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dking()
整理人: KGB(2000-04-08 12:31:30), 站内信件
|
第一次写“超载”是在他们发表第一张专辑的时候,记得当时很多乐评对那 张唱片进行了近乎无情的抨击,我不知道那些人是真的不喜欢“超载”的音乐, 还是觉得重金属过时了。客观地说(如果我的态度算是客观的话)“超载”的第 一张唱片并不算成功,一来是他们错过了重金属的鼎盛时期,也错过了中国摇滚 乐的第一班车,当中国摇滚乐听众开始从各种媒介中吸收到来自西方的摇滚乐资 讯的时候,重金属也好非主流也好朋克也好,都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他们开始 学会用西方的典型音乐来与国内的摇滚乐做比较。“超载”第一张专辑的问题出 在哪里?
听重金属的歌迷一般走两个极端:一部分喜欢旋律流畅的HARD ROCK/POP ME TAL,另一部分则喜欢THRASH/DEATH MEATL。而“超载”带来的音乐确是取其中的 路线,音乐上又深受美国非主流鼻祖Jane’s Addiction的影响,致使很多歌迷无 法辨认他们的方向,乐评人更是不愿意对这种不时髦又不流行的音乐认真地评说 几句。即便是这样,他们的第一张唱片还是卖了近十五万张。
乐评界的不积极的评论其实并没有对乐迷起到什么作用,却对高旗的心理造 成了巨大的压力。他出道以来一直坚持自己的音乐方向,也网罗到最好的乐手组 建“超载”乐队,然而发表第一张唱片就被不太负责的乐评人们损了一通。那一 段时期他的情绪格外低落,甚至对自己所坚持的信念产生过怀疑。其后很多新乐 队亮相,势头直逼前辈,让他感到更多的压力。好在高旗做音乐没有那么大的功 利心,经过调整自己的状态,很快投入到新的创作中。这次制作完成的新专辑《 魔幻蓝天》也倾注了他和乐队成员的极大心血。
新专辑已经不太象以前的“超载”,旋律化之后在音乐上也减轻了曾经的重 金属味道,也融入少许电子味道。大量流行元素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制作上也力 求悦耳。我想这也许是高旗在经过思考后的决定,市场的无情让理想需要经过包 装后才能有机会体现,如果说这是一种妥协,那么也能体会到一点无奈。在唱片 封套上,乐队成员被塑造成偶像,让我想起重金属年代的那些畅销唱片里的集体 照。只是在高旗略带疲惫的神情里,我能感觉到他在音乐中的痛苦挣扎。
吉他音色的处理在这张唱片中被推到人声的后面,也许这是想突出歌者创造 的旋律,也同时削弱音乐的压迫性。我觉得这种尝试实在很危险,也很大胆。或 许这张唱片会争取到一些曾经不喜欢他们的乐迷,但是喜欢以前的“超载”的乐 迷会怎么看待这张唱片呢?
在专辑封套上,“高旗与超载”的命名也说明一个问题:这是一张主要体现 高旗音乐想法的专辑,不过听李延亮说“超载”今年还要发表一张唱片,是收集 他们一些没有收在专辑中的作品以及一些作品的混音版。不管怎么样,我都希望 “超载”能够一直不断地发表唱片,在这个不公平的市场和赶时髦的听众群中, 依旧坚持。
《魔幻蓝天》是一张可听性很强的专辑,但是没有以往的暴躁与乖戾,却有 点淡淡的伤感,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敏感,音乐还是需要自己去听去感觉,我写 这些话,只是想告诉大家,“超载”的新专辑上市了。
-- 世俗中的另类!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84.1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