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hitesnake()
整理人: KGB(2000-09-10 20:05:31), 站内信件
|
十年前,当德国人ManfredEicher创立的ECM时也许不会想到:他贡献的品牌如今 被人如此津津乐道。这里,可以下这样一个断言,一旦你喜爱上ECM出品的唱片, 这一生恐怕你不会放弃去聆听那些奇特的音乐。ECM的爵士不同于任何一家厂牌的 同类音乐,不束缚于任何流派,注意个人即兴发挥,集合相当的文化内涵;令人 称奇的是ECM除了偏向于爵士以外,还成功地开拓了新的音乐形式,有实验音乐, 有世界音乐包括北欧民谣,还有当代音乐,这些音乐在ECM那里从概念上看又都是 与众不同的。
ECM的成功完全得益于创办人ManfredEicher的个人品味,他还包办了大部分录音 。虽然不能说ECM近700张唱片全是精品,但其中可供聆听的比例之高却是任何一 家厂牌望尘莫及的。本人前些年还比较推崇Impulse公司的自由爵士,或者JMT公 司的当代爵士,但在ECM的冲击下就觉得那些产品相对单一了,也没有像ECM这样 散发难以抗拒的文化光芒。在收集了近四分之一的ECM唱片后,我可能算是对ECM 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最大的体会是ECM出的东西是冥想性的,它可能统一在一定 的理念之下,但又完全是变化多端的、难以捉摸的,以及是随音乐家个人性情的 。
ECM的品牌意义
创立于1969年的ECM,是EditionOfContemporaryMusic的缩写,“当代音乐作品” 从字面上看没有定性,这也正是ECM其音乐宽泛的价值所在。小提琴家MichaelGa lass1983年的专辑《Scenes》(美景)就很能说明问题,它已不是常规意义上的 那种即兴的小提琴曲。Galass如此评价ManfredEicher:“他具有真正意义的古典 音乐根基,因而他有能力把现代音乐中的不同类型融合在一起,他与SteveReich 和MeredithMonk一起工作,也与新一代爵士大师合作,但他好在竭力反对贴标签 ,所以ECM很难定义,就好像TheArtEnsembleOfChicago和ArvoPart这不同的音乐 在ECM那里同样占有一席这地。”
ManfredEicher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拥有作曲和低音大提琴的硕士学位,Eicher 对电影音乐创作兴趣浓厚,是法国新浪潮大导演戈达尔的挚友,1999年,这个超 级影迷把他为戈达尔所作的电影原声集合成五张CD,并配以四本穿插几百幅电影 剧照的书册一齐出版。同时,Eicher还为希腊名导安哲罗普罗斯的电影《鹳鸟踟 躇》配乐。Eicher创立的ECM在爵士方面的最大贡献是:让欧洲爵士在世界上真正 抬头。听了相对理性化又十分实验的欧洲爵士,你就会发现它与美国的激情四射 的爵士完全不同。还有一点也不可忽视,Eicher为走前卫路线的美国爵士乐手提 供了充分展现自己的场所。譬如ECM第一张唱片《FreeAtLast》便是由美国老一代 爵士钢琴手MalWaldron录制的,ECM公司让Waldron有随心所欲的展示想法的机会 。获得这种机会的老乐手还包括CharlesLloyd和DonCherry,但高峰已过的DonCh erry明显比不过那些咄咄逼人的后生们了。
ECM的基础毫无疑问是爵士,那种经过思考而不光是凭身体冲动的东西。但是如果 你武断地认为ECM等于爵士,那你就大错特错了。ECM旗下有一个特别的品牌ECMN ewSeries,这是一个古典与前卫音乐兼容并蓄的系列,有简约派大师SteveReich 的专辑《MusicFor18Musicians》(为18位音乐家做的音乐)、《Tehillim》和《 Octet/MusicForaLargeEnsemble/ViolinPhase》等;有爱沙尼亚当代作曲家AP的 无数作品,还有像GiyaKancheli和GavinBryars这样的当代前卫音乐家的音乐。K eithJarrett像疯子一样在ECM公司里出版了一大堆巴哈和莫扎特的作品,居然得 到了古典乐界的首肯。这一系列中还有以合唱葛利高利圣歌出名的合唱团Hillia dEnsemble,引起了一部分国外乐迷的注意。另外,ECMNewSeries还出版了不少电 影原声大碟,其中小提琴家KimKashkashian演奏的《尤利西斯的凝视》(安哲罗 普罗斯的电影)十分空灵和典雅。事实上,系列中最有新鲜感的还是MeredithMo nk和RobynSchulkowsky两人的作品了。
从广议的ECM看,CarlaBley创立的Watt是隶属于ECM底下的小厂家。
50年代末,作曲家GuntherSchuller提出了ThirdStream(第三潮流)这一新名词 ,藉以描述与展望爵士与古典音乐的交汇,然而真正将这种设想达到满意的结果 的还是ECM。在ECM中,爵士也有朝着世界音乐方向发展的倾向。尽管1964年Tony Scott曾经在日本和两位当地音乐家合作了一张冥想化的《Zen》(禅),但ECM在 这方面的功劳还是前所未有的。有人将DavidDarling、RalphTowner、TeijeRypd al等人的音乐归为NewAge音乐显然是有欠准确的,DavidDarling公开指出“这样 的音乐称为‘冥想性爵士’更合适一些”。
ECM的音乐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声音,它可能是舒缓而冰冷的,也可能是怪诞而坚硬 的,但它总是营造着积淀了欧洲文化的感人情绪。至少,ECM剔除了任何浮躁的东 西,沉下来表现它特有的美感,并且是建立在理性与情感统一的基础上的。
精彩纷呈的大师们
KeithJarrett如今的巨大影响有一半以上是被ECM捧出来的,他在ECM艺人中出片 最多,达40多种。单就爵士而言,他的技巧好得有点过于卖弄了,除了和JanGar barek合作的《Luminessence》等唱片以外,KeithJarrett在ECM里的突出成就不 是他的专辑,而是他的现场录音。《TheKǒlnConce》(科隆音乐会)是爵士史上 最有份量,也最经典的现场录音之一。
ChickCorea是除KeithJarrett以外,在ECM中最大牌的爵士钢琴家。《ReturnToF orever》是Corea“回到永恒”乐队著名的第一张专辑,但Corea在ECM中出得更多 的是类似于室内乐一样的爵士,其中有和小提琴、大提琴家们合作的专辑《Sept et》。
ECM大牌中最让人拿捏不定的是美国吉他手PatMetheny,他得过葛莱美大奖,但又 属于技巧非凡而音乐做得很流行的那一种,PatMetheny可能使ECM完美的品牌有点 难堪,毕竟他的那些录音闪光点太少了。
TheArtEnsembleOfChicago是六、七十年代吓得死人的超级组合,两张名专辑《N iceGuys》和《UrbanBushmen》果然名不虚传。而这样的豪华阵容还有由Anthony Braxton、ChickCorea、DavidHolland等人联手的Circle(有双张《ParisConcer t》的先锋性的现场),但Circle是临时组合,其知名度不可和theArtEnsemble同 日而语。而AEofC中有两位不得不提的杰出乐手RoscoeMitchell(萨克斯手)和L esterBowie(小号手),前者在1999年联合MatthewShipp、GeorgeLewis等人出版 了令我十分佩服的专辑《NineToGetReady》。LesterBowie同样先锋,他更喜欢庞 大的编制,1985年的《IOnlyHaveEyesForYou》便是一例,尤其是他勇于重新诠释 流行乐的曲调。
挪威萨克斯手JanGarbarek以“冰山美人”般的吹奏而闻名,他完全是ECM推出来 的。我第一张买到的他的唱片是《Dis》,巧的是再也没有听到这般极致的冰冷风 格,但Garbarek的《AfricPepperbird》(非洲纸鸟)、《Witchi-Tai-To》等还 是相当不错,不过80年代以后他是有些令人失望的。与Garbarek齐名的挪威吉他 手TeijeRypdal也是ECM的大将,但在我听过的专辑中他似乎不如JanGarbarek。R ypdal在1979年和JackDejohnette、MiroslavVitous合作的三重奏《Rypdal/Vito us/Dejohnette》是一张非流行文化又十分感人的专辑。
提起JackDejohnette,以前人们对他的印象是一位不错的鼓手,但他在ECM的专辑 诸如《DancingWithNatureSpirits》、《Oneness》让你对他绝对刮目相看,Dej ohnette至少是一位超凡的爵士实验音乐家。出生于加拿大的钢琴家PaulBley一直 从事前卫钢琴表演,1972年的《OpenForLove》是Bley最完美的独奏专辑。而《T hePaulBleyQuartet》则是Bley和JohnSurman、BillFrisell等大师合作的结晶。
EberhardWeber是一位德国即兴的贝司手,他最初在欧洲出名是因为从事当代古典 乐和新音乐,元素是来自于SteveReich的,较出色的爵士类专辑是《LaterThatE vening》。英国出色的父子搭档JoeManeri和MatManeri不可忽视,JoeManeri在音 乐学院任教,他有趣的是想方设法将校园内的贝多芬雕像套上一代爵士怪杰Thel onionsMonk的面具,《InFullCry》是他们父子俩的杰作。
除此以外,在ECM必须重视的爵士大师还有RalphTowner、JohnAbercrombie、Dav eHolland、EvanParker、KennyWheeler、GaryPeacock、JohnSurman、EdwardVes ala等人。
DavidDarling是一位偏向于古典化的大提琴手,他的《DarkWood》和《Cello》之 忧郁、美丽令人动容。StephanMicus则体现了ECM的另一种风貌,他迷恋各种各样 的乐器的实验,甚至被其他国度的文化与宗教吸引,他在中国发现了一种行将失 传的用石头做的乐器。《TheMusicOfStones》堪称StephanMicus特殊的世界音乐 的代表作。
美国印第安人RobynSchulkowsky不仅像JohnCage那样让“声音成为声音”,她还 在《NilsPetterMolvar》这样的唱片里充分体现她在打击乐器上的天份。Meredi thMonk是另一位出众的女实验家,她出生于俄罗斯,她的天赋不局限于她怪异又 有魅力的唱腔上,还在于她导演了多部具有预言性的实验电影,《BookOfDays》 便是MeredithMonk自己的一部对20世纪作出评判的电影原声,而《FacingNorth》 (面向北方)是与RobercEen合作的实验二重唱。
最后提一下ECM别致、素雅的封套,从这一点看ECM也是在他人之上的。它们将近 一半是黑白的风景,与音乐极为靠近,另一大半不是黑白的也很有美感。
相信ECM的音乐像突然闯进你生活里的难忘的人与事物,它不仅让你兴奋地惊讶、 疯狂地去靠近,还会让你产生永久的依恋感。
-- http://rockstudio.home.chinaren.com
oicq:2241354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5.68.2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