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zsunkid(雪初晴)
整理人: yerk(2002-01-27 03:25:19), 站内信件
|
那天说到人的想象力,我说家庭的影响是对想象力的一个颇大束缚。后来再跟朋友聊起,发觉小说中的那些主角,几乎都是没有家庭的,基本可以说是孤儿。所以他们才可以走出凡人走不出的路。
金庸十四部小说中,《飞》《雪》中的胡斐是孤儿,虽然家庭没有对他做成直接影响,便背负着仇恨的他毕竟活得不快活,做事有点拖泥带水;
《连》中的狄云,是他师父带大的,还有意识地往“坏”里带,恐怖;没有师父在他身边后,受尽苦难,但最终还是放开功名利禄,达到非凡境界。
《天》中萧峰和虚竹的家就是少林寺,萧峰幼年有过快乐的童年,但他的真实身份把这些剥夺了,段誉呢?在所有小说中,他是受家庭影响最深的,他虽然闹离家出走,算是对家庭的抗争,但底子里的性格早已被家里固定了,所以他给人的印象终究是带点滑稽,远比不上萧峰的悲壮和震撼;
《射》的郭靖,由母亲带着,而且有了拖雷这等朋友,又有那六怪当师父,我想李萍不会对他说“靖儿,不要爬这么高,危险”“靖儿,玩弓箭不好,小心割破手”吧;
《鹿》中的小宝也有娘,但那是妓院,他所受的家庭影响的确影响了他一生,但相对正道中人来说,谁会看得上那种“家庭教育”?而且谁会接受有这样的家庭?
《笑》的令狐冲是也是孤儿,被师父收养,被教得不知所云,最后还是率性而为,随心所至,才成人物。
《书》的陈家洛是世家子弟,所以正统到愚蠢的地步,不算英雄。
《神》的杨过是唱着俚曲出场的,也是孤儿,遇着俯仰无愧天地的郭大侠和聪明绝顶的黄帮主后,几被弄得死去活来。幸亏杨过没有安于那家庭之乐,不然只能象那武氏兄弟一样,碌碌终生。
《侠》的石中玉和石破天,不用多说,过着孤儿生活的一个比受尽家庭溺爱的一个相差何其之大?不过,中玉也有个好处,不会让女人觉得闷。
《倚》的无忌哥哥幼年父母双亡,但他有一个大家庭——武当,幸亏他少年时过着孤儿的生活,不然还是走他父亲的旧路,极力压抑自己的本性,不敢接受赵敏。但他母亲临终时说的一句“漂亮女人都擅长骗人”可让他一生都未必想得明白。
《碧》的袁承志可以说是一直都“因父之名”而活着,学不了夏雪宜的洒脱。
《鸳》《越》《白》三部看得好少,而且鲜有提及成长的。古龙的人物也是,小凤留香等都是无家庭背景的,沈浪是孤儿,小鱼儿也是,就李寻欢是一门探花,所以就那点书香气让他痛苦一生,与陈家洛犯了同样错误。
出名的大师作品中就梁羽生的人物有传统的家庭影响,那也是儒气甚重的风格。连温瑞安、黄易的在内,大多数英雄或枭雄都是无家庭束缚,或者束缚甚少的,反而是受着良好家庭熏陶的,如宋青书、石中玉、武氏兄弟等就不成气候或走上歧路,陈家洛算是好的了。
大陆一直视游戏、武侠、漫画为少儿的精神毒品,长期穷追猛打,欲灭之而后快。媒体上还有老师、家长声泪俱下的控诉,哈哈,一个个准英雄就此折腰。
现在不少家长们为生计疲于奔命,对子女的教育都是表面的,可完成作业就好。家庭教育直接反映为经济上的提供,有钱帮子女们找名校或者安排好工作就完事,有几个可以“每日肯花几分钟,听听少年心底梦”?而且他们好象都忘记了他们自己曾经的年少,看到媒体的论调就不分青红皂白,照板打压。
说到底,家长是极爱自己的子女的,就是有了爱,才看得重,才带了点盲目,怕万一有了什么闪失,所以才有了束缚。
英雄毕竟是少数,受很多因素影响,而且英雄必带有浓厚的反抗性,是逆世而行之人,由于他们的反抗性和为人所不为才显得形象突出和震撼。而往往他们要反抗的第一个对象就是家庭,因为那是他们的第一道束缚。
但如果可以选择,也未必个个都想当英雄,一个平凡的家庭,一个平凡的人,好好的过一生,还不够吗?
---- 累了?还不走吗?
icq:1124544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