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d108(邀月)
整理人: kaiyun.lin(2001-12-16 12:05:22), 站内信件
|
不咸不淡渡人生 柴篇之三
一个家庭,最大的家务就是收集柴火了,通常买柴买煤扛煤气罐的,都是男
人的工作,不过上帝也是很关照男人的,现在都不要男人做了,即使继续使用煤
气罐,也有人专门送到家了,无非就是多一二元而已。其实关键不在使多一点钱
的问题,而是家务在家中应该大家共同分担一些,谁有时间谁多做一点,这样家
庭自然会安定团结得多了。
此外,现在家庭代柴的东西也多了,如电饭煲、微波炉、电磁炉、太阳能热水器等,最近在将军东电器城还看到一个顺德产只卖8元人民币的薄饼器,按说明,只要三秒钟就能烙一张薄饼。我是爱不释手,但不敢买,因为实在太便宜了。
因为柴火对人类来说是那么的重要,所以人类关于柴火的故事真是太多太多了。
《卖火柴的女孩》,我们读书时已经读过了,很感人。
汉时,有个叫蔡邕的,一日,看见一个吴国人烧桐木煮饭,烧火的声音很响,知道一定是上好的木料,马上对做饭的人说,这块木料能不能给我用来做琴?吴国人说,当然可以。蔡邕将这段已经烧了一截的桐木带回去制作了一张古琴,果然琴音美妙。琴的尾部还留下了烧焦的痕迹,这就是“焦尾琴”,故事成了被后人千古传流的美谈,载入正史。一段木,可作柴,也可成琴,就看人们如何待它了。
比如说取火的办法,初时是钻木取火,后来发明了火石,两石对碰,火花四濺,儿时我们也都玩过的。但顾炎武居然会反对用石取火,认为用火石取火都会影响寿命,必须按四时五行之变取木之火。他说:“人用火必取之木,而复有四时五行之变。《素问》黄帝言: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周礼》:季春出火贵其新者,少火之义也。今日一切取之于石,其性猛烈而不宜人,病痰之多,年寿自减,有之来矣。”这也是一种杞人忧天吧。
虽然大家都用煤气了,但很多人还是很怀念那种用柴煮饭的日子。所以,深圳有个霸王农庄,据说来自于湖南街头的农家饭,只见一排排的土灶,一口口的大铁锅,木材炭火堆在旁边,锅里冒出阵阵的热气,师傅们拿着锅铲大力地铲着,还不时地打开灶门塞块木炭进去添火。木炭香和着饭菜香,真是让人馋得流出了口水,生意红火得很呢。当然那几十道“土里土气”的菜也就不再是湖南街头的价钱了。
古人认为,火有新火、旧火之分,温酒炙肉做菜用的石炭火、木炭火、竹火、草火、麻荄火(麻根烧的火),气味各自不同,如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鸭及肉等,能令极烂,能解一切毒,秽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饭食,安人神魂到五脏六腑。麦穗火:煮饭食,主消渴润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饭,壮筋骨,煮茶不宜。栎柴火:煮猪肉食之,不动风,煮鸡鸭鹅鱼腥等物烂。茅柴火:炊者饮食,主明日解毒。芦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补药。炭火:宜煎茶,味美而不浊。糠火:砻糠火煮饮食,支地灶,可架二锅,南方人多用之,其费较柴火省半。惜春时糠内人虫,有伤物命。不知你家的火,新火还是旧火耶?
人的天性,就是好吃,谓之民以食为天。如果没有了柴,人类能大呼食色性也么?
多事的文人,更把人类的爱情比作柴火,说O型人的爱情是石油之火,A型人的爱情是乌金之火,你呢? (柴篇完)
----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后退一步自然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