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lxlxy(冰霜)
整理人: tony1979(2001-12-15 13:30:29), 站内信件
|
一家化妆品店新开张,准备做电视广告,小弟帮他们策划一个卖点,给林前岩的几个孤儿捐款和捐赠学习用品,于是皆大欢喜。
想到这法是有缘故的。
林前岩又称乌石岩,位于离市区十几公里处的木棉庵附近。由于较偏远,游客稀少。半山腰有一清幽小庵堂,据说此庵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最早住的是练武的僧人,后来荒废了很长时间。100多年前一出家的女尼重整古寺,直至今日。天井有棵老树,据现今当家的菜姑(闽南一直有菜姑的叫法,据我猜测,可能是指带发修行的出家人)介绍,便是师祖亲手种下的。
我们称她师父的菜姑,法号:释通仙,今年已66岁,从16岁出家到现在已整整半个世纪了。每次看到她,都是一脸的和蔼安闲,慈眉善眼的神态,一身灰色或黑色的古式对襟上衣,挽着高髻,用鹤发童颜来形容她一点都不过份。
她一直都收养弃儿,有的都长大到城里打工了。现在收有五个孩子,最大12岁,最小的只有4岁,已到学龄的三个孩子都在山下的林前小学读书。他们虽不如城市的孩子机灵精怪,却懂礼貌,每次见了我们都会打招呼,然后提水端茶,给她们的小点心却不要,虽然眼睛里明明透着渴望。
因为喜爱这里的清幽和与世隔绝,得闲了就会带上几样零食,驱车前往。至山脚弃车徒步而行,炎炎赤日或寒风凛冽亦不能挡。
山脚处至土地庙的小道旁是一片片的果林,庙前有一池泉水,水边是一棵很高大的木瓜树。记得一次,有个馋嘴的家伙爬上树摘了个半生不熟的木瓜,把一条苹果牌的西裤蹦裂了,大家都说是土地爷的惩罚,一个木瓜花了四百大洋。从此每到树下就想起木瓜的故事。
顺着蜿蜓的青石小道至半山腰的庵里,捧了清泉喝上几口,点上一束香,虔诚礼佛。之后,便在殿前的露天石桌上喝茶,闲聊。四面环山,古树荫蕴,山风习习,其乐无穷。
特意记下庵中一首古诗:
手种梅花二十秋
今来重伴故山游
荒荒白日平原暮
飒飒寒风群籁悠
六博得呼游客醉
半龛时任散仙留
山河暂改遗声在
此地犹堪日月流
--明季崇祯赐进士出身大理寺卿 郑昆贞题
---- 朝 饮 木 兰 之 坠 露 兮 夕 餐 秋 菊 之 落 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