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GB()
整理人: KGB(2000-04-08 12:31:22), 站内信件
|
子曰 《子曰》
(京文)
中国流传至今的圣典的头一句是“子曰”或“如是我闻”, 记述的是圣哲的语录。“子曰”乐队以此为名,一是要说什么, 二是摆出了亵渎的姿态。 这些久居在巨大的意识形态和都市中的少年,环境使他们 过早地老成。他们像波德莱尔笔下的“波希米亚人”一样,是 一群面目可疑的“革命的炼丹术士”,无条件地发动起义,把 亵渎变成一种“即兴诗”。不同与西方都市的松散冷漠,他们 是被亲情、传统的人际关系拥抱着、挤压着,最终对父权挑起 了造反的大旗。 《乖乖的》是专辑射向封建家长制的第一枪,最后一句歌 词(“就是爹给的那块糖呵,它压根就不是甜的”)道出了一 个时代已经过去的真相。《磁器》与《酒道》则深深为世态的 炎凉、人情的冷暖而叹惜。《梦》和《大树》使阴谋者能发出 会心的微笑,它对传统乃至体制都作了危险的寓言。 《门前事 儿》 表达了一下时髦的环保忧虑;而《相对》、《光的深处》 所闪现的柔情已不足以挽留“子曰”对世界判定的结局:统统 下地狱(《你也来了》)。看得出来,这世界虽然阴暗,但尽 染着中国人性格传统中的老滑及民间智慧。 相声、评弹、戏曲等,都生长在民间广阔的土壤上,它们 嘻笑怒骂、装疯卖傻、指桑骂槐,显现着活扑扑的文化底蕴。 如今这种文艺形式的衰落,跟它们成为殿堂艺术有关。而“子 曰”乐队则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民间批判的智慧,他们在旋律和 唱腔上融合了评弹、天津四平调、京韵大鼓等形式,这其中已 积累了国人数百年的说唱艺术,通过它们也许才能说得字正腔 圆。至于这张专辑是不是摇滚,或者说别的什么戏曲摇滚,这 些都是枝末问题。必须一说的是这张专辑的编配(吉它节制、 干净,中西乐揉和得天衣无缝)和录制都十分的精致,这里面 可能有老崔的功劳,他的喜好使这张专辑染上了浓浓的FUNKY之 风, 并且在《门前事儿》中留下了过多的身影。影响还没有完, “子曰”对政治隐喻的癖好与崔健一脉相承,有良好的旋律感 却迷恋于说,但又比崔健轻松和俏皮,而最后一首歌《你也来 了》的深刻程度堪与崔健、张楚媲美。 这时代有时像出了点毛病,人们愿意把真实与粗糙等同起 来,似乎精致隐含着一种小资情调。其实在国内普遍粗制滥造 的音乐环境下,精致反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这种品质使《子曰》 专辑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九七年度最优秀的中文专辑之一,何况 他们的确说了些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max1-50.guangz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