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opjie()
整理人: sewen163(2001-12-17 13:09:58), 站内信件
|
VTECHKEN所说“漂移”实际上是当汽车轮胎所具有的附着力不足以克服环形行驶(即转弯状态)中汽车继续增大的横向加速度和前后加速度时所产生的侧滑现象。汽车发生侧滑和飞机失速并旋转的情况相仿,在汽车加速度降下来之前驾驶人员不能对车辆有效操纵。汽车过弯时车手若对侧滑控制不好,极易出事;若利用得当,则是超越对手的良机。。
侧滑现象分两种,前轮侧滑为“漂出”(Drift Out),后轮侧滑为“旋出”(Spin Out):
1, Spin Out在三种情况下发生:a,汽车急转向;b,后轮急车速;c,后轮急制动。后轮侧滑时,环形半径急速减小,汽车向内侧转进,显示强过度转向特性。如加速度继续增大,离心力同时增大,很快导致汽车打转,车轮离地而翻车。
2, Drift Out发生于前轮驱动的汽车,或在前轮制动时。此时显示不足转向特性。
影响侧滑的因素:
1,车速 横向速度大致达于一定值后,便将打转;
2,转向特性的影响 中性转向汽车后轮悬架装置的侧摆刚性极高,横向加速度为0.3g时才侧滑。而不足转向和过度转向汽车均易于侧滑。
3,差速器锁止装置的影响 采用差速器锁止装置后(多具有强不足转向的特性),差动作用减小,内外侧车轮驱动力发生差异,车辆较难以打转。故竞赛用车辆多装备此装置的原因。
4,路面磨擦系数的影响 在磨擦系数越低的路面,越易引起打转现象。
5,驱动轮位置的影响 前驱车易漂出,后驱车易打转。
6,加速和减速的影响 向车轮作用驱动力或制动力易引起侧滑。作用在前轮上,作用在前轮上,漂出;作用在后轮上,打转。
小结一下,练“漂移”,一要了解你的座驾的转向特性,二要选择合适的路面,三要敏于对油门和刹车的控制。
“漂移”刺激过瘾,却也危险,须以优异的驾驶技术为基础,胆大而心细。慎之,慎之!
也谈“漂移”
VTECHKEN所说“漂移”实际上是当汽车轮胎所具有的附着力不足以克服环形行驶(即转弯状态)中汽车继续增大的横向加速度和前后加速度时所产生的侧滑现象。汽车发生侧滑和飞机失速并旋转的情况相仿,在汽车加速度降下来之前驾驶人员不能对车辆有效操纵。汽车过弯时车手若对侧滑控制不好,极易出事;若利用得当,则是超越对手的良机。。
侧滑现象分两种,前轮侧滑为“漂出”(Drift Out),后轮侧滑为“旋出”(Spin Out):
1, Spin Out在三种情况下发生:a,汽车急转向;b,后轮急车速;c,后轮急制动。后轮侧滑时,环形半径急速减小,汽车向内侧转进,显示强过度转向特性。如加速度继续增大,离心力同时增大,很快导致汽车打转,车轮离地而翻车。
2, Drift Out发生于前轮驱动的汽车,或在前轮制动时。此时显示不足转向特性。
影响侧滑的因素:
1,车速 横向速度大致达于一定值后,便将打转;
2,转向特性的影响 中性转向汽车后轮悬架装置的侧摆刚性极高,横向加速度为0.3g时才侧滑。而不足转向和过度转向汽车均易于侧滑。
3,差速器锁止装置的影响 采用差速器锁止装置后(多具有强不足转向的特性),差动作用减小,内外侧车轮驱动力发生差异,车辆较难以打转。故竞赛用车辆多装备此装置的原因。
4,路面磨擦系数的影响 在磨擦系数越低的路面,越易引起打转现象。
5,驱动轮位置的影响 前驱车易漂出,后驱车易打转。
6,加速和减速的影响 向车轮作用驱动力或制动力易引起侧滑。作用在前轮上,作用在前轮上,漂出;作用在后轮上,打转。
小结一下,练“漂移”,一要了解你的座驾的转向特性,二要选择合适的路面,三要敏于对油门和刹车的控制。
“漂移”刺激过瘾,却也危险,须以优异的驾驶技术为基础,胆大而心细。慎之,慎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