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GB()
整理人: KGB(2000-04-08 12:31:22), 站内信件
|
“子曰”横空出世,在众多乐队中脱颖而出,听完几首作品,惊异于它的锐利和成型。尽管其
背后崔健的支撑,但它们以自身显而易见的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近两年是新音乐的天下,这一个“新”字海纳百川,成就了不少人,也免不了鱼目混珠。与崔
健、甚至与窦唯、张楚时代不同,如念“新”成了竞相标榜的标签,有时仅仅是唯一的东西。这种
浮光掠影的“新”,害了不少人,造就了时下我们听见层出不穷不知所云的一大批所谓“乐队音
乐。”这些以拷贝为主的所谓“新”的背后,是思想乃至情感的空洞苍白。
“子曰”的可贵也恰在这里,从《乖乖的》、《鸟儿事儿》中,我们看到的似乎只是锁碎平常
的生活场景,没有愤怒焦躁,没有跳出来发一通感慨议论,只是采用一种貌似温和的态度有条不絮
地、耐心地若有所思,而背后所传达的东西却并不轻松,起码对一首歌曲来说,其份量已经足够。
事实上,仅就这种态度而言,就足以保证他们的独特。印象中,似乎只有《赵家老哥》曾经有过。
初听子曰,有一种类似民间剪纸般的简洁明快和俚俗通畅,这恐怕与他们音乐较多采用民族民
间材料有关,如果粗枝大叶,可以方便地将他们归入“波普”一类的音乐种类之中,因为这种情
绪,这种表达方式在前几年的美术界盛行一时,然而,细听下来,我还是感觉到两者的区别。那就
是“子曰”所有的平民视角,这种几首是与生俱来的身份感在不少音乐那里被贵族化的努力逐渐湮
没,他们习惯与意识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在“子曰”这里,却是老老实实,有时还小心翼翼维护着
本色。他们是一群用音乐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老百姓 ,他们的快乐和忧虑都没有跳出这一范畴, 其
实,这正是他们与众不同之处。
开始觉得这支乐队叫“子曰”,好象也有点驴唇不对马嘴,后来想想,好象也有几分道理。实
际上,翻开《论语》,那些在今天看来貌似高深莫测的道理,在当时,不过是孔子在具体的情境下
所发的议论,也不过是质朴的大白话。只不过成了至圣先师之后,这位邻家老叟的亲和被人为地抹
去。
其实,只要好好几首“子曰”的作品,就不难喜欢他们。 -- 寻梦的男子 从不放弃等待 学会将寂寞锁在心里 夜夜伴着不同的梦 成了相思的俘虏
在梦的最深处 与久别的记忆重逢 因为相信爱 相信梦想 KGB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max2-159.guang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