,主中祸。 
天权:伐星,主天理,伐无道。 
玉衡:杀星,主中央,助四旁,杀有罪。 
开阳:危星,主天仓五谷。 
摇光:都星,亦曰应星,主兵。 
这些说法的来源可能很早。至于开阳旁边的那颗小 星“辅”,也有说法:“辅星傅乎开阳,所以佐斗成功,丞相 之象也” 


说完了北斗七星的基本,也许很多朋友会说,没什么特别的呀 干吗要专门写一篇呢? 

现在就让我们来讲一下北斗七星的奇特之处。 

一切就从一个史书上记载的故事谈起。 
这个故事发生在唐代,在《明皇杂录补遗》和《唐中 岳嵩阳寺一行传》(宋高僧传》卷五)中都有详细记载, 梗概如下: 唐代僧一行年幼时家境贫寒,常得到邻居王姥的帮 助。后来一行得到唐玄宗的尊崇礼遇,言听计从。有一 次王姥之子犯了杀人罪,王姥求一行在玄宗面前去讲情, 救儿子一条命,一行表示:“姥要金帛,当十倍酬也;君上 持法,难以情求。”王姥大骂一行忘恩负义而去。王姥去 后,一行命人在浑天寺中收拾一间空屋,屋中央放一大 □,又令心腹家奴二人,携布袋到某处废园去等候── “当有物入来,其数七者,可尽掩之。”结果二人捉到七头 猪。一行将猪放入瓮中,封好后,用红笔题梵文数十字于 其上。第二天,一行被唐玄宗紧急传唤人宫,告以“太史 奏:昨夜北斗不见”,问有何饷救之法?一行建议玄宗大 赦天下,玄宗立即采纳了(这样王姥之子也就因大赦而保 住了性命)。从次日起,太史奏称:北斗每夜恢复一星,至 第七夜全部重新出现。 这故事初看起来荒诞不经之至。一行为报私恩而愚 弄天子,以国家大事为儿戏,已是大谬情理,姑且置之不 论。 单间北斗七星何以会是七头猪? 一行又为何竟能将它们擒纵自如? 这都与佛教密宗有关。当时密宗传入中土不久,这一教派机重星占攘祈之术(现今佛藏中保存的涉及星占学的经品, 绝大部份都属密宗系统),而一行本人就是当时密宗的高僧, 同时又是唐代最著名的星占学家。象一行这种著名的传奇性人物, 往往是各种神奇传说附会的对象, 
况且他与密宗和易占学又都有极大渊源.更显得两相吻合。 在上面的故事中,一行用梵文在大瓮封盖上写字,这 明显是使用符咒──而使用符咒正是密宗的显著特徵之一。 密宗又有“七头猪拉着女神摩利支天的车舆”的传说 故事和绘画。这些猪后来成为“猪八戒”的原型,比如在 元朝末年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前生就 是“摩利支天御车将军”。 一行何以能将神圣的北斗七星玩弄于股掌之上? 答案仍要到密宗那里去寻找。在密宗的经典中,北斗七星 是重要的攘祈对象,比如《北斗七星获摩秘要仪轨》(《大 正新修大藏经》1306号)上说: 谓北斗七星者,日、月、五星之精也。囊括七曜 照临八方,上曜于大神,下直于人间,以司善恶而分 祸福。群星所朝宗,万灵所俯仰。若人有能礼拜供 养,长寿福贵;不信敬者,运命不久。 一行既为密宗高僧,自然是精于此“北斗七星护摩 法”的──他自己也写了《北斗七星护摩法》一卷,至今仍 保存在佛藏中《大正新修大藏经》1310号)。这种攘祈 北斗去祸求福之术在唐代及稍后时期甚为流行,比如 敦煌卷子中有后唐同光二年(公元九二四年)历书(斯坦 因编号2404)中一段说: 
谨案《仙经》云:若有人每夜志礼北斗者,长命 消灾,大吉。 接著绘图一幅,上部横互北斗七星,中有冠带持窃神 人,身侧后有大小童侍立,前面有一人作跪拜祈祷状。下面 有文字云: 葛仙公礼北斗法:昔仙公志心每夜项利北斗,延 年益算。郑君礼斗官长敬,不注刀刃所伤。 “葛仙公”即葛洪,东晋时人,是道教中的著名人物,同时 也是许多神奇传说附会依托的靶子。由此可见礼拜北斗 之术与中国道教也大有渊源。 前面曾说到在元杂剧《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前生是 “摩利支天御车将军”。但是后来到了长篇小说(西游记》 中,猪八戒的前生变成了“天篷元帅”──一天篷被认为正 「是道教中的北斗七星。元代由于统治者的崇信,密宗教 义及仪轨以喇嘛教之名广泛流行于中土;到明代,明世宗 大力崇教,而喇嘛教势力则随着蒙古人北撤而退出中原。 猪八戒的前生身分也因此由“摩利支天御车将军”变成 道教的天篷元帅,正是宗教背景转换的反映。但变来变 去,北斗七星与猪的关系,仍从唐代一行的故事那里一脉 相承。此后道教与北斗礼拜攘祈之术一直关系密切,北斗 七星又加上辅粥两星而成为九星,成为中国星占和占卜的重要 特征。现存的道经就有《北斗七星隐讳薛经》、《九星真经注解》等经。



----
偶然預見 請不要追究 我是誰
因為不管幾世的輪回 我始終記得愛你的感覺
天上人間 請不要離別 路太遠
那許許多多的容顔 我回首前塵 只要見你一面
我不知道 如何不折翼的起飛
明明知道失去平衡點 就會危險 流淚
就算再不能回 我還是會 無所謂

隔著樓臺 等待月圓
所有的玫瑰 都有一個多情的心願
悄悄跟隨 芬芳的來源

一年或是一天 我的心 只為你跳躍

當菸上的字都成灰 化作你胸口的最後一縷煙
我可以不必言語 對你的思念


      男孩,我是真的愛你,你……知道嗎?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