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yunbao1003()
整理人: riversider(2001-12-21 10:31:21), 站内信件
|
讨论“涉威车”(SEGWAY)的划时代意义
简单地说涉威车(segway)就是一部装置了微电脑、陀螺回旋仪、电动装置的两轮小车,假设自行车一前一后两个轮子变成一左一右,大概就是涉威车的样子了。
现在有一项新发明频频出现在媒体上,说它是划时代的新发明,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比计算机还重要的发明,。。这些溢美之词说的就是一种新的个人交通工具(individual transport),正式名称segway,我暂叫它涉威车吧。涉威车是否真是如此神奇呢,它能多大程度、多快走进我们的生活呢?
我们把它和自行车、摩托车、汽车,这三种目前我们个人交通工具的主角对比一下吧。因为,涉威车的设计显然不是用来作为长途交通和公众交通的,它很小,小到只能站立一个人。
首先和自行车相比,他们在很多方面非常接近。两者的速度是一样的,涉威车的设计最多速度是27.35公里每小时,平均速度12.87公里每小时;两者都很环保,自行车是人力驱动,只要打气就行了,涉威车充电6小时,可以行驶24公里,费用不到1元钱;他们都比较安全方便,因为速度比较慢,不容易出问题,涉威车能够自动平衡,更加容易使用,安全性更高。他们在行驶道路上的要求也差不多,涉威车可以使用现在的自行车道;自行车的轮胎成一条直线,可以在更狭窄的路面通过。他们的占地面积、重量方面也相差不大。在使用的气候条件方面也一样,大风下雨的日子用起来不方便,人体直接暴露在自然条件下。差别在于:涉威车以电力为动力,使用很轻松,几乎不用体力;自行车以人力为动力,比较辛苦。涉威车是高科技电子电力仪器,非常昂贵,坏了也很难修理,自行车是纯机械装置,很便宜,是涉威车的二十分之一,故障容易修理。
和摩托车相比,两者都比较省力、灵活方便,不过摩托车速度快,200公里以内的距离行驶都比较方便;而涉威车超过30公里就太长了,站都站累了。我想将来会设计坐着开的涉威车吧,那时候涉威车更象一部残迹人车了。有人说摩托车不安全,其实这和速度有关,如果你开慢点,摩托车一样安全,你要开得太快,涉威车更不安全。另外摩托车开起来很威猛,造型好的豪华的摩托车很受人喜欢,比较起来,涉威车的外形象小孩子的玩具,太小气了。
和汽车相比,涉威车在许多方面都要逊色了。第一、汽车可以遮蔽风雨,行驶不受天气影响;第二、汽车长短途皆宜,100公里高速公里一溜烟就到了;第三、坐汽车可以欣赏音乐、录像、喝酒、甚至做爱,涉威车行吗?第四、好的汽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一部汽车有许多部位、内容尽可以让厂家表现他的技术、偏好、理念和追求,可以表现他的文化、民族性;涉威车能承载这么多东西吗?第五、涉威车只能单人使用,小汽车可以坐4人以上,大家坐在一起,有说有笑,不受外界干扰,多好。
现在我们上班、出门的主要代步工具有: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滑板车、公交系统(公共汽车、地铁),涉威车的出现,对哪一种交通工具的冲击最大呢,换句话说,哪一种交通工具最有可能被涉威车取代呢?我看一小部分自行车、一小部分汽车、一部分公交系统乘客、和大部分的摩托车、助动车用户将转向使用涉威车。对于自行车中富裕一些的人来说,转向涉威车出门更加轻松;对于一小部分汽车用户来说,买辆涉威车是件小事情,在路途近,停车不方便的地方,还是开涉威车好,还可以省钱。由于摩托车和涉威车的费用差不多,我向打算买摩托车的人(摩托车迷除外)都会转向涉威车了。涉威车大量进入市场以后,摩托车厂就要考虑转换经营思路了。摩托车的市场只有农村、偏远乡镇或者作为运动休闲车辆了。
对于城市普通职工家庭来说,其实自行车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交通工具,便宜、安全、方便,如果目前广州的市镇交通从方便自行车行驶的角度设计,我想我会放弃做公交车的。象广州这样的大城市的交通设计越来越偏向于机动车、特别是小汽车的运行,而不是从人性环保的角度出发,我等小民有“车”难用啊。如果将来能借涉威车的西风改造城市交通,涉威车能行驶的地方,自行车一样可以行驶,我想自行车一定是涉威车的有力竞跑者。
也许将来,我们在城市将看到,蓝领骑自行车、白领开涉威车、资本家坐小汽车。要说涉威车有划时代意义,我认为现在还太早了,它不过是又一种介于自行车和汽车之间的个人交通工具。
最后,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消息:美国邮政总局计划为邮递员配置涉威车,Amazon.com计划在仓库中使用它。行业用户!行业用户也是一个大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