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佛教>>佛教入门>>心经略说 (5)

主题:心经略说 (5)
发信人: sclljf()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3 22:45:04), 站内信件
五、《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这是先师夏莲老讲《心经》时的一句宝贵开示,现在引用作为本文结语,正
是画龙点晴。修行无论那一宗,都必须以般若为导引,才能直趋觉岸。般若有三:
(一)实相是体,(二)文字是相,(三)观照是用。从文字起观照,从观照入
实相。可见从闻法到证果之间,所依的只是般若的照用。这个照用不是局限于道
场佛堂之内,而是根据自身领会,贯彻到一切日用(办公、管家、待人接物、饮
食起居、,运动游戏等等)当中,使人们记得、认识、了悟五蕴皆空,诸法空相,
而自然离开挂碍恐怖,颠倒梦想,自然渐入大觉之路。道理不再多说,只举一个
有趣的事例,一小则日本的故事,可以做为参考,结束今天谈话,也就说明我们
只要有智慧在心中,就可以免除很多烦恼。

    日本有个一休和尚,很小就很聪明。在他八、九岁时,一天他的师父出去了。
他就在玩,跑到方丈室,看见师兄在那儿哭,师兄比他大几岁,哭得很伤心,他
说:「我们是学禅的人应无所怕,不应该哭,你哭什么呢?师兄说:「你不知道,
我这儿不得了了,师父就是这个盒子最宝重,从来不许我看、不许我动,不知什
么东西?我就想看,想动;今天师父出去了,我就把这个盒子偷偷打开来看,是
件瓷器,我不小心给摔了,师父回来我怎么办呢?我今天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
哭了。」一休说:「你不要哭了,说是我摔的。」师兄说:「那我对不起你,你
要受责打怎么辨呢?」两个都是小孩,最后商定,今天师兄应得的馒头给一休吃,
让一休承认瓷器是他摔的,他拿著一包碎瓷走了。师父回来了,问一休:「在干
什么?又在玩?」答:「没有,我在参禅呢!我参究问题,我在用功。」师父问:
「你参什么?」一休说:「我参一切都无常啊!究竟有没有一个人能够不死呢?
如果能够,有什么办法可以达到呢?」师父笑了说:「咳,糊涂啊!没有,都是
无常,没有例外,哪有一个人老活,没有的事情。」一休又问:「噢,是这样。
人是这样,东西呢?」师父说:「东西也不能常存,法是一样的,都是无常,没
有一样东西常有的。一休又问:「是这样,咱们最心爱最喜欢的东西要坏了呢?
」师父说:「那也没办法,一切都是不能常存的,时节因缘到了它就要坏,那有
什么办法。」一休交出一个布包说:「师父,这儿就有一个时节因缘到了,坏了
的东西。……」师父看了也就一笑了之,没话可说。所以我们心中如果有智慧,
碰到忍耐不住或舍不得的事情,也就很平静。从这小事,我们可以体会观照般若
的妙用。我们在生活中,根据这些道理对待一切事物,那么我们就会比凡夫,比
其他不学佛的人减轻很多烦恼苦痛。如果在烦恼苦痛中,这位日僧可能大发脾气,
打这孩子一顿,这便是恼害众生;由于一休提醒了一切无常,这样一来,老和尚
就只好一笑了。这很自然,这就是观照的作用。

    我们谈到很深的般若之心,因为六百部的般若经可以浓缩为一部《金刚经》
五千字;五千字的《金刚经》可以浓缩为一部《心经》二百六十字。所以这一部
《心经》就代表了六百卷的般若,是如来一代时教的精华,摄无不尽。

    先师夏莲老继续发挥说:一部《心经》可再浓缩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
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几句可再浓缩成「观自在菩萨」
五个字;再浓缩就只是一个「照」字。六百卷大般若经全入一个「照」字,是多
字入一字,是一多相即。一个「照」字开展为六百卷大经,正是「破微尘出大千
经卷」,大千经卷中每一字又含无量经卷,是重重无尽。所以般若功德不可说、
不可说。普愿有情般若为导,净土为归,「南无阿弥陀佛」。先师又说:「这句
佛号即是真般若,这是最秘的核心」。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