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集 邮>>集邮入门>>集邮杂感>>郑启五集邮散文随笔欣赏--集邮情感>>郑启五集邮散文随笔欣赏--集邮情感10(天池留戳)

主题:郑启五集邮散文随笔欣赏--集邮情感10(天池留戳)
发信人: danhan1(笑流)
整理人: danhan(2001-12-13 19:35:03), 站内信件
1.1.10 天池留戳

  人们把落在高山上的湖泊称为“天池”。天山、长白山、庐山、莫干山各拥有一座天池。其中,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更为名声显赫。天山天池依偎于博格达峰,相传是周穆王与西王母幽会之处,因而有“瑶池”的别称。这则神话使天山天池的“天”味更加浓郁。
  我很早就从邮刊上获悉,天山天池有一风景日戳,因此,新疆之旅刚一定下,天池留戳之念便随之萌生。“游人留影,邮人留戳”,这话只对了一半,二者完全可以兼得。邮人留戳是邮人与非邮人在共享游趣的同时,另外独享的一份乐趣。然而当我备好一叠邮资明信片走上飞机时,却充分做好了盖不上戳的思想准备。老实讲,我国有不少风景日戳在问世的新闻报道墨迹未干时,便被“锁进深闺无人知”。更有形形色色的“奇遇”,令我仰天长叹:乐山大佛脚下的邮电局告之:“戳在半年多前敦煌大佛小型张首发时被市局调去,至今未还。”无锡鼋头渚公园邮电所的营业员一脸木讷,压根不知道风景戳为何物。而吐鲁番葡萄沟方圆数里内无任何邮政机构……怪事甚多,也练就了我一副“有则盖之,无则苦笑”的秉性。区区一戳,岂能败了我邮人的大好兴致!
  飞抵乌鲁木齐开了两天会之后,我和同仁乘大巴来到了刚撤县建市的阜康,天池便在该市境内。车子仰着头,倾斜着车身,冲向天山。山路边只见一渠碧水,飞珠溅玉,湍急而下。这是天池热切地伸出纤纤玉臂,摇曳着晶莹洁白的水花,欢迎远方的宾客。
  车子性能极好,左拐右盘数小时,呼呼直上九重天。当车身一平稳,高高在上的天池便霍然呈现于眼前,一片蓝莹莹的湖光令我微微目眩,仿佛是纯蓝的水墨抹出的一幕动画。湖畔株株云杉像尊尊绿塔,层层叠叠,垒向云端,垒叠出一个圣诞爷爷的童话王国。
  就在这童话仙境之中,有一长方形的箱式木屋,屋门上那枚令人赏心悦目的邮政标志,似一朵开不败的天山雪莲。我一进门,兴冲冲的询问话音未落,单枪匹马的营业员已乐呵呵地举起了手中的风景目戳!这是一位饱经风霜的中年汉子,棱角分明的五官令我眼熟,似曾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里打过照面。此时此刻,这枚让我期待已久的风景日戳正仰卧在他布满老茧的掌心:戳的上半圆是图案,有山有水,粼粼水波间冒出“天池”的汉、维文字;戳的下半圆是地名——“新疆阜康”,以及日期——活动字钉已将年月日小时展示得一应俱全。“心诚,石头也会开花的。”我为如愿以偿而心花怒放。
  天池的水色山光树形峰影,都有种种特殊的风采,而天池小小邮屋里的邮戳也有一条条特别的规矩:其一,风景戳每盖一次收费一角;其二,此戳非红色油墨不盖;其三,此风景戳完全具备日戳的功能,但掌戳汉硬是不肯按惯例盖销在邮票上,任我舌枪唇剑软硬兼施,他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其四,销盖邮票另有一汉、维两种文字对照的“天池”邮政日戳,但戳上没有邮政编码,据称这是全新疆唯一一枚保留使用的无编码日戳。我转忧为喜,“物以稀为贵”也!在这高高的天池之畔,我向我在全国各地的邮友洒出一扎满载喜悦盖有两种“天池”邮戳的邮资明信片!
  回到厦门家中,我收到寄给自己的一枚,发现除了上述的双戳外,又有了“第三者”——“新疆阜康831500”的日戳。戳上的时间比天池戳晚了一天,说明了从山上到山下的历程。但阜康戳该算什么身份呢?在前一阵公布的“集邮名词征求意见稿”中,“戳记”一栏有多达66个的词条,竟无一能对号入座。看来,“集邮名词审委会”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把这枚邮戳暂称为“周转戳”,不知列位委员意下如何?〖JY〗1993.12




----
集藏版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如果你想集邮,请看集邮入门
         如果你准备参展,就要熟悉FIP规则
http://photo.inhe.net/useralbum/1437496104/41455147.gif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