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已关闭版区>>三角洲部队>>军事大观>>部队篇>>美军特种作战部队系列(3):美国「绿扁帽」特种部队

主题:美军特种作战部队系列(3):美国「绿扁帽」特种部队
发信人: blue_jeans()
整理人: blue_jeans(2001-12-11 21:55:18), 站内信件
                    美国「绿扁帽」特种部队
  
   "他们是完美的象徵.勇气的徽章和为自由而战的标志"----美国总统肯尼迪

成立:
    在1952年6月19日,美国陆军第一个特种部队-由2300人组成的第十特种部队群(10th Special Force Group Airborne,SFGA)爱伦.贝克上校(Col.Aaron Bank)成立於布拉格堡。这个新单位是由战略勤务局(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OSS).空降部队.游骑兵与二战後的退役军人所组成的。而他们的主要任务呢?以贝克上校的说法就是:「以陆.海.空的方式深入敌後,并汇聚足以进行特战的游击/反抗潜在势力。其重点在於游击战。」当其他如游骑兵的特种部队采深入敌境.进行情蒐.先遣突击.平定动乱等工作,再迅速撤出的战法时.贝克想要的是一个能在敌後待上好一阵子,并了解如何依赖有限补给存活的单位。到了1952年底,第一个特种单位被送往韩国战场。

发展:
    到1953年11月11日,当时正处於冷战的高峰期间,在东德的工人发动了叛变。在当时紧张的情势下,美国政府很快地判定当地的情况须要派遣前往-於是SFGA里一半的成员被派往欧洲,长期驻扎於西德的Bad Tolz;另一半的成员则被重新编为第77特种部队群(77th Special Force Group Airborne)。至此陆军也看出了对特种部队有迫切的需要性,因而整个50年代里特战单位的数目与日俱增。到50年代中期,东南亚越演越烈的不安情势似乎也有投入特种部队的必要性-於是第77群派出了两个训练队前往日本,进而指导包括南越在内的几个东南亚国家的部队训练。到1957年,这两队在冲绳扩编成为第1特种部队群(1st Special Force Group Airborne),而第1特种部队群自1957年後半起开始派员前往南越担任顾问。1960年6月,第77群更名为第7群,同时肯尼迪总统走访布拉格堡,并对所见的一切感到相当满意。因此他达成特种部队队员们长久以来的心愿-将绿扁帽作为制式的服装,以慰勉他们。而他们为表达对总统的敬意,将训练中心命名为JFK特战中心。而在每年的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的纪念日,特战队员们都會到他的墓碑前献花并放上一顶绿扁帽,表达他们对这位国家元首永远的怀念。

变革:
    自1971年特种部队撤出越南後,他们的员额开始减少-新训练计画的开始使得特种部队经历了一些变革:为因应恐怖份子的威胁,该年7月第1特种作业支队-现称三角洲(Delta)开始筹组,而另一暂时性的反恐怖单位"蓝光"(blue light)则在成立1年後,也就是Delta正式运作时解散。80年代绿扁帽在世界各地出过许多次勤务-从训练友邦部队到人道援助。第7群的小队曾被派往宏都拉斯与萨尔瓦多训练当地部队镇暴技巧。在1989年12月入侵巴拿马的「正义之师」行动中,绿扁帽们曾被派去前往支援陆军单位作战。

波斯湾建功:
   波斯湾危机初期,特战司令部原本计划派员前往伊拉克境内,煽动不满份子叛变;但为避免因人员被捕而引发对立危机,因此作罢。而开战後因为国防部对伊拉克西境的地形了解不够,无法确定欲抵达前进基地的载重车辆是否能通过松软的沙地,因此派出了一个绿扁帽的A队以直升机穿过边界,采取当地的土壤样本以供分析。在地面战开始前,十多个绿扁帽小组被送入伊拉克境内,监控伊拉克部队的动向,以确保美国第七军在对共和国卫队发动包围/攻击时侧翼不致为伊军的预备队奇袭。其中有的小组甚至被送达幼发拉底河以北,离巴格达不到100哩之处,负责侦察一条通往科威特的主要道路。这些小组先连夜搭直升机抵达目标,而後他们得在黎明前从沙地上挖出个洞藏身-其中一个小组不幸在侦察时为伊军所发现,他们一面呼叫援兵,一面以精确的射击歼灭那些包围他们的伊拉克人,而160特战航空团的一架MH-60更勇敢地冒著敌军炮火,在大白天飞越敌境去援救他们,最後整个救援行动毫发无伤地完成。而另一个8名绿扁帽的侦察单位深入敌境後遇上近150名伊军,在联军空中支援下双方鏖战达6小时,当救援直升机赶到时,他们已经歼敌130名。当然了,大部份的小组都比较"顺利",在未被敌人发现的情况下默默地为中指部收集情报/提供预警。

单位组成:
    1990年11月27日,美国陆军第1特战司令部(U.S.Army 1st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改制为美国陆军特战司令部(U.S.Army Special Forces Command (Airborne)。其任务主要为替战场指挥官们训练.更新特战单位,并为其部署及执勤作好准备。特战司令部下辖5个特战群,并代训2个国民兵的战斗群。每个特战群负责支援该区域的战场指挥官。绿扁帽的成员们都是先经过精挑细选,再接受严格训练的,以培养其日後能在敌境内执行任务的能力。训练主要有5个部份:协防(Foreign Internal Defense,FID).非传统作战(Unconventional Warfare).特种侦察(Special Reconnaissance).直接作战行动(Direct Action)与反恐怖(Counterterrorism)。当一名绿扁帽士兵完成这5项训练後,单位将會再加强其FID与联合作战/支援(coalition warfare/support)的能力。

组织:
  和许多世上的特种作战单位不同,绿色贝雷帽是以群为行动单位,其训练与装备是以在不连续的战区中战斗为依据。组成今日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的单是: 

第1特种部队战斗分遣队 
  第一特种部队群(空降)专门于东北亚和太平洋地作战。包括位于韩国汉城的一个分遣队基地,在那里通行许多不同的亚洲语言。 

第3特种部队群(空降) 
  基地于布拉格堡。每个SFG由3个营组成,每个营有3个连,每连有6个A队。 

第5特种部队群(空降) 
  自越战中生存下来的SFG(A)之一,曾于1980年代初期参与闪亮之星部署至埃及,现在专供印度洋与东南亚的行动需要。第5特种部队群(空降)被派往沙特阿拉伯,在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刚开始时,即于科威特和伊拉克内部从事战。 

第7特种部队群(空降)
  于中南美洲行动,第7特种部队群(空降)支持尼加拉瓜的堪查斯,并训练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部队。该群中有一营的基地是位于巴拿马。 

第10特种部队群(空降) 
  直到现在,此单位仍企图在华沙条约组织一旦攻击北约时,突击前苏联与东欧的通讯线路。它的第二战场是在非洲,第1O特种部队群(空降)曾在埃及、苏丹和南非等国家工作过。 

特种作战航空营 
  这是对特种部队提供空中支援的协同作战部队,操作AH64、AH-1H、OH-6、MH-60和MH-47。它也与游骑兵共同作战:一架AH-6在支援巴拿马里欧海吐的攻击时损失了。1987年一个已知为特遣部队16O的秘密单位在陆军的直升机攻击一艘位于波斯湾的布雷船时被发现。这就是160航空营,包括了和MH-60与MH-47一样为特种部队提供空中机动攻击的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第16O航空营的直升机载着第5特种部队群(空降)成员飞进伊拉克去监视敌军部队的行动,攻击战略目标和呼叫空中轰炸。当伊拉克军队围往第5特种部队群(空降)8人的侦察队时,在长达6小时的枪战后,只有几个"优秀"分子逃出,他们立即呼叫空中攻击,结果造成超过1oo名的敌军死亡。 

"黑"单位 
  特种部队包括一些秘密编制,其工作经常维持在神秘的籍口外表之下。这些包括Seapary--联合了陆军和CIA的单位,成立于1981年,以运送特种部队等单位,主要是三角洲部队到世界各地;情报支援活动和"黄色水果"/快速反应小组。后者在传说中是被赋予反Spetsnaz行动的任务,并在伪装的假商业团体--"国际商业保全"一一下活动。它在1980年代中期结束,并为其中腐败的财政管理辩解。 

任务:

主要分为一般任务及特种任务两类:

A.一般任务部份:绿扁帽特战部队是为了下面几项任务而组训.装备和支援的:

   1.非传统作战(UnconventionalWarfare ,UW):其中大部份的军事与非正规任务都是在敌区或政治敏感地带进行的。UW包括游击战相关事宜.侵入与撤出(Evasion and scape,E&E).颠覆.破坏行动,及其他秘密任务,这类任务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了所有长时间.间接的任务。
   2.直接行动(Direct Action,DA):无论是公开或秘密地对抗敌方军事单位.破坏.毁灭其设施.对要员或战略/战术物资之营救/捕俘。这类任务往往为期较短,是小规模的攻击行动,可能以正面攻击.突袭.布雷.距外攻击导引.欺敌或直接在敌境进行破坏。
   3.特种侦察(Special Reconnaissance,SR):特种部队渗透至敌後,经由观察等其他情蒐方式,提供战场指挥官所需的情报-如地形.水文.人口.民情.敌军武力.企图.战略/战术的後勤整备等。这类战略/战术性的侦察与探测行动提供了目标辨识.区域分析及攻击成效评估,为对该国及战区内的情蒐的来源之一。
   4.协防(Foreign Internal Defense,FID):这类任务是帮助友好的开发中国家,以合作的方式提高地主国军警单位的作战技巧.灌输其人权观念,并支援当地的人道/平民事务。也就是以各类的行动/计画,使该国的社會免於叛变和混乱。美国政府的这类行动范围相当广泛-从扶持该国经济.社會.政治,到军事方面代训.建议.协助友邦的正规与非正规(如警察)部队。
   5.反恐怖(Counter terrorism,CT):以攻击恐怖份子的方式来避免.阻碍.反击其活动,或处理恐怖事件-这类行动须要极高的专业技能。
   6.心理战(Psychological Operations,PSYOP):形成或加强他国对美国的友好态度/作为,影响他国政府.人民团体乃至个人之情感.动机与行为。
   7.民间事务(Civil Affairs,CA):建立.保持.影响或发展军民关系,以利小规模或大型军事任务之遂行。
   8.联合作战/支援(Coalition Warfare/Support):联合作战/支援行动可说是自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中衍生的-它注重特战队员们人格的成熟.军事技巧.语言能力与文化差异感,以确保不同国籍的部队能在联军中合作无间。
   9.人道/内政行动(Humanitarian and Civic Action,HCA):以绿扁帽成员多元的军事技巧.语言能力和文化训练,使他们成为这类行动的不二人选。
   10.其他:为了增进队员作战.情蒐.通信.医护.工兵.武器等方面的技巧,每名绿扁帽必须能训练.建议并协助友邦军事及非正规部队。他们不仅是高效率的战士,也是训练者和导师-按成员们的籍别不同,而给予他们母语和文化方面的训练。
 
B.特种任务部份:

1.准备.计划与指导特战行动:将适合执行特种任务的单位进入战备,而当美国总统或国防部长下令时策画.指导特战行动。
2.研发教范.战术.战技与程序以供特战部队之用:为各特战单位指导课程,训练特定单位并确保其战力与装备对不同任务之适应能力。监督指派至其它联合指挥部的特战单位之战备状况。另外对特战单位所需的独特装备.料件.後勤需求进行研发/验收。
3.为二代主要军力计划(Major Force Program II)提出统合的计划与预算,并监督各特战单位之人事.派任.维持其训练及专业技巧。
 

A队简介:

组成:

特种作业A支队(The Special Forces Operational Detachment-A),或简称为A队,是所有陆军特战单位的基层编制。每个特战连下辖6个A队:由上尉队长率领其馀11名成员;其副座则为一名委任军官(Warrant officer),这2名待编军官(noncommissioned officers,NCOs)和其他10名分别具五项专长(武器.工兵.爆破.军医.通信)的人员组成一个A队。所有的队员都是通过特战检定,并交互接受多重训练的。


任务:

具有多重战力的A队具有下列能力:
1.计划.指导个别的特种任务,或斥堠型任务(在大部队行动前之先遣任务)。
2.执陆、海.空渗入与潜出(infiltrate and exfiltrate)之任务。
3.在最少的指挥/支援下於敌境展开活动。
4.具组织.发展.装备.训练并建议/指导当地部队至营级的能力。
5.训练.建议并协助美军或盟国各单位.局/处。
6.在上级命令下执行特种任务。
在特战连的6个A队中,有1个是受过潜水训,而另1个则是受过"自由落体"伞训(free-fall parachuting)的,这两种方法也是他们主要的渗透途径。而每当有特殊任务编组时,便可以徵募各队中的成员。 


装备:

每个A队都具有高效能的通信器材-如卫星通信(SATCOM)器."爆发"式发信器(burst transmission devices,可在极短时间内传讯,不易被敌人截收).高频无线电及全球定位系统(GPS)。医药用具则包括野战手术箱.工具.消毒器乃至於兽医器材。其他则是队员们的武器.夜视装备及爆材,装备的配发经过包装,以随时因应特殊状况。而在水中装备方面,潜水(self-contained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SCUBA)队配备了开放式与循环式(rebreather)水肺.黄道式(Zodiac)快艇与Klepper突击舟。高空跳伞时则携带充气伞具与氧气系统。 

  处于敌方境内时,除了标准的美国陆军步兵武器外,特种部队总是使用那些他们的潜在敌人或"无从辨识"的武器。其范围包括古斯塔夫、麦德森甚至前德国纳粹陆军的MP40冲锋枪也曾在越南使用过,另外还有前苏联的武器。现在已搁置的史泰尔GB 9mm手枪在1980年代期间曾大受欢迎,因为它对劣质弹药有极大的宽容度一一这可能是所有的绿色贝雷帽在远离交战线时唯一能得到的弹药。特种部队总有许多武器是专为他们而发明的,如内含消音器的高标准点22手枪。





----
寂静的夜,黑色的身影,冲锋的战士,无畏的心!

:http://jczs.sina.com.cn/2001-11-28/2_27-1-3_2001112814136.jpg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