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摇滚音乐>>本土乐队>>窦唯>>静静的窦唯

主题:静静的窦唯
发信人: wang627()
整理人: KGB(2000-10-14 00:08:34), 站内信件
窦唯的新专辑《雨吁》日前在寒塘音乐工作室进行前期录音。几经努力,窦唯终
于同意接受采访。

我如约来到寒塘音乐工作室,这是位于积水潭和德胜门桥之间、毗邻二环路、混
迹于许多民宅之中的一个独门独院。穿过绿色藤蔓装饰的过道,寒塘音乐工作室
“音乐车间”的字样映入眼帘。我被古色古香的音乐引领着进了屋,在里面套间
工作的正是窦唯。背我而坐的窦唯自然无法察觉我的出现,在音乐的背景下,他
正在录一段独白。虽然室内开着空调,但窦唯的T恤仍被汗水打湿,足见其费神、
费力。我没有打扰他,坐在外屋的沙发上,聆听。窦唯的声音很低、很静,很磁
、很旷,像是从“远古走来”。因为是一段“古文”,单凭听觉,我无法整合它
所表达的意思,但有一句话却听的非常分明——多半扑朔迷离。我想这倒是符合
窦唯给人的一贯印象——多半扑朔迷离。

当窦唯被同伴告之有客造访的时候,我已经享受他的音乐7分53秒了。窦唯从门里
探出半个身子,友善地问了“你好”,并让我“稍等一会儿啊”。 

我等来了静静的窦唯,不问不说,说则少说。冷寂的脸、紧蹙的眉、稍纵即逝的
笑构成了采访中他的“主流”表情,出现的频率依次递减。趁窦唯点燃一根烟的
功夫,我禁不住问他:“是不是音乐把你所要表达的东西都表达了,所以你不愿
意用语言来表达呢?”窦唯回答说:“也许是我……我能说的就说。” 

窦唯说:“有什么围绕专辑制作的问题,尽管问,尽量以这个为核心。” 

记者:这个棚真别致。 

窦唯:我也是第一次在这儿录音。 

记者:感觉怎么样? 

窦唯:挺好的。 

记者:工作和生活的环境穿叉着。 

窦唯:是啊,小院儿挺舒服。这次录音总结出来一些经验,录音不在于棚大棚小
、棚好棚坏,一来适合;再来把所能想到的全都表现出来就可以了。 

记者:先谈谈你这张新专辑吧。 

窦唯:有什么围绕专辑制作的问题,尽管问,尽量以这个为核心。 

记者:好的。这张《雨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酝酿的? 

窦唯:差不多是在去年年底,有了这张专辑的雏形。经过这么长时间,还算好,
算是按照我所想的日期在录制,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又有些新的作品出来,像刚
才录的这首。 

记者:是你在录音棚里偶发奇想? 

窦唯:音乐部分以前就有,今天只是来录唱,人声部分是在这儿构思的。几乎每
张专辑都会有进了棚之后才完成的,突然间就出来了。 

记者:会不会是棚里的氛围给你一种灵感呢? 

窦唯:噢,也有可能,我当时没有去想。进棚录音的时候会有在棚里即兴做的,
像玩儿似的就做好了。 

记者:这张专辑从什么时候开始录的? 

窦唯:6月13号。 

记者:为什么叫《雨吁》? 

窦唯:突然这个名字就闪现出来。以往专辑的名称都是这么来的。 

记者:喜欢下雨的感觉? 

窦唯:对,所有这些自然现象中我最喜欢下雨,而且我觉得北京下雨的时候和下
雨之后是最可爱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记者:是伤感吗? 

窦唯:有伤感的因素,同时也会有一种……更可爱,这个城市更可爱、更清爽、
更干净。 

记者:“吁”呢,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窦唯:“吁”就是一个叹词,“长吁短叹”的“吁”,我觉得这两个字放在一起
比较好听。 

记者:刚才在外面听你的这段独白,很有古道遗风。 

窦唯:的确有古韵在里面。可是呢,就词的部分而言,有古味但并没有什么具体
的意思。 

记者:虚化的? 

窦唯:对,听上去像是远古的那种韵,但是呢,没有什么确切、具象的……我没
有想去表述什么,只是想尽量跟音乐、音符去靠。因为音乐这东西是特别抽象的
,所以我想把文字也给它抽象了,而不是就事论事啊,或是说出一个什么具体的
…… 

记者:你是想把文字隐藏在音符之中? 窦唯:对对对。我觉得大多数啊,都是在
一首歌当中去阐述一件事情,表达一种思想,或者是痛苦也好、忧伤也好、怎么
样也好,其实如果单独是以文字存在的话比较适合,跟音乐放在一起,我是觉得
不那么合适。文字虚化一些,音乐带给人的想象空间就更大,可以天马行空;而
不是在音乐当中,你看到的文字就是音乐要传达的意思。我并没有在音乐中说教
,想让人懂或不懂,听到音乐之后想怎么想就可以怎么想。 

记者:这个思路始终贯穿在你的音乐创作之中吗? 

窦唯:我一直是受这种文字的困扰,以往的唱片做过来,都是这样。做到目前这
张我还是在尝试当中,也不一定就是最后的模式。只是现在这么想就这么做。 


记者:你对古文字有特别的感情吗? 

窦唯:只是一种借鉴,我喜欢古诗词的韵。唐诗、宋词、元曲里面我最喜欢元曲
,我觉得元曲的韵特别好听。 

记者:《雨吁》与以往的专辑有什么不同? 

窦唯:《黑梦》还是比较具象,从《幻听》开始,到《雨吁》,应该是越来越抽
象。 

记者:专辑里有偏爱的歌吗?或者说是类似流行音乐的主打歌? 

窦唯:我是想把它做成一整张的概念,不是说一首歌一首歌的,而是有完整的风
格,整张专辑是以雨为中心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主打之说。我做的也不是流行
音乐,相信它也不会流行。 

记者:如果不流行,你的商业契机从哪儿来? 

窦唯:我觉得这不是我去考虑的事情,如果我去考虑商业不商业,那我可能会比
较辛苦,也受束缚。我是从我自己的…… 

记者:曲由心生啊。 

窦唯:对,这样做起来至少是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完成。 

记者:不同时期的心境会影响你的音乐吗? 

窦唯:有影响。有的比较明、有的比较暗。 

记者:这张专辑从明、暗的角度区分属于哪种? 

窦唯:其实我……没有过多想过,也说不清楚。音乐这东西其实说不清楚,做出
来就尽量去表现,拿语言去形容说不清楚,我个人这样认为。 

记者:除了作曲、填词,你还担任哪样乐器,鼓手或其他? 

窦唯:鼓我也打了,键盘我也弹了,反正能招乎的就上。在我这儿不存在一个技
术的问题,我所想的都是我能完成的,不是我所想的都是我的技术达不到的。我
想的东西比较简单,简单就会力所能及。 

记者:创作的时候你属于比较快还是比较慢? 

窦唯:有时候快,有时候慢。灵感来了很快,出现一个大体的框架,但完善的过
程比较慢,甚至一拖再拖。像这次录的一首叫《姑花调》,后来改叫《姑花六》
的歌,本来在上一张就已经录了,但是一直不满意,到这张又录,还是不满意,
最后决定不录了。 

记者:目前专辑进展到什么程度? 

窦唯:前期唱的部分还差3首歌,完成后休息一段时间,去听一下,哪些需要修改
、完善的,一星期左右再进棚开始进行后期,就基本定型了。 

记者:什么时候发? 

窦唯:说不好,唱片公司按照他们的计划吧。我希望能在今年,因为明年还想继
续做。出一张专辑总有遗憾,有遗憾就想去弥补。 

窦唯说:“长期以来我以创作音乐为主,而且一直这么做下来,就是这样。” 


记者:从初期到现在,你的音乐理念有改变吗? 

窦唯:变化肯定是有,应该在变化。如果我现在还是初期的那个样子,是失败的
。 

记者:现在这种状态是你喜欢的? 

窦唯:应该是。我当初的那个样子也是我喜欢的。 

记者:你对自己的音乐持一种什么态度,是自我欣赏,还是总有遗憾? 

窦唯:应该说是两者都有,有欣赏的一面,同时也会有让自己特别受不了的一面
。在那种特别受不了的时候就会想,下次下次,一定弥补,但其实永远不可能特
别面面俱到。 

记者:你能不能形容一下音乐在你生命中所占的比重,给你的感受,或者对你生
活的影响? 

窦唯:这个我觉得……不好说。你看到的我就是这样,长期以来我以创作音乐为
主,而且一直这么做下来,就是这样。 

记者:近期会有一些演出吗? 

窦唯:暂时没有这样的安排。我对棚里的工作更感兴趣,录制唱片这个过程比较
有意思,可以百分之百的主动,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操纵。演出则不然,目前演
出市场也比较混乱。 

记者:有过开演唱会的想法吗? 

窦唯:偶尔会想想。但依目前的环境来讲,还有点勉强。演唱会通常的意义是要
火爆,大家欢聚一堂,我的音乐不是让大家来欢聚一堂的。 

记者:是用来思考的? 

窦唯:不说思考也应该去…… 

记者:感悟? 

窦唯:对,感悟一些东西。 

记者:如果不做音乐你会做什么? 

窦唯:不去想。现在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窦唯说:“有时候我会想到乡村恬淡的生存方式,那是比较适合我的,因为我不
喜欢城市的喧嚣。” 

记者:除了专辑和音乐之外,有些问题我还是想问,你可以选择答或不答,好吗
? 

窦唯:可以。 

记者:音乐之外爱好什么? 

窦唯:画画。也无所谓画什么画,有支笔、有张纸,就好。 

记者:从小就爱? 

窦唯:不是。应该是从1990年初,突然对画画特感兴趣。画的好坏先不说,我主
要是喜欢画画的过程,那个过程会让我特别的安静,整个人完全沉浸在画面里,
完全在那张纸上,特别舒服。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在香港回归的前一天,1997年
6月30号,我自己开着车去龙庆峡,把车停在龙庆峡旁边的古城村,坐在车子里,
开始画这个村子。就是那天我突然觉得我自己喜欢画画完全是喜欢画画的过程。
 

记者:画笔、画纸你都随身携带? 

窦唯:都是比较方便的。我是拿仿毛笔画画,软头的那种,有两个头,一个粗一
点、一个细一点。最近一个时期差不多都是用这种笔,也有用铅笔的。 

记者:这些画你都留着吗?还是享受完这个过程就不要了。 

窦唯:不,都留着。有时候自己看看觉的挺好玩儿。 

记者:对你而言,画画与音乐之间有“通感”吗? 

窦唯:反正我在做音乐的时候越来越追求那种画面的感觉,这样音乐的内涵就更
丰富了。许多画画的人也特别喜欢音乐,甚至改行做音乐。音乐和绘画挨的特别
近。前年夏天我去桂林阳朔的时候,有一天下着小雨,是特别适度的那种小雨,
我走在柏油马路上,旁边是农田,不远处是那种山、那种天,这个画面我就是用
笛声来表现的。 

记者:你是不是很容易被打动? 

窦唯:被打动……会比较多愁善感。 

记者:最让你感动的事情是什么? 

窦唯:现在想不起来。 

记者:你向往过那种归隐田园、摆脱世俗的生活吗? 

窦唯:有时候我会想到乡村恬淡的生存方式,那是比较适合我的,因为我不喜欢
城市的喧嚣。 

记者:你最喜欢的城市是哪个? 

窦唯:应该说是北京。 

记者:总在这里不厌倦吗? 

窦唯:所以经常会出去郊游,开着车,一、两个小时,找有山有水的地方。从城
市里往外走的时候特兴奋。 

记者:会疯狂吗? 

窦唯:内心会疯狂。 

记者:你的性格里有幽默的成分吗? 

窦唯:应该说有时候有。 

记者:跟特别熟悉的朋友? 

窦唯:对。 

记者:大部分时候都是像现在这样比较严肃? 

窦唯:比较静。 

记者:不喜欢动? 

窦唯:不完全是。也喜欢动,喜欢运动,尤其是球类项目,羽毛球、网球,排球
、沙滩排球。昨天刚去打了沙滩排球。 

记者:是在北京吗? 

窦唯:在北京,老机场路那边,叫“城市海景”,那儿有一个人造沙滩。最喜欢
的是羽毛球,我觉得羽毛球是最适合亚洲人的运动项目。 

记者:你晚上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酒吧度过的吗? 

窦唯:其实我不是那么的喜欢酒吧,太闹了。 

记者:爱喝酒吗? 

窦唯:在我想喝的时候会喝,但不滥喝酒,滥喝酒就领略不到酒神了。在我特别
想喝的时候喝,享受酒神带给我的…… 

记者:喝酒能给你灵感吗? 

窦唯:我的灵感不是借助酒神,没太大关系。 

记者:你是个我行我素的人吗?不受处界干扰多一些,保持自我多一些。 

窦唯:可能吧。这样会让我专注于自己的想法。 

记者:你的外表比你的实际年龄显得小,总像个学生一样。 

窦唯:我要学的东西很多呀。 

记者:似乎你做父亲的心理准备不是很充足,包括现在这种状态都很难想象你已
经有了一个女儿。 

窦唯:这个……那会儿不是在计划之中。 

记者:计划外的? 

窦唯:有点儿吧。突然就来了。 

记者:你现在还能见到女儿吗? 

窦唯:少,今年春节见过一次。 

记者:平常会想她吗? 

窦唯:偶尔会想。 

记者:有为她创作的歌吗? 

窦唯:有过。 

记者:是王菲唱的《童》吗? 

窦唯:对。 

记者:前段时间有人把你和王菲的故事拍成了电视剧,你怎么看这件事? 

窦唯:反感。 

记者:结婚之前和离婚以后,你的生活观、爱情观有没有改变? 

窦唯:这个我也说不好,以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记者:你什么时候会再结婚? 

窦唯:很难说。 

采访结束后,当我听到从采访机里传出窦唯平静的声音时,油然而生感动。能约
到窦唯做专访真的是很不容易,一来用窦唯自己的话说,他只想低着头做音乐,
根本不想宣传;二来无聊记者对他穷追不舍的骚扰,带给他的愤怒和伤害,有充
分的理由让他对媒体“不敬而远”。因此一直以来我们只能听到一个“音乐的窦
唯”,看到一个“传闻的窦唯”。 

难得窦唯能够坐下来,非常配合地做了近两个小时的访谈,使我们有机会了解一
个真实的他。 

在我经历的采访当中,这是一次有违被采访者初衷的采访,是一次让被采访者为
难的采访。同时也是一次非常“奢侈”的采访。 

由衷地感谢窦唯。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6.135.98]

[关闭][返回]