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anhan1(笑流)
整理人: danhan(2001-12-15 12:21:53), 站内信件
|
1.1.13 造邮记
收集赏玩邮票已有近40个春秋了,一手摸过的邮票少说也有成千上万;近日我被迫“制造”了一枚邮票,且造得惟妙惟肖,却是人生中的第一遭……
事情是这样的:我撰写了一篇邮票研究文章,文中涉及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一枚50年代发行的旧邮票。某刊编辑部见稿后即刻发来采用通知,并恳切地请我提供此枚邮票的复印图样。邮海茫茫,临时要觅得此票无异于大海捞针,我唯有求助于《世界邮票目录》。查找的目光首先投向美国的“斯科特”,即美国斯科特出版公司出版的《斯科特标准邮票目录》。此目录自诩为资料全面、定价权威的世界性邮票工具书,但居然没有越南的邮票。岂止越南,好几个被美国政府列入“黑名单”的国家,都一概被“斯科特”排除在外。真是政府霸道,公司横蛮!我不禁想起我在纽约联大总部邮局看到的联合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一段名言:集邮是一项逾越种族、政见、信仰和国度的世界性趣好(大意)。而在美国这个“自由的国度”里出版的世界目录却东排斥西禁止,四下设置路障,作茧自缚!
放弃“斯科特”,寻求“米歇尔”。这部德文的世界邮票目录开本较小,但没有“国别歧视”,各国邮票应有尽有。我很快找到了那枚越南邮票,并放大二倍将其复印下来。然而结果并不理想,“米歇尔”上的票图既小又模糊,放大之后虽恢复至原始票大,但由于清晰度不够,与原票差距明显;更重要的是目录上的票状只取票图,一概隐去齿孔,复印放大的结果几乎令人没有什么邮票的感觉!
于是当务之急是赋于这枚复印的票图以邮票的齿孔,使之恢复其原有的邮票风姿,我想到了笔绘、刀刻、手剪……乃至用针戳它四道“点线齿”,皆因难操作而一一否决了。我终于挖空心思想出了一妙方:将复印的票图小心翼翼地剪下来,接着找一枚票幅相当的邮票,然后将复印的票图贴到这枚真邮票上,“借鸡下蛋”,一枚急需的“邮票”便制造出来了。
我对这枚“成品”进行最后检收时,却发现了露出的“马脚”:下沿齿孔上的年份及编号等一系列阿拉伯数字,与票图不符,内行人一眼便可看出破绽。我一愁莫展地审视着掌中的“失败之作”,心想“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该剥去”的格言。就在这“山穷水尽”之际,“剥去”这个词儿突然带给我新的灵感:将复印的票图剥下来,贴到邮票的背面上,“马脚”不就被遮了个严严实实的?!真是聪明一世,湖涂一时!
大功告成!天衣无缝!我将“成品”置于有黑色衬底的护邮袋里,让她周身丰润的“曲线”纤毫毕露。将这样有模有样的“邮票”制版印制,与文并茂,有谁知道这假齿孔后面的真汗水呢?!〖JY〗1996.12
---- 集藏版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如果你想集邮,请看集邮入门
如果你准备参展,就要熟悉FIP规则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