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in()
整理人: KGB(2000-08-07 18:07:09), 站内信件
|
随着人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鲜声音,在欣赏一部作品时(这样说也 许会很笼统),许多人都会受到这样一些名词的困扰:摇滚、地下、 另类、先锋……,对称谓的过分强调造成了对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情感 的忽略,此种忽略又进一步使得听众将本应区别对待的观念错误地混 淆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某些无德无才之辈有意或无意地将形式夸大 化,以此搅乱听众本不明确的概念。正因如此,判断音乐的价值的标 准应是做音乐的态度而非形式。 音乐应该表达音乐家的某种态度,这是以他的原创性和真诚为前 提的。而音乐是指那些日常生活中细腻的情感经由音乐家之天才与勤 奋的创造,以节奏和旋律的形式表现出的有价值的声音。因此,音乐 可以感动或是震撼听者,尤为重要的是,它是音乐家的内心独白。 相对音乐而言,“糟泔”是指那些缺少创造力,为达到某些目的 而模仿制造出来的伪音乐,它毫无价值可言。为此完全有理由相信, 凭借取悦大众或是热衷名利,“糟泔”家们会是很富有的,但我更相 信,由于丧失了对艺术最起码的真诚,他们的内心其实相当贫穷。正 如贫瘠的土地上不会收获好庄稼,只会有些杂草。有人却要把杂草说 成是麦子,可见他们的态度不太老实。 音乐家不会为某个集团或群体服务,他永远只会坚持独立自主的 原则,为内心而创作,将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并赋予艺术的生命力 。纵观音乐史可以看到,由于永恒不变的人性所至,真正的音乐是不 朽的;而以取悦和模仿为目的的伪音乐,会随着潮流的结束而很快没 落。音乐家尽管不会去追随潮流,但他们的作品往往意味着新的开始, 并为后来者纷纷效仿。另外,有些音乐在产生初期甚至在其后的某段 时期内都很少听到共鸣,大约寥寥数者,但正是他们会承其衣钵并发 扬光大,而且,因这少数人的参与使音乐成为永恒。 以此标准考察时下的乐队,那些所谓主流的通俗摇滚工作者们, 也曾打着反叛的大旗,也曾一袭黑衣长发披肩,也曾满脸的愤怒和抱 怨,然而形式并不能掩盖内心的虚弱;相反,地下工作者以特有的诚 实和热忱,还有敏锐的触觉和特立独行的尖锐,足以将听者震撼。可 见,对于听者来说,盲目的随波逐流并不理智,真正的音乐需要用心 去倾听,要持真诚的态度去感受美好。到现场看看吧,在时兴的潮流 中保持清醒,去倾听,被感动。
(from netease)
-- your love is better than ice cream, better than anything else that i've tried your love is better than chocolate, better than anything else that i've tried everyone here knows how to cry and it's a long way down to the place where we started from
※ 来源:.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202.105.22.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